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入长安李渊拜丞相 困江都炀帝缢白绢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回 入长安李渊拜丞相 困江都炀帝缢白绢 (第1/3页)

    霍邑大捷后,义军临敌,势如破竹。



    八月八日,义军攻下临汾郡,慰抚士民,如霍邑县。



    八月十二日,大军进驻绛郡城北部的鼓山。绛郡通守陈叔达闭城据守。



    八月十三日清晨,义军开始攻城。



    李世民向城楼上的陈叔达劝诱道:“陈将军出身帝胄,名称海内,入隋后久不迁调,屈居通守。将军难道忘了亡国之辱,甘愿背逆天道而助纣为虐么!如今隋主无道,义军绥靖,广纳贤士。我将士一旦入城,将军与隋军玉石俱焚,那时你悔之无及。望将军三思!”



    这一番话,说得陈叔达先愁肠百转,继而豁然开朗,遂开城以绛郡之地献于义军。李渊深爱其才,优礼有加,令他与温大雅共掌机密。



    义军兵不血刃,拿下绛郡后,于八月十五日进兵,攻打河东郡龙门县。



    恰在此时,刘文静与突厥大臣康鞘利率五百突厥援兵和两千匹战马,赶到李渊大营。



    李渊大喜,称赞刘文静道:“我正担心突厥兵来得太多,来得太急,扰掠百姓,打乱我军全盘计划。未想到我大军西南进击到黄河边上,突厥援兵才到,而且兵少马多。这都是你能言善辩、不辱使命的功劳啊!”



    文静称谢。



    二人拟议,待义军在龙门稍事休整后,即进攻真正的强敌──据守河东的屈突通。正待要请裴寂、建成、世民等来共同商议,门吏禀报,有汾阴人薛大鼎、河东户曹任环求见。李渊召见了他们,薛大鼎献计道:“唐公如今兵临秦、晋间,窃以为大军不必再南下攻取河东郡,而从龙门直接渡河入秦,然后南下冯翊郡,攻取隋朝的大粮库永丰仓。传檄远近诸郡,关中可坐而取之。”李渊大喜,准备依计而行,并聘命薛大鼎为大将军府察非掾。然而,许多将领仍主张先攻取河东。



    一时争议不下,任环进一步说:“关中众多豪杰义士,翘首以盼义军收拾京师。我在关中任职多年,了解众英雄的为人。请让我前去晓谕利害,他们必然望风而归顺义军。义军如从梁山渡河,直取韩城,威逼郃阳。冯翊太守萧造,乃一介文吏,定然望风请降。关中群盗,孙华最强。孙华之徒,早有归义之心。义军到来,孙华等定然望尘远迎。义军然后乘机南下,直取永丰仓。纵然未取得长安,关中也指日可定了!”



    李世民、刘文静等,皆以为此计划可行。李渊十分高兴,立授任环为银青光禄大夫,参谋军事。



    八月十八日,李渊进至汾阳,作书招抚孙华。



    八月二十一日,大军兵取壶口,河滨的百姓一日之内,献上渡船百余艘。李渊乃设置水军,准备渡河。



    八月二十四日,孙华从郃阳轻骑渡河至龙门,拜见李渊。



    李渊亲手拉着孙华与自己并坐,以示优待,并厚礼褒奖,封孙华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授其为冯翊太守。其部下有功者,孙华可自行封赏,李渊也一并从厚赏赐。同时,派孙华先返回河西,为迎接大军做准备;接着派左右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和左领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奈率步、骑兵六千人从梁山渡河,驻防在河西,以等待大军。派任环为招慰大使,赴韩城游说。



    临行前,李渊对王长谐说:“屈突通精兵不少,其河东与我相距不过五十余里,却不敢来战,足以证明其部下并不服从他的号令。然而,屈突通很担心因据战坚守,招来罪名,又不敢不出战。如果他渡河攻击你们,我就会乘虚而进攻河东,河东郡城定然守不住;如果他闭门不出,全军守城,那么你们就出奇兵,截断蒲津桥。从前面扼断了他的咽喉,从后面控制了他的背部,他进退无路,定然为我所擒。”吩咐已定,众人依次出发。



    任环一到韩城,凭他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韩城县令举城投降义军。



    九月七日,张纶又攻下龙泉、文成二郡,俘获文成太守郑之寿,彻底消灭了太原以西隋军的残余势力,和李渊大军得以会合。



    同一天,屈突通果然如李渊所料,派虎牙郎将桑显和率数千兵渡河,偷袭王长谐大营。王长谐猝不及防,义军小败。孙华、史大奈率机动骑兵巡防时,听见军营厮杀声,连忙赶到,从后攻击桑显和。王长谐见援军到来,与孙华等前后夹击。桑显和大败,扔下几千具尸体,率残部逃回河东城。为防义军追上,桑显和毁掉了身后的蒲津桥。



    九月八日,冯翊太守萧造自知力孤难支,为保全城百姓免遭刀兵之灾,乃献城投降义军。



    九月十日,李渊率各路军围攻河东郡城,屈突通坚守不出。



    决战间,僚众部下又拥戴李渊领太尉之职,增置官职。李渊遵从了大家意愿,自领太尉,高官封赏。



    屈突通据守不出,河东城一时难以攻下。关中豪杰来投奔义军的,每天数以千计,并诚邀义军入关,攻取长安。



    李渊一时想率兵西入长安,但又犹豫不决。



    裴寂进言道:“眼下,屈突通率精锐之师守坚固之城,我们如果不攻克它而西去,至时如攻不下长安,退兵时就会被河东所阻抗,腹背受敌。这是非常危险的。不如先攻克河东,然后再西进长安。长安依凭屈突通为援守。屈突通一旦失败,长安城也就指日可破。”



    李世民反驳道:“裴公所言差矣!兵贵神速,我军凭着连获胜仗的兵威,指挥着士气高涨的各路归顺义师,一鼓作气,勇往而进。长安守军,望风惊惧,谋士未及出谋划策,兵将未及决定迎战,我大军已到城下。拿下长安,就如摇落枯枝叶一样容易。如果逗留在此,久攻不下,为其所弊,等到长安城筹划防备停当,以逸待劳,对付我军,那时为攻长安城,坐费时日,众民涣散,我军先机尽失,大势必去。况且关中各路诸侯,我无所属,我军不可不招安为我所用。屈突通不过一介作茧自守的虏囚,根本不足为虑!”



    李渊劝解道:“你二人说的都有理,不要再争了。我自有主张。众将听号令:我自率部先渡河西进,诸将围攻河东。”众人这才分头准备。



    此时,朝邑县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中潬二城归降,华阴县令李孝常以永丰仓归降,并答应迎接已渡河的义军。京北府谷县守官派人前来请降。



    九月十二日,李渊率军先行渡河。



    九月十六日,至朝邑,靳孝谟等焚香迎候,关中的士民归顺者蜂拥而至。



    当日,李渊进住炀帝的离宫长春宫,并在宫中接见关中归顺的众豪杰。



    九月十八日,李渊派世子李建成、司马刘文静率王长谐等诸军数万人,屯驻永丰仓,守御潼关,以防东来的隋军。慰抚使窦轨等,受其节制。



    冠氏长于志宁、安养县尉颜师古及世民妻兄长孙无忌等求见李渊。李渊久闻这几位的才名,以很隆崇的礼节接待了他们。量才使用,任命于志宁为记室、颜师古为朝散大夫、长孙无忌为李世民渭北方面军行军典签。



    屈突通听说李渊已渡河西进,便令鹰扬郎将尧君素代理河东通守,驻守蒲坂,自己率兵数万追击李渊。中途被刘文静所阻拦,进退不得。听说将军刘纲守护潼关,驻扎在南城,想前去与刘纲会合。王长谐探得消息后,便先率奇兵袭击刘纲,将其斩首,占据南城,阻击屈突通。屈突通只好退向北城。



    李渊得知屈突通随后追来,便派大将吕绍宗攻打河东。尧君素据城坚守,吕绍宗久攻不下。



    李渊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