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二十二 (第1/3页)

    水经注 卷二十二 颍水、洧水、潩水、潧水、渠水



    【原文】



    颍水又东,五渡水①注之,其水导源崈高县东北太室东溪②。县,汉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谓之崧阳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灌澍③,崿④流相承,为二十八浦⑤也。旸旱辍津⑥,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无敢澡盥⑦其中,苟不如法,必数日不豫⑧,是以行者惮之。山下大潭,周数里,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余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缁素⑨之士,多泛舟升陟⑩,取畅幽情。其水东南迳阳城西,石溜萦委,溯者五涉,故亦谓之五渡水,东南流入颍水。



    【注释】



    ①五渡水:古水名,因“溯者五涉”(上行的人要渡河五次)而得名,颍水上游的一条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



    ②崈(chónɡ)高县:一作嵩高县,古县名,汉置,治今河南省登封市。下文的“崧(sōnɡ)阳城”亦指此处。太室: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北。



    ③迭相:相继。灌澍(zhù):灌注,倾泻。澍:通“注”,灌注。



    ④崿(è):山崖。



    ⑤浦(pǔ):水流。



    ⑥旸(yánɡ)旱:晴朗干旱。旸:晴天。辍津:水流枯涸。



    ⑦盥(ɡuàn):洗手。



    ⑧不豫:不舒适,得疾病。



    ⑨缁(zī)素:僧徒和俗众。缁:黑衣,僧人穿黑衣,故称。



    ⑩升陟(zhì):攀登。



    阳城: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



    石溜:石泉。溜:水流。萦委:萦绕曲折。



    【译文】



    颍水又东流,五渡水注入,五渡水发源于崈高县东北太室东溪。崈高县是汉武帝时为奉祀太室山而设置的,俗称崧阳城。每逢春夏多雨时,一股又一股的山水从山顶流泻而下,崖水和溪流相接,形成二十八浦。干旱季节山涧溪流断水,但石潭仍不干涸,过路行人游客在此歇息,只能舀点水喝罢了,没有人敢在潭水中洗澡或洗手,如果有人不遵守这个规矩,一定会有好几天不得安宁,因此行人都有点畏惧。山下有个大潭,周围数里,潭水清深洁净。水中有一块屹立的巨石,高十多丈,顶端非常平整,宽广二十来步,僧俗人士常划船到那里,爬到顶上,尽情地观赏水光山色,抒发幽远的情怀。五渡水东南流经阳城西,石涧萦回曲折,上行的人要过五次水,因此也叫五渡水,东南流,注入颍水。



    【原文】



    东南流,迳汉弘农太守张伯雅墓①,茔域②四周,垒石为垣,隅阿相降③,列于绥水之阴④。庚门表二石阙⑤,夹对⑥石兽于阙下。冢前有石庙,列植三碑,碑云:德字伯雅,河南密人也。碑侧树两石人,有数石柱及诸石兽矣。旧引绥水南入茔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⑦,皆蟾蠩⑧吐水,石隍承溜⑨。池之南,又建石楼、石庙,前又翼列诸兽。但物谢时沦,凋毁殆尽,夫富而非义,比之浮云⑩,况复此乎?王孙、士安,斯为达矣。



    【注释】



    ①弘农太守:弘农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弘农:古郡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灵宝市北。张伯雅:名德,字伯雅,河南密(今河南省新密市)人。



    ②茔(yínɡ)域:坟地。



    ③隅阿相降:这里指隅与阿相互承接。隅:角。阿:即四阿,棺椁四边的檐雷,以使水从四面流下。相降:即相承,相互承接。



    ④阴:山北水南为阴。



    ⑤庚门:西门。庚:在古代五方中属西。表:竖立。



    ⑥夹对:两边对立。



    ⑦丑地:熊会贞认为丑土属中央。



    ⑧蟾蠩(chán chú):通称癞蛤蟆。



    ⑨石隍:石涧。承溜:承接水流。



    ⑩富而非义,比之浮云:出自《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水向东南流,经过弘农太守张伯雅墓旁,墓地四周是石块砌的围墙,沿山坡迤逦而下,隅与阿相互承接,坐落在绥水南面。西门树立有两座石阙,阙下夹道对列着两只石兽。墓前有石庙,排着三块石碑,碑上的题字是:德字伯雅,河南密县人。碑旁立着两座石人,还有几根石柱和一些石兽。从前引了绥水南流进入墓园,蓄水造成池沼,池在墓园中央,池上有石雕蛤蟆吐水,泻入石池中。池沼南面,又建了石楼、石庙,前面两旁排列着一些石兽,但因年代久远,物换星移,差不多都凋零毁坏完了。不义而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尚且像浮云一样看不起,更何况这些东西呢!杨王孙裸葬,皇甫士安以竹席裹尸,这可真说是旷达了。



    【原文】



    今县城东门南侧,有汉密令卓茂祠①。茂字子康,南阳宛人,温仁宽雅②,恭而有礼。人有认其马者,茂与之,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遂挽③车而去,后马主得马,谢而还之。任汉黄门郎④,迁密令,举善而教,口无恶言,教化大行,道不拾遗,蝗不入境,百姓为之立祠,享祀⑤不辍矣。



    【注释】



    ①密令:密县的县令。密:古县名,汉置,治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人。



    ②温仁:温和仁慈。宽雅:宽厚文雅。



    ③挽:用手牵拉。



    ④黄门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