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二章“张”家字号

    第一卷 山镇 第二章“张”家字号 (第2/3页)

把收藏在皇宫内。他说:曾有幸应招进宫评鉴过宝物,见过一刀一剑,刀是西域进贡的大马士格刀,剑就是那把出自闽浙赣的龙泉剑,两下分不出高低,哪把刀有千锤百炼的印迹,重在锤炼,而那把剑绝对是铸造而成,也就是贵在冶炼,可惜找不到源头了。

    何不试试?于是张铁生就开始留意铁矿,悄悄地寻找搭建冶炼炉的地点,为么要悄悄地?朝廷禁止民间私自采矿,也是!这土地归朝廷所有,若大家一哄而上四处炸山、打洞,乱了章法事小,坏了风水事大,但山高皇帝远就另论了,只要不搞出动静,有何不可?

    有心人事竟成,张铁生发现了一处绝好的建炉地点。

    他请风水先生看址,先生看后直呼好地方,好在那里?老先生摇头晃脑,乾五坤三的比划了一阵:南有山峦屏障,聚气!北靠十丈直壁,避邪!若是建阴阳宅均有不妥,太硬!压不住地气,若论动火开作坊,那是绝佳。

    张铁生看不明白,也听不懂,只觉得这地方隐避在一个废弃的采石场中,不引人注意,还有石壁高十多丈,正好沿壁建烟囱图个牢固,当然烟筒越高越好,高出石壁正理想。再者就是离家近,取水运材料都方便。事后他才知道,他这无意间的选择,改变了他自己和子孙的命运,他竟然成功地利用地利资源,建起一个不可复制的冶炼炉,伙计们敬称为“老君炉”。

    附近有一个废弃了的小矿窑,早先有人私自开挖过铁矿,不知道什么原因放弃了,从铁矿石的成色上看还可以,据说附近有铁匠曾经试炼过,炼出的铁也能打个铁钉什么的,俗语说:好铁不打钉!可见不理想。张铁生此时当然是专家级的人物,要不然几年的兵部匠作的饭,不白吃了?先选择性地用一用再说,好歹解决点手上铁料不足的窘况。

    接下来就是钱的问题,建高炉、添家什、买木炭、请帮工都花钱呀!

    在北方的那段时间,他结识了一个漕运衙门的一个差役,金县老乡詹大哥,曾换贴拜把子有过命之约,现也除役返乡,干起了走镖营生。

    见老弟为钱犯愁,二话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