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节 消化胜利果实

    第一百一十节 消化胜利果实 (第3/3页)

 周琅在打鼓港的造船厂,在荷兰人的帮助下,已经建造出了两艘三级战列舰,目前已经下水,正在进行最后的舾装,安装武器等工作,今年年底就能编入舰队。

    除了造船业,周琅还紧缺军工生产人才,福州是八旗驻防地,清廷习惯在驻防八旗大营中或者附近,建立各种军事作坊,注入弓箭作、铁作、火药局、织染局等为軍队生产武器和军服的机构,由于满清禁止旗人从事当兵之外的其他行业,因此这些作坊中,主要是雇佣的汉人工匠,很多早期都是以包衣身份来到作坊中工作,手艺其实也是世代相传的。

    此时中西武器在质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距,但生产方式上差别并不大,依然主要以手工为主,所以这些工匠不但能为周琅所用,甚至直接让他们按照西方技术打造武器都不难,比如制造鸟枪的,跟制作褐贝斯步枪的基本工序大同小异,制作火药的,更是只需要稍微调整一下配方即可。

    除了这些军事作坊工匠,数量更加庞大的民间工匠依然拥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尤其是铁匠,至少在明朝时期,福建的冶铁产业,不管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全国第一,人称闽铁甲天下。

    到了清朝,广东手工业异军突起,佛山的冶铁业超过了福建,可福建依然保留了大量的民间铁匠。招募这些熟练的铸造工匠,受限于技术工人不足的军工生产现状会得到极大的改观。

    由于跟东印度公司达成了同盟协议,尽管目前双方的正式文本都还没有批准,但周琅已经通过亨利皮特,从印度雇佣了一批东印度公司的技术人员。

    虽说青铜大炮的在质量上比英制铁炮要好一些,可中国跟英国一样,也是一个铜矿稀缺的国家,周琅目前用来铸造大炮的铜,主要来自日本,是朱濆的船队通过贸易换来的,可日本人对出口铜也十分谨慎,日本的产量也有限,远没有铁的来源广泛。

    所以周琅一直都没放弃铸造铁炮的想法。

    现在占领了福州等手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后,周琅可以得到的技术力量大大增强,这些英国技术人员也就派上了用场,把他们留在台湾,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资源支持,周琅干脆直接将他们调来了福州,让他们利用福州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尽快量产步兵炮。

    制造步枪、火药的作坊也迅速恢复起来,并加紧时间进行扩建,争取一年之内,能够为福建的军事行动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

    周琅对此极为关注,多次亲自到作坊查看进度,了解各种技术细节。

    不像荷兰人,英国人跟中国工匠之间的沟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而且在技术上的沟通往往比普通交流更困难,因为涉及到许多专业词汇问题,沟通不畅,虽然不至于无法进行技术交流,但却会大大影响交流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