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曾子谈鲁卫之政

    第968章 曾子谈鲁卫之政 (第3/3页)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鲁国和卫国,两国的国情相似,政事也差不多,就像兄弟一样。”

    “哦?什么意思?进一步解释一下?”乐歌问。

    曾参解释道:“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所以先生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是么?”乐歌应道。

    康叔,生卒年不详,姬姓卫氏,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卫国第一代国君。

    周成王即位后,发生三监之乱,康叔参与平定叛乱,因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建立卫国,成为卫国第一任国君。康叔赴任时,其兄周公旦作《康诰》、《酒诰》、《梓材》,作为康叔治国法则。并告诫康叔,务必明德宽刑、爱护百姓,向殷商故地贤豪长者询问殷商兴亡之道。

    因此!孔子说:鲁国和卫国两国的国情相似,政事也差不多,就像兄弟一样。

    “真的!乐伯伯!”

    “嗯!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管理经济,居家理财。刚开始有一点积蓄时,他说:‘差不多也就够好了。’稍为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就算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什么意思?进一步解释一下?”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先生是在夸奖卫公子荆,认为卫公子荆是一个知足的人,不贪心,所以才能管理好大家和小家!只有上位者不贪心,居下位者才有好日子过!”

    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