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旨到前线

    第488章 旨到前线 (第3/3页)

面前的地图,朱景洪在上面指点着,同时对左右说道:“今日天黑之前,各部赶到预定位置扎营,这是前天就钉死了的事,任何人都务必严格执行!”

    在朱景洪左右,乃是各卫派来同知或佥事,主要目的是汇报情况表明难处。

    行军作战处处都难,有些难处可以体谅,而有些难处就必须克服,其中分寸全得朱景洪把握。

    “十三爷,今日下午遇到敌军袭扰,本部防守兵力捉襟见肘,可否请调骑兵协助防备,我军便可全力行军……”

    说话的是果勇左卫指挥同知杨仁忠,他在金陵跟朱景洪打过仗,又在此前支持过朱景洪调军,与相比于多数人他与朱景洪的关系更近些。

    所以这次,果勇左卫指挥使陈宝祥派了他来陈情,希望能得到朱景洪的宽宥。

    “兵力捉襟见肘?你告诉我现在各卫哪个兵力充足?”

    朱景洪一句话,就把杨仁忠怼了回去,让他接下来的话都咽了回去。

    朱景洪说的是事实,作为防守方兵力永远不够,所以这是必须要克服的事。

    “你回去告诉陈宝祥,让他务必天黑前赶到预定位置,他如果再说兵力不够的话,就让他来把我的卫队调去!”

    “若还是不够,我也可以听他驱使!”

    朱景洪语气严厉,让在场众人心惊无比,纷纷告诫自己别再轻易诉苦。

    事实上,在朱景洪掌权之后,这样训斥众将的情况,他自己都不知发生过多少次。

    但因他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且历次功劳全都分给下属,而且决断时基本一碗水端平,所以军中上下对他并无怨怼之心。

    “诸位,再忍耐一番吧,再过半个月……扬威左卫就会赶到,届时我军便压力大减了!”

    扬威左卫也是骑兵,本来是从北方边镇轮换回京,被皇帝临时安排转道来了西北。

    至于为啥不提前安排,说穿了还是缺银子闹的。

    当然,也不是说朝廷真的没银子,只是朱咸铭有个储备银计划,要求内廷银库绝不能少于一千万两,外庭绝不能少于五百万两。

    抛开银子的事情不提,如今有一支强大骑兵加入,防守起来也就更容易了,毕竟骑兵辐射的范围会更大。

    “没什么事,你们都各自回去吧!”

    相比于宁焕祥,朱景洪明显更雷厉风行,众人如今已习惯了他这样子。

    众人陆续离开,留在朱景洪身边的,就只有杨隆山和范长春,这两位已成了他的左膀右臂,和他一起做战略上的规划。

    正当朱景洪要摊开地图,继续与他二人详谈时,却有马队飞速向他靠近,从其旗号来看……

    竟又是传旨钦差?老头子在搞什么鬼?

    前天和昨天,他已分别接到旨意,第一份让他立刻回京,第二份又改主意允许他留在西北,眼下这第三份又来了。

    “莫非老头子又改主意了?我已传讯给他大军北上,莫非他真的敢临阵换将?”

    “难道他是信不过我?还是说是有人煽风点火?”

    一时间,朱景洪想到了很多事,但他脸上却一如往常的平静。

    来人下马之后,来到朱景洪面前说道:“十三爷,烦请召集众将,臣要当众宣旨!”

    这话就更让朱景洪疑惑了,前面两道旨可没这般复杂。

    “好!”

    于是朱景洪立刻吩咐,让人把离开的众将又找了回来,这个时间里两位监军也到了。

    得知又有旨意到了,将领们比朱景洪还要惊讶,这下旨的密度着实太过了些。

    在朱景洪带领下,一众将领尽皆跪下,等待着钦差宣读旨意。

    只见传旨钦差当众出示了勘合,证明了自己身份之后,才从随从手中取过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今西北战事纷繁复杂,敌我之间对峙紧迫,临阵换将实乃大忌,朕思绪再三……”

    “仍以皇十三子洪为帅,以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柳芳为辅,共同总制西北军务,望尔等……”

    念到这里,圣旨主要内容就结束了,在场众人心绪都非常精彩。

    而这其中,又以朱景洪最为激动,他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有老头子圣旨背书,我做主帅名正言顺,指挥大军就更有底气了……朱景洪如此想到。

    此时他也着实佩服皇帝的气度,竟然真敢让他这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来指挥西北平叛如此重要的会战。

    士为知己者死,接下来我得打得更漂亮,不辜负老头儿的厚望……此朱景洪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在他心思飘逸之时,圣旨也到了尾声,只听宣旨钦差朗声念道:“钦此……”

    “儿臣朱景洪,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