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强军修内政(二)

    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强军修内政(二) (第3/3页)

理成了文章,编印出来几百份,发往各区各保组织学习。

    如今,礼部经过全民识字运动后,越发注重宣传教育工作,专门组织了人手负责刻板编印各种宣传文件材料,并且已经加紧烧制活字字模,不久后便能实现活字印刷。

    为此,礼部还模仿朝廷坻报,创办了一份《中兴公报》。每当中兴社有重要的事件、重要决策,或者总理有什么重要讲话,礼部就第一时间编印出来,刊载在《中兴公报》上,发给营正、保长以上事务官人手一份,同时作为各处识字班的最新教材。

    这一期的《中兴公报》在醒目位置刊发了总理署的头条文章《水利学赛夏,荒滩变良田——又好又快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文章中有总理张镝发起的大兴水利的重要号召,在全社上下引起很大反响。吏部、户部、工部等各部门以及地方各区、各保不约而同的发起了“赛夏水利精神”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接着,礼部又适时跟进,刊发了赛夏区区长郑加官的署名文章《人定胜天——赛夏区模范堰建设的经验体会》。文章先分析了建设水利工程的重大意义,也指出了工程面临的巨大挑战。然后表达了赛夏区人民在总理署的英明领导下,面对挑战时发挥出来的巨大热情与勇气。最后郑重表态,赛夏区人民坚决拥护总理的指示,要以战天斗地的精神,又好又快建设模范堰。

    郑加官是郑狗给自己取的官名。实际上,郑狗的识字水平勉强够的上乙级,当然写不出这样的长篇大论,这篇署名文章自然是礼部的笔杆子们捉刀代笔的,只是需要赛夏区长郑加官的名义,作为一个典型。

    张镝在这篇文章下做了亲笔批示,号召各区长、各保长都要去赛夏区实地看一看,同吃住同劳动,体会一下那种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

    于是,前往赛夏区学习劳动的队伍络绎不绝,各地按照总理的号召,自带干粮被褥,纷纷加入模范堰建设的人群中。

    郑狗已经被晒得黝黑,人也瘦了几斤,却更显得精神。现在他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批学习的队伍。这些人都是响应号召前来学习实践的,同时也是来支援工程建设的,他们将在工地上与赛夏区的人们一同吃住、一同劳动,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

    为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郑狗创造性的采取了“流动红旗”的分组竞争形式。将外地前来学习实践的人员和赛夏本地的青壮们组成不同的施工队伍,齐头并进,互相比拼速度和工程质量,红旗插到哪里工程就前进到哪里,哪一支队伍进度最快,红旗就在哪一支队伍前面。

    从外地赶来学习实践的队伍中,多是区长、保长,至少是牌甲长,属于有能力有威望的一群人,自然也不肯轻易服输,几天的工地实践总要抢到一次红旗才甘心。而赛夏区的青壮们则从来都是总理钦点的模范和先进,又怎么肯将荣誉拱手让人。于是,两帮人你争我抢,日夜比拼,鼓足了干劲争红旗,工程进度也在这样的拼争抢创中迅速推进。

    比照施工图,工程竟然已经过半,模范堰的负责人、区长郑狗高兴的宣布,按照目前进度,模范堰工程不仅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且可以至少提前三个月竣工!届时,赛夏区将增加数万亩良田!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消息!想到未来粮食丰收、家家满仓的情景就让人万分激动。古往今来,有几个朝代能让老百姓不饿肚子的?更别说能够大米饭管饱了,这怎能不让人向往呢!于是人们的干劲更足了。

    各地响应号召前来“水利学赛夏”劳动锻炼的区长、保长们回去以后,不仅仅将赛夏建造模范堰工程的经验带回去了,更是将赛夏区人自力更生、战天斗地改造环境的精神和力争上游、拼搏竞争、绝不服输的干劲带了回去。

    以赛夏区模范堰为起点,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兴水利运动在中兴社上下迅速的拉开了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