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百年重见安西都护府

    第295章 百年重见安西都护府 (第3/3页)

步声响起,兕子走了进来,嘻笑着跑到父皇跟前。

    李二陛下放下笔,搂过爱女,笑着说道:“兕子又长高了呢,这般欢喜,有什么好事告诉父皇啊!”

    兕子又故意挺直了身子,咯咯笑道:“本来比小昭高不少,可现在就不明显,长得不算快呢!”

    说着,她从小挎包里取出好几个小布袋,打开让父皇看,竟全是颜色各异的小石头。

    “这些都是小舅从戈壁滩上拣的。”兕子给父皇介绍着:“这是金丝玉、宝石光、戈壁彩石、泥石,还有黑碧玉、戈壁玉……”

    李二陛下伸手拿出来观看,有的晶莹,有的碧绿,有的颜色鲜艳,还真是令人不忍释手。

    兕子尤其喜欢一块彩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说道:“父皇,我写信给小舅,这么好的东西,让他多派人去拣。”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知道这是孩子话,但也不加反对,知道徐齐霖自有办法。

    “这块彩石若是喜欢,便让匠人打上孔,穿上绳挂在腰上。”李二陛下岔开话题,指着兕子手中的彩石说道。

    兕子想了想,说道:“还是不要了。我想做个木架,把石头都摆上去,看着也方便。”

    李二陛下点头道:“玲珑多宝架,徐家铺子做的不错。”

    兕子说道:“那我告诉小昭就行了。父皇,小舅说钱庄很赚钱,建议我把汤沐作为投资,以钱生钱。”

    李二陛下翻了下眼睛,觉得皇家怎么可能缺钱,自家女儿还用投资,还有以钱生钱?

    兕子看了一眼父皇,摇着他的胳膊说道:“我觉得不错啊!能赚钱的话,我做慈善,抚贫恤孤,为自己添福,不是很好?”

    李二陛下这才露出微笑,说道:“这样也好。长安城里的福利机构也有不少,兕子行善积德,必有福报。”

    兕子见父皇答应了,笑得高兴,收拾了布袋,装进挎包,说道:“父皇,那我去徐充容那里了。小昭说今天要送来无花果的果脯,很好吃的奇异果子。”

    李二陛下笑着点头,还叮嘱道:“莫要快跑,走路小心。”

    兕子清脆地答应着,脚步轻快地出了殿门。

    再有半月,便要搬进大明宫了。李二陛下收回目光,情不自禁地打量起这长久居住的殿堂。

    ……………..

    刚从甘州的商贸区转出来,杜正伦一时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这是荒僻的西北?这集市,这人流,比长安的东西市也差不了多少嘛!

    徐齐霖虽然还没回来,但却给留守甘州的官吏送了信,让他们好生招待杜正伦,并派人带杜正伦四处转转,熟悉下甘、肃二州的各种情况。

    在徐齐霖看来,甘、肃二州的经营治理与内地是不太相同的。如果杜正伦不能好好领会,是个食古不化的家伙,他还不放心将其留任呢!

    所谓食古不化,就是重农抑商的老路子。与徐齐霖所实施的农工商全面发展,以商补农的经营之道,有很大的分别。

    杜正伦虽然有所耳闻,但实际目睹之后,才知道甘州的飞速发展所言不虚。

    但他还有些疑惑,便问着陪同的官吏:“这商贸都是这般兴旺嘛?”

    官吏拱手道:“自高昌被灭的消息传来,商贾更多了不少。加上‘大海道’上烽驿的建立,道路的修整,要重走此路进行商贸的人更多了。”

    杜正伦点了点头,说道:“看来,高昌封闭通路,看来是影响了很多商贾。”

    官吏答道:“正是如此。这‘大海道’原是最快捷的入西域之路,封闭之后,只能走更为艰险的它路。”

    杜正伦笑了笑,说道:“请引某去村镇看看,可方便?”

    “杜先生客气,下官便是向导,想去哪里您说一下就可以。”官吏恭敬地拱了拱手,说道:“下官在长安时,便久闻杜先生大名,不想却在此能为先生效劳。”

    杜正伦苦笑了一下,由京师被贬谪,真是人生变幻,祸福难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