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卷三十九 (第2/2页)

就热,可以无穷无尽地用下去。



    【评析】



    此卷立篇的河流共达七条,都是我国西南的河流。在此卷七水之中,青衣水今称青衣江,发源于四川邛崃山,东南流在乐山市以西与大渡河汇合,注入岷江,全长近三百公里。桓水是嘉陵江上游白龙江的支流,卷三十二《羌水》篇中已有记叙,若水即今雅砻江,但《经》文和《注》文都说若水至僰道入江。僰道即今宜宾市,所以《注》文若水,实包括雅砻江以及雅砻江注入金沙江直至宜宾的这一段金沙江在内。沬水今称大渡河,是岷江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南流东折,在乐山市附近注入岷江,延江水今称乌江,发源于贵州省西境乌蒙山,东流贯穿贵州省全境,北折在四川省涪陵市注入长江,全长约一千公里。存水为今贵州省境内北盘江的一段,但《经》文和《注》文记载的此水都存在错误。《经》文说:“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注》文说:“存水又东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盖水变名也。”其实,存水与周水并非一水,周水是贵州省独山附近的龙江,今称打狗河,是柳江的支流。此河在柳州注入柳江,到来宾以后才与红水河(北盘江下流)汇合,同入西口。温水按《水经注》当是今南盘江,但《经》文和《注》文都提及郁水。《经》文“东北入于郁”下,《注》文长达六千多字,是全书中的一个长篇,按郁水当今西江上源右江,但其下流包括今西江,《注》文也常称郁水。其间错误甚多,河流混杂,名称参差,不一而足。陈澧所说“几乎无一不错”,仅仅从河川水道一端而论,情况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