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举义师兵发太原府 战霍邑全凭父子兵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回 举义师兵发太原府 战霍邑全凭父子兵 (第1/3页)

    开春以来,太原一直干旱少雨,到五月初仍然滴雨未下。李渊应城中百姓之请,沐浴斋戒后,打算于五月十五日在晋祠祈雨。



    王威和高君雅觉得这是天赐良机:可借李渊在晋祠祈雨时,人群杂乱之际,伏兵杀掉他。但苦于无人可使,便召来晋阳乡长刘世龙,威胁利诱,命他在祈雨日,率乡兵埋伏祠中,趁机除掉李渊。



    这刘世龙虽经常与王威、高君雅来往,但早在李渊初任留守时,就被裴寂举荐给李渊,成为心腹。刘世龙表面上应允,暗中将这一消息密告李渊。



    李世民愤愤说道:“此二人名为副留守,实际上是皇上派来的耳目。欲举义旗,本应早早除掉这两个绊脚石,苦于时机不成熟。想不到他二人却自投罗网。父亲大人不必忧虑,孩儿自有妙策!只需晋阳府司马刘政会安排一番,便可成功。”



    五月十四日夜,李世民率精锐之兵,埋伏于晋阳宫城之外。十五日早晨,李渊照常一并邀请王威、高君雅同坐议事。



    正议论间,忽见刘文静引着刘政会立于厅堂之中,称有密状供留守阅看。李渊请王威接过密状察看,刘政会却不给王威,并且说:“密状中所告之事,与副留守大有干系。惟有留守大人才能察看。”



    李渊假装惊诧道:“哪有这样的事情?”便接过供状察看,并读道:“王威、高君雅暗中勾结突厥人,图谋攻打太原。”看完便递给王、高。高君雅不等看完,便拂袖而起,高声骂道:“这只是造反的想趁机杀掉我而找的借口!”边说边拉着王威往外走,厅中卫兵便挡住二人去路。此时,李世民也已令伏兵将议事堂周围街区戒严。李渊命刘文静、刘弘基、长孙顺德将王威、高君雅拘禁起来,囚在狱中,在举兵时再杀之祭旗。



    五月十七日,数万突厥骑兵突然入侵太原,先头部队从太原外郭北门袭入,一番扰掠,又从东门退出。李渊命裴寂等人部署兵马,严加防守;又命士兵,将城中各门大开。突厥骑兵掠至城门下,见各城门大开,城中悄无声息。不知城中到底有多少伏兵,便不敢贸然轻进,慌忙撤退。



    城中军民见突厥骑兵果然入侵,又悄然撤退到城外,都以为确实是王威、高君雅暗中勾结来的,只因内应被抓才又退兵,于是都大骂王、高罪该万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李渊便借机将王、高二人斩首示众,以安抚民众情绪,同时命部将王康达率千人出城交战。结果寡不敌众,全军覆没,王康达战死。消息传入城中,百姓惊恐不安,李渊忙叫世民商议退敌之策。



    李世民用疑兵之计,令军士夜间潜出城外,白天大张旗帜,鼓声不绝,扮作援军,从远处向城池方向进军。突厥以为援兵到来,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在城外逗留了两天,然后大掠一番撤兵。



    此时,河东的李建成、李元吉接到父亲密令后,便赶紧收拾行装,护送家眷,准备向太原进发。不料当地守官已知李渊反情,四处搜捕李渊家属。情急之下,建成、元吉独撇下五弟智云,逃离河东。半路上,建成、元吉又遇到从关中抄小路赶来的妹夫柴绍,便一同赶往太原。几经风险,终于于五月三十日赶到太原。



    李渊听说家眷已至,欣喜不已,忙召李建成详细询问。得知除夫人窦氏先已亡故,妾万氏以下均安全抵达太原,惟独不见万氏所生的五子智云,生死未卜,心又转忧。



    众人都以“吉人自有天相”相安慰,李渊这才稍稍放心。又见女婿柴绍也一同前来,却不见女儿在内,便问柴绍原因。



    柴绍答道:“我本寄寓京师,以观时变。后接世民兄密信,遂与令爱商议,一同赶赴太原。怎奈令爱称她要回户县,尚有重要安排,让我先行报信。我这才星夜兼程,赶到河东。路遇建成、元吉兄,故而偕行。令爱虽未明言,但定有脱身之计,岳父大人尽管放心!”



    李渊素知女儿谋事谨密,胆略过人,便不再挂怀。惟独于智云放心不下,遂一面派人密赴河东,打探消息,一面安顿家眷休息。



    李世民又进言道:“如今家眷已到,王威之徒已除,举兵之事不可再拖。迟则生变,请父亲大人决断!”李渊乃令三子及裴寂、文静等入堂,共商起兵事宜。



    刘文静首先说道:“目前,我太原形势不容乐观。南部各州郡,虽奉皇上诏命而相抗,但各怀异心,不足为虑。所虑者,北方的刘武周和突厥,剽悍骁勇,出没无常,实为我南下逐鹿、号令天下的心腹之患。若与其兵戎相接,我进彼退,旷日持久,而先机尽失;若任由其扰掠,则我后方不稳,进退失据。为今之计,两害相权取其轻,莫若与突厥结盟,借他兵势,然后举兵南下。”



    李渊沉吟道:“突厥乃是异族,我若与之结盟,岂非失民心、辱国体?”



    世民接口道:“大丈夫能伸能屈,昔日汉高祖亦有和亲故事。况且这只是权宜之计。”



    李渊这才放心,提笔给突厥始毕可汗草就一封亲笔信,言辞极为谦卑,并诱以厚利。信中写道:



    突厥与我汉人,实为兄弟。如今我欲大举义兵,扫除逆贼,远迎皇上,欲再次与突厥和亲,如敝国开皇年间惯例。可汗若肯发兵,助我南下,希望善待我百姓;若只和亲,坐受金帛,亦听凭可汗抉择。



    写完,即遣密使,火速送往突厥。



    正要议论他事,忽见派往河东的使者入室禀报,称智云被河东守官捕获后,送往京城长安,被留守阴世师所杀。



    李渊大哭道:“三子元霸不幸早夭,年仅十六岁,权且罢了。我五儿智云尚在少年,不足十四,有何罪过,却遭此奸贼毒手!如今尚未出师,即丧亲人,实在是我害了我儿性命啊!”说完,大哭不已。



    世民等劝道:“父亲且须节哀,人死不能复生!我等须立即起兵,擒此奸贼,为五弟报仇才是。李渊这才稍稍宽怀。



    却说始毕可汗接到李渊亲笔信后,对众大臣说道:“隋朝皇上的为人,我是早就领教过的。如果我发兵助唐公李渊,把隋主迎到长安,他肯定会杀掉唐公,然后再出兵攻打我。这种蚀本的事,万万做不得。但假如唐公自己做天子,我一定不避盛暑,发兵相助南下。”说完,就让大臣按照此意回信。



    李渊使者往返只用了七天,便带回了始毕可汗的信函。



    文武将领得知突厥的意向后,纷纷高兴相贺,请求李渊依从始毕可汗的话,自立为天子。



    李渊坚辞道:“扫除逆贼而兴举义兵,我依从大家的意见。但要我自立为天子,此等悖逆之事,我断难从命!”



    裴寂、刘文静一齐劝道:“眼前的形势,如弦上之箭,开弓即无退路。然而,虽然义兵已经募齐,但战马实在匮乏,兵马相差,悬殊太大。突厥兵虽然不是我们所必需,但突厥的战马却正是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如果按唐公您的意思回绝,恐怕将先机失尽,后悔无穷。”



    李渊稍稍让步道:“诸位从长计议,可退而求其次。”



    裴寂见一时难以说动李渊马上称帝,便退一步说道:“既如此,可一方面暂且尊当今皇上为太上皇,拥立代王侑为帝,以稳定隋朝宗室;另一方面,传檄天下郡县,改易旗帜,变隋红色为绛白色相杂,向突厥明白表示革新之意,不是为了隋朝,免得再生反复。”



    李渊半推半就地说道:“这可真叫‘掩耳盗铃’!然而事态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也不得不如此了。就请诸位按此议行事,并火速回复始毕可汗。”



    李渊传檄郡县的符令发出后,太原以南的西河郡不听檄命,以兵相抗。



    六月五日,李渊令建成、世民率兵攻打西河,命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同行,参谋军事。并嘱咐温大有说:“我儿年少,阅历战阵不多,所以请你参谋军事。兴兵举义,大业成败与否,就靠此次出征来决定。望足下用心辅佐!”



    当时,士兵刚刚募集,未经训练,建成、世民一边行军,一边训练,和士兵同甘共苦,遇敌临战,身先士卒;严明军纪,行军途中,遇到瓜果蔬菜,一律出资购买,禁止士兵擅自摘取。士兵如果偷窃了瓜果,便令找到其主人按价赔偿,完了后也不追究行窃士兵的责任。因此,士兵和百姓都非常感激。



    义军所到之处,将士英勇赴死,百姓夹道欢迎,所向披靡。很快就攻到西河城下,将孤城团团包围起来。城外百姓有想进城的,世民等不加禁止,任其进入。



    西河郡丞高德儒闭城固守,拒不投降。李建成率部围城,李世民带兵从正门强攻。守城军士和百姓风闻义军的德行,便无心抵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