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七日奏报

    第546章:七日奏报 (第3/3页)

天半个月都没个信来,也就只能是苦苦等着。

    现在就不同了。

    曾经麻烦的事情,几乎可以说是三天就差不多能办好了,这要是办不好,奏报上可怎么写呢。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换源,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总不能七天的时间里,就给办了一件事吧。

    那岂不是说明自己没能力?

    弄虚作假这东西,也不是说不行。

    可朱英在安排这个时候之后,另外成立了一个叫做官纪司的部门。

    这个官记司的主要成员,便就是宫里头的宦官,同时还有一些御史也在里面。

    里头的成员,分别对应着从九品到正二品的官员品级。

    每一个品级的阶段,都会有人对奏报的内容进行一番抽查,然后去核实真伪。

    自然不会说有许多人,主要还是以随机抽查的形式进行。

    一旦发现任何作假的事情,那可就是欺上瞒下的罪过了。

    你能作假七天,还能作假一个月不成?

    而这种抽查,完全是在暗中进行,交上去的奏报,谁也不知道谁被抽到了。

    直属于太孙殿下负责的部门,看似品级不高,可权力极大。

    而抽查出了问题之后,他们也不是直接行事,是统一汇报到太孙殿下那里进行定夺。

    哪个官员想自己的名字,在这个上面被太孙殿下知晓。

    哪怕没有什么大的责罚,未来的仕途也可以说基本上走到头了。

    一个简简单单的七天奏报。

    便是让整个京师的官员,全部都动了起来。

    主动去找事,主动去处理,哪怕有一些懈怠,但比之从前,可以说完全是两个样子了。

    其中最为难受的,说到底还是刑部这边。

    先前很多桉子,都可以随便拖延,可现在随着奏报出来,功绩就完全跟破桉时间进行挂

    钩了。

    一些陈年桉件,也只能是翻出来进行一番搜寻查找,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朱元章轻松了,朱英轻松了。

    而官员们,是真正的开始忙碌起来。

    权力下放了。

    朱英作为监国太孙的权力,是不是得到了减弱呢?

    实际上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是更强了。

    因为对于任何的事情,朱英都有监察和干涉的权力,其中尤其是吏部的人事调动,每一份名单都会进行存档,以方面随时调阅。

    而因为官员们动起来,百姓们在这个时候,可谓是真正得到了好处跟实惠。

    这一份功劳,最终还是要记在大明的头上。

    朱英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干一些真正的实事。

    尤其是在于军队方面。

    这个月里,朱英出宫非常的勤快,可谓是每天早朝打卡之后,就是奔着各个京师卫所驻地去走。

    比如查看卫所库房的军备,将士们的生活状态,操练情况。

    还有关于军士生活待遇方面的问题。

    一个月的时间里,硬是把整个驻扎在京师周边的三十六卫给跑了一个遍。

    曾经朱英的主要掌控,便是在于玄甲卫。

    而对于其他的卫所,自然是要陌生几分,现在四处刷脸之下,几乎可以说每一个京师卫所的士兵,都是真正的亲眼看见过太孙殿下了。

    这是一种荣耀,同时也是朱英的一种威慑。

    在朱英频繁的走动下,京师各卫所的指挥使们,在许多方面就变得很是收敛。

    从第一个卫所开始,尤其是点卯的事情上,就是极为关键。

    就这么一走,便可以发现哪怕是京师近卫,也存在许多吃空饷的问题。

    名单是要交到朱英这里的,而朱英到卫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名单把名字一个个念过去。

    而那名单,可是发饷的名单,若是念到名字没人,自然就不用说了。

    不过朱英并没有因为这个事情,直接狠狠的惩罚卫所的指挥使们,只是把空缺的名额去掉,然后罚以俸禄充公,小惩大戒一番。

    一个月后,华盖殿中。

    朱英和朱元章两人相对而坐。

    朱元章看着大孙,半晌无言。.

    执笔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