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十六章 诏安将彭孙(第二更)

    一千九十六章 诏安将彭孙(第二更) (第3/3页)

禀告沈括。

    ……

    环州。

    经略使俞充正坐在府衙里与沈括派出的信使说话。

    “我家相公,恳请俞经略相公看在多年的情分,出兵救一救泾原路兵马吧!救一救鸣沙城吧!”

    俞充叹道:“我也是有心无力,自鄜延路惨败之后,环庆路上下军心士气皆沮丧至极。”

    “这些日子环边各州陆续收容前线溃兵,皆言败状之惨。”

    “这张守约本是我环州知州,他抽至鄜延路军中效命却战死疆场,你出去听一听,城中士卒皆有哭声,你叫我如何出兵救援?”

    沈括的使者连连恳求,说得是声泪俱下,但俞充便是充耳不闻,不肯发一兵一卒救援。声言在环庆路方向已出现了党项人的骑兵部队。

    甚至官家下令俞充出兵接应泾原路兵马的诏书,俞充也是不顾了,他只是将兵驻扎在环州。

    这里距西夏的静塞军监司的韦州,以及沈括所驻的葫芦川大营都不远,但俞充仍按兵不动。

    眼见沈括使者为恳求救兵哭得都晕过去了,俞充命人抬下去歇息,自己则回到后室歇息。

    侍女给俞充奉上热茶。

    经过这一番折腾,俞充也显得非常疲惫。

    一旁的幕僚问道:“大帅何不出兵救一救?虽说章经略杀了王中正,但王中正毕竟已是死了,大帅当在朝中另谋出路。”

    俞充叹了口气,他想起当初仕途发轫,是与王中正一起平茂州之战。

    当时俞充为成都路转运使,与王中正一起征讨茂州蕃部获得大胜,事后俞充将功劳都让给了王中正。

    也因此事俞充得到了王中正的赏识。如今王中正被章直所杀,他自是有气。

    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罢了。

    而俞充大力主张对西夏用兵得到天子赏识,还说了几句章越的坏话。如今鄜延路战败,他也是六神无主,生怕遭到天子的责罚。

    他俞充出任环庆路经略使也是出自王珪的举荐。在鄜延路战败后,他多次向王珪示好,但这时候王珪好似放弃了自己,对俞充来信都没有回复。

    在此境下,俞充便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念头。

    俞充对幕僚道:“天下之事分为三等,一等是有功有过,权衡为之,一等是有功无过,全力为之,还有一等便是有过无功,不可为之。”

    “出兵救援鸣沙城,是泾原路的事,我何必去插手?就算救了,也无功劳。”

    “再说了,鸣沙城乃是死地,章直要在此死守,乃自取灭亡。丢了区区鸣沙城事小,这环州,庆州乃国之门户,一旦有所闪失如何是好?”

    “更何况鸣沙城是西夏国主李秉常亲自领兵,有十几万兵马,我环庆路即便出兵也未必能解围,一旦出塞半路为西夏伏击,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李元昊多次围点打援,此乃西贼故智,不可不防!”

    ps:历史上仁多崖丁为西夏主将攻陷永乐城,屠戮了数万宋军。

    后来正是彭孙斩杀了西夏第一名将仁多崖丁,还是十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方式。

    但似彭孙这等人物,别说外面了,连本书书友听过怕也没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