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百年重见安西都护府

    第295章 百年重见安西都护府 (第2/3页)



    群臣知道李二陛下要建立超越秦皇汉武的功业,这高昌是无论如何也要设州立县,成为经营西域的桥头堡了。

    见群臣都不再反对,李二陛下笑道:“高昌百姓多为汉人,心慕我大唐久矣,皆欲思归,朕不能让他们失望啊!”

    说得跟真的似的,好象你亲耳听高昌人说过似的。

    众臣知道李二陛下这是有点飘,往脸上刷金呢!

    “既多是汉人,自当回归故国。”宇文士及上前躬身道:“陛下爱民之心,可昭日月。”

    这马屁拍得如此露骨,很鄙视你啊!

    但宇文士及这话也没错,谁也挑不出毛病。又有几个臣僚附和,认为将高昌并入大唐,乃是天经地义。

    “既如此——”李二陛下抬了抬手,等下面安静下来,朗声说道:“下旨,高昌设西州,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

    退朝回到千秋殿,李二陛下还是兴奋不已。如此顺遂地解决了争议,徐齐霖功不可没。

    如果不是看到西州的发展潜力,争执吵闹不可避免。李二陛下虽然可以独断,但现在这样却是更好。

    至于官职的任命,李二陛下给了徐齐霖面子,西州刺史授给王方翼,安西都护则是驸马都尉乔师望。

    不仅是给了徐齐霖面子,李二陛下也对他上奏中所提及的军政分离的理论甚是赞赏。

    这确实是一个相互制衡的好办法,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割据势力的形成。

    可以看出,徐齐霖确实是在为大唐的持续稳定和强大着想。

    这也符合李二陛下对徐齐霖的印象,虽然陆羽在幕后帮助,却还是年纪小想得少,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

    不光是对大唐,还有对普通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徐齐霖的心态和行事。比如跳进冰水里救一个卑贱的宫女,就绝不是那种尊卑观念很重的纨绔子弟所为。

    这也不奇怪,陆羽是出家人,禀承的是恤民爱人,王侯将相、平头百姓在他眼中都是平等众生,徐齐霖自然也有了这样的思想。

    李二陛下对徐齐霖能够信重,放心使用,其实也是欣赏他这样的禀性。尽管他作为封建王朝的皇帝,尊卑观念已是根深蒂固。

    再者,徐齐霖对于财富的观念,也让李二陛下十分赞赏。

    取之有道,富而知足,不贪得无厌。追求财富这本身没有问题,谁不想过得好,有钱花呢!但知道节制,知道放手,这便是极为难得的品质。

    所以,李二陛下允许徐齐霖动用关税,允许徐齐霖动用大盈库的资金。

    因为他相信,徐齐霖的花费,或者说是投资经营,肯定会有更高的回报,且不担心他中饱私囊。

    徐齐霖很有钱,但象他这样富长良心的,却并不多见。

    李二陛下不由得发出了感慨,今年的大事不断解决,真是顺遂如意啊!

    广州市舶司成立了,关税收入喜人。冯盎没有从中作梗,棉纺的收益让他也得到了长期的补偿。

    高昌被攻下了,唐军在西域有了坚固的桥头堡,能更有力地压制西突厥、掌控西域。

    甘州的发展超过预期,肃州也是蒸蒸日上的势头,作为支援西域驻军的后勤基地,今年秋后,便能承担重任。

    以徐家、陈家为试验基地种植棉花,也获得成功,证明了关中也能逐渐推广。

    按照徐齐霖的奏报,在河北道种棉也应该没有问题,只等今年当地试验田的情况报告。

    现在,李二陛下相信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好东西了。

    比种桑养蚕简单易操作,产量还高,粗制棉布比麻布体感好,更适合百姓穿着,棉衣被褥还能御寒。

    吃饱穿暖,老百姓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何愁江山不稳,何愁大唐不能持之久远?

    何况,棉花的推广种植,还关系到辽东攻略,关系到恢复汉时旧地,超越秦皇汉武的功绩呢!

    李二陛下憧憬着,提笔给徐齐霖写信,回复相关的问题。

    书信还未写完,便听见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