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二十六 (第1/3页)

    ○舒州法华山(全)举和尚语要师入院上堂示众云:“夫第一义谛。非智辩所诠心机所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既到这里复且如何?直须坐断毗卢不存凡圣。还能如是么?若也未能。山僧重说偈言去也。不结毗卢印。那弘古佛心。明月照幽谷。寒涛助夜砧。诸人委悉么?各希发问。”问:“昔日灵山分半座。师今登陟意如何?”师云:“你承当得么?”问:“如何是法华境?”师云:“后不彪前。”“如何是境中人?”师云:“三日后看。”问:“祖意西来事。请师直指陈。”师云:“截耳卧街。”僧云:“见者尽攒眉。”师云:“非公境界。”问:“不落今时请师道。”师云:“落。”问:“如何是佛?”师云:“芦芽穿膝。”僧云:“如何是道?”师云:“七纵八横。”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师云:“紧体头。”僧云:“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广额旃陀罗。”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朱唇皓齿。”僧云:“学人不会。”师云:“斜坠搔首。”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什么百鸟衔花?”师云:“果熟猿猱重。”僧云:“见后为什么不衔花?”师云:“疏林鸟不过。”问:“雪覆千山时如何?”师云:“樵人迷古路。渔父锁孤舟。”问:“可来白云里。教你紫芝歌。如何是紫芝歌?”师云:“不是吴音,切须汉语。”问:“数日不闻师诲语。今朝升座意如何?”师云:“一年春尽一年春。”师乃云:“夫参学须具择法眼。不得颟顸。若得正眼精明。一切无滞。不见古人道。一句语中须具三玄。一玄中须具三要。古人恁么道。意在于何。鹅王择乳素非鸭类。”



    上堂云:“即心即佛黄叶止啼。非心非佛验病施方。你道。到这里作么生?”  上堂云:“拟着即垛生招箭。不拟着即三千里外。”



    上堂云:“白眉不展手。长安路坦然。归堂吃茶去。”



    上堂云:“释迦不出世。达磨不西来。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  上堂云:“若开口又成增语。不开口去又成剩语。”乃云:“金轮天子敕。草店家风别。”  上堂云:“菩提离言说。従来无得人。虽然如是。不免口过。”



    上堂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且道是什么?刻舟求剑。胶柱调弦。”



    上堂云:“三乘十二分教。只是个药方。且道治什么病。”乃云:“父母缘生口。”  上堂云:“钟鸣鼓响鸦鸣鹊噪。为你诸人说般若讲涅槃了也。诸人还信得及么?观音势至向诸人面前作大神通。若信不及。却往他方救苦利生去也。”  上堂云:“三世诸佛口豹壁上。天下老和尚作么生措手。你诸人到诸方作么生举。山僧恁么道。也是久日桦来唇。”喝一喝。



    上堂云:“古人有一转不了底因缘。举似大众。分明记取。”



    上堂云:“诸高德。丛林规矩。朝晚二时上来相见一回。即不可。若约佛法事。尘劫来未曾昧。虽然如是。败种且不发芽。”  上堂云:“大众会么?师子一滴乳。能破八斛驴乳。记得僧问老宿。如何是佛。对云:‘不封不树。’大众会么?若不会。重下注脚去也。不封不树以棘殂。”



    上堂云:“古人道。我若一向举扬宗乘。法堂里草深一丈。不可为庠黎锁却僧堂门去也。虽然如是。也是乌龟陆地弄尘行。”



    上堂,举古人道:“一尘起大地收。”师云:“一叶落天下秋。”  上堂,举南泉云:“道个如如。早是变也。今时师僧须向异类中行始得。且道作么生是异类中行?”乃云:“石牛长卧三春雾。木马嘶时秋后泉。”



    上堂,举僧问曹山:“如何是一不老?”山云:“枯木。”僧云:“如何是一老?”山云:“不扶持。”有僧举似九峰。峰云:“三従六义。诸上座会么?爱他年少妇。须是白头儿。”  上堂云:“语渐也返常合道。论顿也不留朕迹。直饶论其顿返其常。也是抑而为之。”



    开炉示众云:“一二三四五。任君颠倒举。露柱与灯笼。何曾成佛祖。不惜眉毛者。直下便道取。”僧问:“未审道个什么?”师云:“洁已轻装外。瓶盂共毳袍。”僧云:“正当与么时如何?”师云:“夜禅孤月冷。晨朝片云高。”僧拟议。师云:“会么?”僧云:“不会。”师遂作颂示之云:“三十五十,何须更举。方圆变通,去除佛祖。他未彰名,余不能取。”



    僧问:“如何是宾中宾?”师云:“开口虽无力。吐气却惭惶。”僧云:“如何是宾中主?”师云:“一条新竹杖。三事旧麻衣。”僧云:“如何是主中宾?”师云:“?突存何人顾。坦然孰可闻。”僧云:“如何是主中主?”师云:“万仞齐开睹。千峰露出颜。”



    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僧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一朝权在手。看取令行时。”僧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云:“寰中天子贵。塞外将军雄。”僧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一等乾坤日月俱明。”  问:“如何是佛?”师云:“手不如脚。”僧云:“如何是诸佛家风?”师云:“荒田耕不罢。又被别人争。”问:“自古及今不従人得。六祖黄梅传个什么?”师云:“德山棒。”僧云:“传后如何?”师云:“那用临济喝。”问:“如何是佛?”师云:“紫云常捧足。黑雾拥身行。”问:“法身无形如何建立?”师云:“古庙香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新夙鼓子黡黡响。”僧云:“见后如何?”“旧鼓皮宽打不鸣。”问:“生死事大。请师相救。”师云:“洞庭湖里失却舡。”  问:“如何是本源?”师云:“山高峰峻。”问:“语不投机。请师提唱。”师云:“山藏海纳。”问:“久居岩谷。一物全无时如何?”师云:“脚瘦草鞋宽。”问:“不犯一切。请师提纲。”师云:“聋人远听。”问:“自知当作佛。未审什么人证据?”师云:“志公剪刀。”问:“如何是亲切一句?”师云:“六祖是新州人。”问:“如何是最初一句?”师云:“父母未生前。”问:“如何是不动尊?”师云:“今日遭逢。”问:“如何是透法身句?”师云:“三个猫儿一个狞。”僧云:“如何是法身?”师云:“无过于此。”问:“不动根源如何接物?”师云:“恶虎不如善猫儿。”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云:“赤水求珠孙宾打瓦。”



    僧入室次。师垂语云:“重整钓竿横海上。抛钩未必爱鱼吞。”僧云:“多年枯木今日重生。”师自代云:“红丝曲里无金磬。碧旗歌外有文官。”僧云:“垂下绿丝重着饵。必然钓得大金鱼。”



    僧入室展座具始收,师云:“一展一收法法皆周。拟欲更问着甚来由。遂问会么?”僧云:“不会。”师便打。”



    问:“既是善知识。为什么事养生杀生?”师云:“生者自生死者自死。未雨先惊蛰。只要小蛇知。”



    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云:“藏头白海头黑。”僧云:“汾阳的子临济儿孙去也。”师云:“莫乱针锥。  问:“法华专使伸三请。祖意西来事若何?”师云:“天睛道路乾。”



    问:“德山棒临济喝。意旨如何?”师云:“截舌三分。”僧云:“四海传扬去也。”师云:“苦痛深。”



    僧问:“如何是宾中宾?”师云:“冥然渡晓春。”僧云:“如何是宾中主?”师云:“莫谩窥门户。”僧云:“如何是主中宾?”师云:“威丧济漂沦。”僧云:“如何是主中主?”师云:“光寒星斗稀。”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白菊乍开重日暖。百年公子不逢春。”僧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大地绝消息。阉然独任真。”问:“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云:“草荒人变色。凡圣两齐亡。”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清风伴明月。野老笑相亲。”



    僧问:“承古有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