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节 卖队友的传统

    第四百零五节 卖队友的传统 (第3/3页)

他这么做。所以把功劳给杨克,只能让他成为一个盖世英雄,所以周琅选择了装聋作哑。

    选择忘记这件事,就当一切是顺势而发的结果。最后记功,就按照他们的战报。一切都是偶发的,不是前线指挥官有预谋的,立下首功的是那只孤军深入的骑兵部队。当然,这场战争的案例一定会进入军事史,几十年后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但在今生,杨克他们不可能享受到这个功高盖主的荣耀。

    打通了额尔齐斯河后,现在通往奥伦堡的交通线有三条了,一条从阿勒泰地区,一条从西伯利亚地区,一条从额尔齐斯河地区,其中阿勒泰那条直接就放弃掉了,因为太过艰险,要翻过阿尔泰山运输物资,代价太大。西伯利亚交通线依然繁忙的运输着物资,但兵力调动基本上全部改走额尔齐斯河了。

    中国的生产力调动起来,全国的物资涌向战场,各大造船厂的优质储备木料运往西伯利亚和额尔齐斯河沿岸的城市,大量船匠、设备调到这里,紧急打造小型内河驳船,征召铁路公司、运河公司的经验最丰富的调度管理人员前来调度物资运输。

    攻占鄂木斯克一个月之后,奥伦堡的危机彻底解除,现在有能力在这里部署一百万軍队了。哈萨克前线的攻势已经停止,軍队收缩退回哈萨克丘陵防线休整,在这条丘陵防线上,现在只部署了80万人,其他兵力全部都去支援宋荣贵了。

    英俄联军现在被阻挡在乌拉尔以东到图尔盖高原地区,往南是盐碱荒漠以及大沙漠,即便穿过卡拉库姆沙漠抵达咸海沿岸,抵达了锡尔河流域,对面就是满清领土,满清现在也跟英俄联军开战了。

    往西南地区,向厉害方向突围,虽然有恩巴河可以利用,但下游地区依然是荒漠地形,里海的俄国海军,也无法保证两百多万人的退路。被封锁在包围圈中,用不了多久,英俄联军的粮食都无法保证。

    绕过乌拉尔沿岸铁路,从乌拉尔河下游撤退,无法保证大规模軍队成功撤离,但少量部队还是可以的。但少量部队,没有组织的撤退,一定会引发灾难。除非軍队有组织的,有秩序的撤退,利用现有的物资,他们是有机会退到乌拉尔河下游的。然后渡河撤往伏尔加河,或者等待援助,都是可行的选择。

    但軍队大规模有组织撤退,意味着放弃前线阵地,会给中国軍队机会。除非有人愿意断后,或者有人不在乎这些,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命。

    英国人就是这样,他们通告了俄国人一声,就选择了全面撤退。根本不在乎自己撤退后留下的空缺是不是会被中国軍队利用,用来打击俄军。

    英国人就是这样,永远优先考虑自己,仁安羌、敦刻尔克,都撇下自己的盟军先逃了,在仁安羌将中国远征军置于死地,在敦刻尔克让法国人阻挡纳粹铁骑,然后英国人自己毫发无伤的逃到了印度,逃回了本土,这也是传统了。

    卖队友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