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毛遂自荐

    第12章 毛遂自荐 (第3/3页)

师也没有东西可以送给你,这本兵书就当是为师的一点心意吧,上面有我多年来的注释,希望对你将来有一定用处,不过你以后做事切记要稳得住气,不可任性而为,切记切记。”

    带着老师的奏章和嘱咐,公孙瓒告别卢植,刘备,刘德然,他离开了。

    ......

    今晚的月光是如此的皎洁,夜空中的星辰也是那么多,可想想这儿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刘备此时便不免有些伤感,雪儿走了,公孙瓒也走了,不知日后是否还会相见。刘备有点想家啦,他想母亲现在应该还在干活吧,简雍不知在李大人那儿学得怎么样了,当然还有雪儿,不知雪儿是否也会和自己一样,坐在月光下,看着皎洁的月亮,想念着自己呢,此时刘备一想到雪儿的事,心里立马就乱如麻,叹了口气,躺在了岩石上,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

    【泄洪】

    兜率宫,气势宏伟,此时老君闭目打坐于金池旁,池水常年流淌,雾气缭绕让兜率宫居住怡人,可此时的老君却是心事重重,思绪万千,业魔的力量正在一天天的增强,而道家在人间的部署还在初始阶段,起步难,阻力大,先不说业魔在人间的残余势力时刻扰乱着人间的局势,就连那些正处于庙堂之上的儒门中人,譬如士族阶级,太学子弟等,都对道家弟子充满了敌意,道门中人在人间无职无权,做起事来自然就千难万难,如若事态毫无进展,任由业魔力量的壮大,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时太玄童子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金池,侍立于老君旁边,说道:“师父,人间的清水仙子和桑灵子分开了,因为爱情这东西,他们彼此之间都心系着对方,但是清水仙子为了桑灵子的前途,不想让桑灵子过早沉浸于爱情的温柔乡之中,因此主动选择放弃学业,离开了嵩山。”

    “舍小爱而得大爱,清水仙子成长啦,人间是最适合磨练人心智的地方,它可以将一个人变得成熟,变得稳重,通过在人间的历练,相信清水仙子和桑灵子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体会人间疾苦,在人间完成救苍生于水火之重任,早日修成正果。”老君闭着眼睛平静地说道。

    “师父,业魔的情况怎么样了?”太玄童子关切地问道:“人间疾苦一直是有增无减,怨气也是一天天地汇聚,如若任由其发展,事态可能会失控!”

    老君站了起来,沿着金池边走着:“你可知大禹治水和鲧治水的故事?”

    “弟子知晓,大禹治水在人间家喻户晓,但是鲧治水知晓的人并不多,这一对父子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治水策略,获得的也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太玄童子跟在太上老君身后说道。

    “没错,大禹的父亲鲧,当年他采取堵塞洪水的方法,洪水往哪里流,他就在哪里堵截,结果这洪水的力量是越堵截越强大,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弄得自己身败名裂;而他的儿子反其道而行之,采以疏通的方法治理洪水,结果洪水的力量渐渐被分散,洪水的治理也最终成功,大禹治水的故事也就成为了大家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太上老君边走边和太玄童子讲着过去的故事。

    “老师的意思,莫非也打算对业魔的力量进行分散疏通,以此降低他的力量?”太玄童子领悟到了老君讲这个故事的用意。

    “准确地说是对怨气的疏散!”太上老君突然停止了脚步,转身对童子意味深长地说道。

    双目对视,太玄童子随后地下了头说道:“弟子明白了,请师傅放心!”

    “太玄童子,这也是迫于无奈,业魔本是由人间百姓的怨气积聚而成,怨气一日不减,业魔也就一日不灭;怨气与日俱增,业魔也就逐渐壮大,以我炼丹炉内六丁神火的威力,目前还暂时可以将其困住,如若任其力量的增强,而我们对其不加以节制或者约束,后果不堪设想,你明白吗?”

    “弟子明白了!”听了太玄童子的话,太上老君转身继续走着。

    “大禹治水的成功,让天下得到了长治久安,但是我们的这次“治水”,未必可以得到长治久安,不过至少可以达到缓解与节制的效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所以你也要做好两手准备,让人将桑灵子和清水仙子着重培养,人间的事情,我们就拜托给他们啦!”

    “这本书交给你,《道法自然》是为师在人间所著,你好生保管,将来找机会,将这本书交给清水仙子,让她好好地帮助桑灵子,毕竟在人间,站在第一线的仍然是男儿,女儿身的清水仙子就需要站在第二线了。”太上老君把《道法自然》递给了太玄童子。

    太玄童子接过书,说道:“弟子明白了,日后弟子定会找机会将这本书转交给清水仙子,告知她的使命!”

    “恩,那你去吧,我要去炼丹室看看!”说完老君就骑上了大青牛,腾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