第一千零七章 两弊相衡取其轻

    第一千零七章 两弊相衡取其轻 (第3/3页)

称呼一声社稷叔,尽管他只是一名李姓旁系,其威望却远超目前唯一的直系男性老辈李元婴。

    不过他们因为年龄问题,看待如今的事物,或多或少有些可称之为腐朽的固执,但唯独在李之眼里,却是种忠诚可靠的秉性。

    就因他来自于后世的现代,看惯了被磨去了棱角的圆滑,以及让金钱意识熏浸后的各色变质人与物,居然隐隐有成了社会主流的倾向。

    所以当前的他,对这三人所代表的愚忠或守旧思想,相比他人更多出了一种同情意味。

    因此在他的未来打算里,朝元秘境内有此人的一个专属名额。

    倒不是他欲要发扬这等默守陈规思想,毕竟不是社会发展的最适应思维,而是看中了他们内心里的那份持之以恒的决心。

    包括各自的文学功底,无疑会对自己的后代们产生深远影响力。

    此时的李楷王,并不知自己已经被李之所挑中,二人之前虽然结识,但相互间并不熟知。

    况且正清文绮堂过于昂贵的销售手段,以及层不不穷的新生事物,也并不符合他旧有观念。

    但此人对于李姓皇族的重大扶持能力,还是被他认为无人可以取代的。

    而且以他对于高宗的熟悉,深知看重此人作为李姓守护者,必然有其不为人知的优势暗藏。

    于是二者取其轻,使得李之在他眼中,始终呈正面形象存在。

    尤其是这一次,情愿用两三万两银子的收益,来换取通往长安城河道的贯通,在他看来,此人此举不愧为身负高宗重托之人。

    故而在搞清楚淞王提出来的十万饷银内里玄机后,他就不再关注此事,而是望向了李之:

    “难得李先生如此年轻,却拥有者比我这个两朝旧臣更熟谙的官场洞悉,这一方面,看来还是要跟你学上一阵子!久闻先生于茶道、书法均有深研,哪一日我们之间好好聊上一番?”

    很明显,以他这等年岁,主动说出来此等言语,善意结交的目的相当恳切。

    李之当然不会失去了这个机会,但也绝不会刻意附和:“那是应该的,只怕我在洛阳的时日无多,三两日后就要赶往登州了!”

    李楷王笑道:

    “无妨,我知你具体身份,这里没有旁人,也就直言不讳了。在太后正式牟取李唐之前,我会主动辞去如今职位,虽说我所从事的职责与朝政无甚具体关联,但心中那份旧情难舍,也注定断难与新庭有共同之处,不日就要返老还乡,咱们在长安城再见!”

    李之手指同桌的老明王等老辈,抚掌笑道:

    “那可刚刚好,老明王就与几个老伙计开设了间茶社,正缺少社稷叔这样的同道大家。而且围绕着那间茶社,他们组织了一个什么杯茗敬友老年团,里面可尽是些同道老友,我请老明王与社稷叔一叙?”

    李楷王含笑点头:“那间茶社,我也早有听闻,却是不知杯茗敬友老年团是何等存在,听来应该是处绝佳的养老之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