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设得兰群岛(三)

    二十、设得兰群岛(三) (第2/3页)

然是要冒着挨炸的风险。

    “大约35海里,长官!”另一名通讯参谋说道。

    40公里对于战斗机而言仅仅是七、八分钟的时间,马绍尔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水面舰队无法扛住空中的持续攻击,但顶上一小时、半小时还是没有问题。

    从设得兰群岛起飞的120多架英国“飓风”式战斗轰炸机和34架“喷火式”战斗机、17架“大青花鱼”式鱼雷机扑向海面上正在撤退的德国舰队。战斗轰炸机是在战斗机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即把原来专门为空战而设计的战斗机加强了机体结构,经过改装后能够挂载250公斤的航弹,实施对海或是对地攻击任务。

    这极大地增强了战斗机部队的攻击能力。

    此时东边的天际朝霞满天,应该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而且海面上能见度非常高,交战的双方都轻而易举的发现了对方,战斗很快开始了。

    德国战列舰上装备的莱茵金属LSK40/L45型150毫米高平两用炮和克虏伯SK38/L48型130毫米高平两用炮对空射程都能达到10公里以上,而且射速极高。装备有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炮弹在英国战机密集的队形前爆开,形成一道密集的火力网。

    德国战舰远程防空火炮的准头让来袭的英国机群在吃一惊,原本列好的攻击队形顿时就被打散。得益于最新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大口径防空火炮的准确性和效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从而迫使英国的飞机进攻编队不得不纷纷躲避,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空袭的威胁。

    另一方面,由于在躲避后的重新编组,也让英国来袭的战斗轰炸机耽误了一些时间,此时,前来支援的德国战斗机也开始陆续赶到战场。

    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赶来支援的300多架德国战斗机很快把英国机群淹没了。

    在军舰上观看着福克190、巴伐109与“喷火”和“飓风”之间的战斗,对马绍尔大将来说感觉有些不虚此行,数百架飞机之间的战斗看起来场面极为壮观,也是很令人震憾的。

    在经历了将近两年与德国空军的战斗后,英国空军也放弃了过去令他们大为吃亏的V形编队方式——英国人制定这种密集战术队形的初衷,是希望达到最大的观察角,同时利用两架僚机来掩护长机后方。然而在实际作战中,采用这种编队的僚机飞行员必须飞得十分小心,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与长机保持编队距离上,反而无暇注意后方;长机以为后方有僚机保护,大可放心,往往到已被对方战斗机咬住开火时才发现后面的尾巴。

    而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的经历让他们摸索出另一套更为先进和使用的战术编队——两机间间隔约二百米的双机一字横队编队方式。

    英国人当然也会弃短扬长,从他的对手那里学得很多的先进经验,并他们这些宝贵的军事技术和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