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节目之后(四)

    第十章 节目之后(四) (第2/3页)

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的做法,都应该受到欢迎。

    只要注意,不要把科学的历史观搞错,不要把历史知识搞错,不要把古文翻译拧了,也要注意逻辑上不要欠通。

    张斯是完全能达到这些标准的,他为什么不能来玩?

    有人感觉他年龄太小,可是,这种事向来‘达者为先’,可不是论资历,排辈分的事,那套官场上的龌龊伎俩,还是少出现点好。

    我总结了一下,大家对他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点:不严肃,娱乐化,商业化。

    关于严肃。学术诚然是严肃的东西,但我们说它严肃,甚至可以说它神圣,是说我们研究它的时候,要有严肃的、严谨的、认真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但一旦产生了成果,除了要用专业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写成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或专著公诸同行、同好之外,还应该用通俗的形式,把它向广大群众、芸芸众生进行传播,否则你的成果,就不能产生社会效应,就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

    从这个方面来讲,张斯走在了大家前头,姑且不论学问高深,有一点很明白,大部分学者是产生不了什么社会效应的。

    由于个人的去向和条件不同,你可以不搞普及工作,而选择坐在象牙之塔研究。

    这是一种分工,总有要去做的。

    但你不能反对别人以通俗的方式传播学术成果,不能认为那么干就是‘不学术’的,就是破坏了学术的尊严,破坏了学术的崇高神圣。

    你歌你的阳春白雪,他唱他的下里巴人。

    尽管你是美声唱法,他是民族唱法,但你不能阻止人家赶歌会,录影碟。

    再说娱乐的问题。把大众化等同与娱乐化,不准确。

    但若说大众化不允许有一定的娱乐成分,这就不对了。

    我们普及历史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尊重历史,这是一个前提;但在表达方式方面,加上一些娱乐成分,以吸引观众,增加传播知识的效果,寓教于乐,有何不可?

    关于商业化。这是华夏国地传统导致的,士人多瞧不起商业和商人。

    但在眼下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学术和商业也绝非‘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以理工科为例,可以有一部分人搞基础研究,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另一部分人则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商业利益。文理科隔行不隔理,既然理科行,为什么文科不行?

    商业与学术确实有矛盾的地方,商业要求利润最大化,学术则要求实事求是。这只要把握好度,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至少,张斯做的就非常好。

    最后,再谈一谈财富的问题。

    大家似乎对张斯的忽然拥有这些财富,感到心有不平。也有人感觉,他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