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禅教兴衰(本章为序,正文下章起)

    第1章 禅教兴衰(本章为序,正文下章起) (第2/3页)

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的规模最为声势浩大。

    这两次灭佛事件造成寺院庙宇大量破坏损毁,佛门中僧尼从业数量急剧减少,虽说并未动摇佛教在中原大地的根基,但是却对佛教的发展传播产生了重创。

    从此佛教沙门开始一蹶不振,直至大唐太宗皇帝即位之时,国力达到鼎盛,疆域广阔,四海臣服,朝廷钱粮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太宗皇帝胸襟宽广,大开方便之门,允许外来宗教进驻中原传教,为佛教的再次兴起奠定了基础。适逢玄奘法师西行取回佛经六百余部,需要大量的译经工作,得到太宗皇帝的大力支持号召,广招海内外高僧共同译经,使佛教再次得到朝廷和百姓的重视,并得到再次发展传播的机会。

    但唐朝李姓皇帝向来以老子后裔自居,对道教以特殊礼遇,太宗更是明诏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因此道教在唐朝的各个宗教之中仍然处于最高的地位。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排斥与李唐有关的一切事物,包括宗教。把太宗皇帝的“道先佛后”改为“儒道并重”,然后又宣布”自今以后,释教宜在道教之上”,大大提升了佛教的地位。并开始广建佛寺庙宇,大力支持译经事业,僧尼数量急剧增加,佛教的地位和信仰在此时达到鼎盛时期。

    随着大唐盛世佛教的再次兴盛,有些佛学门派久居繁华之地,被世俗之风侵染过重,骄奢淫逸之风又蔓延流行起来,开始注重起寺院庙宇的排场规模、格局装饰,甚至接受爵位,蓄养家奴,腐化之风日盛。还有些佛教宗派嫌这佛门戒律太多,不得自由,也开始脱离佛门管制,逐渐向世俗武林门派转化。

    菩提寺掌门吸取了前两次朝廷大规模灭佛的教训,避免再次兴盛起来的佛教再遭厄运,稳固佛教门派根基,特挑选菩提寺中武学、品德、佛学、修为等皆为上上之选的四大高徒分别进驻于中原各地,对中原各地寺庙进行整顿、监管。以求重整佛门风气,重振佛教武学门派雄风。

    由此又过了数十年,经过几位高僧的励精图治,这佛教腐化的风气才逐渐好转,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