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节 学不走的产品

    第两百一十节 学不走的产品 (第3/3页)

彩漂亮为英国人所普遍使用的南京棉布,却并非像大家想象是染成的,而是用一种当地的棕色棉花制作,这种棉花主要在江南和中国浙江省种植。我从可靠来源得知,这种棉花在吕宋岛马尼拉境内也生长。”

    马嘎尔尼调查的南京布是用棕色棉花纺织的。他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让英国纺织品抗衡中国产品。“孟买棉中国人主要用来生产所谓的南京棉布(冒牌货),但他是乳白色,并非纯白”“现在东印度的白棉在伦敦每磅售价10便士,但若以每磅1先令出售,仍比西印度棉价便宜三分之一,因为这一条件,加上我们使用机器,减少劳动费用及染料的节约,可以在短时间内以低廉的价格向曼彻斯特的民众提供南京棉布,完全排除我们目前从广州进口这种货物”。“我知道,中国原料本身就比其他国家要好,但我听说里昂和斯皮塔尔菲德的纺织品,有时候竟然超过南京棉布。”

    马嘎尔尼调查的是那种最大众的,用中国本土土花生产的棉布,是他口中的“所谓的南京棉布”确实是可以替代的。但高端的彩色棉花生产的南京布,则无可替代,因为只有中国人进行了经济性种植,而且由于失去了中国本地市场,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少。

    后来随着燃料技术的发展,中国人均收入的下降,大家都开始用普通白花纺织的白布或者工业化印染棉布,天然彩棉在中国消失了。

    同时随着英国棉纺织业技术进步,生产率大大提高,产品价格也大大下降,1786年,英国棉纱每磅是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30年又降到3先令,中国和印度出口到英国的棉纺织品从此也就失去了竞争力。

    周琅认为,这些彩棉种植和天然彩布的生产,是西方工业化无可替代的,所以他选择对此加以保护。

    他规定宫廷布料,一定要使用这些不加印染的天然彩棉,有宫廷做背书,中国富人们就会重新拾起对天然彩布的追捧,江南一带的彩棉种植就不会消失,这一独特的中国产品就会持续下去。

    但棉纺织业真正的未来,还在于普及化、大众化的白色印染棉布的生产,因为彩棉的产量跟白棉相比实在是太低了,只能作为奢侈品,而无法作为开启工业化的大机器生产原料。

    所以周琅保护彩棉,也只是希望彩棉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奢侈品,继续引领世界潮流,但真正的未来在大工业,因此他积极鼓励中国棉纺织业进口印度棉花,还在好几年前就引入了机器纺织业。

    现在这些机器纺织业已经颇具规模,通过官办大工厂的示范,技术已经推广到了民间,可以说纺织业工业革命在中国经过酝酿,已经开始爆发,最近两年,每年新开的超过白人的机器大工厂数量超过百家。

    可是这些工厂大多集中在最早开始引进机器纺织的福建,而不是在中国纺织业和手工业中心江南一带。

    这是让周琅忧虑的地方,因为传统手工业中心如果不能转变为现代工业中心,不提转型会带来多少失业,这意味着手工业不能完美的转型为大工业,这对现在手工业帝国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信息。

    所以支持江南大工业纺织,就是重中之重,也是中国皇家科学院孕育出来的工部重点的工作。而这个工作,周琅同样给他们打下了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