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诛文静世民暗伤情 守京师太子初构陷

    第五回 诛文静世民暗伤情 守京师太子初构陷 (第2/3页)

武周部将黄子英以疑兵出没于雀鼠谷,多次以少量兵马来引诱挑战。双方刚一交战,黄子英佯装败退,接连三次都是如此。姜宝谊、李仲文不知是计,率全军尽力追赶。待深入雀鼠谷,黄子英伏兵齐出,唐军大败,姜宝谊、李仲文均被生擒。不久,二人趁守卫松懈,逃出敌营。李渊并未责罚他们,仍命他二人率兵攻打刘武周。



    面对刘武周凌厉的攻势,李渊深为起家的根基太原担忧。右仆射裴寂请命,愿往河东讨伐刘武周。李渊大喜,六月十六日,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部管,讨伐刘武周,可全权处理军政事务,有先斩后奏之权。



    七月二十五日,宋金刚又率部攻打浩州,十日后又撤军。



    河东军情未缓,朝中又出纠纷。民部尚书、鲁国公刘文静,自认为才略功绩均在裴寂之上,而官爵职位却在裴寂之下,内心颇为不平。每逢朝会,裴寂说是,文静偏要说非,多次戏辱裴寂,二人因此产生嫌隙。



    有一次文静,与弟弟通直散骑常侍文起一同饮酒,喝到有几份醉意时,抱怨朝廷待他不公,并拔刀击柱说:“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老贼!”文静家多次闹鬼,文起私下曾请巫人在夜间披发衔刀,口念咒术,擒妖除鬼。这在当时是违法的。文静有一侍妾不得宠,就密告兄长,请他向朝廷告发刘文静。



    李渊将刘文静拘押,派裴寂、萧瑀审问。



    刘文静辩解说:“起义之初,有幸被任命为司马,和长史裴寂的地位大致相同。如今裴寂贵为仆射,拥有甲等府第;而我的官爵,和一般人差不多。多年来东征西讨,老母留在京城,无人照应,内心确实有些怨气。偶因醉后失言,难以自保。”



    李渊得知后,对群臣说:“以刘文静这些话来看,其谋反之状已明白无疑了。”



    李纲、萧瑀都极力保举刘文静并非谋反,秦王李世民诚恳地替刘文静求情道:“从前在太原起兵时,文静首先定下举义的非常之策,然后才告知裴寂。等攻克长安,他二人官职待遇悬殊。文静对此心存怨望,确是实情,但绝对不是谋反。还望父皇念他昔日首义之功,免他死罪!”



    裴寂巴不得借机除掉这个政敌,便火上浇油道:“刘文静才具胆略,超出众人,性格又粗暴阴险。如今天下未定,留下他,必定后患无穷!”



    李渊向来与裴寂私交深厚,又讨厌刘文静恃才傲物,顶撞自己,沉思了许久。最后还是听信了裴寂的谗言,决定处死刘文静。



    九月初六,刘文静与弟刘文起被斩首,抄没其家。



    文静临刑前,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说的真没有错啊!”时年仅五十二岁。



    李世民见未能救下自己的得力助手,内心十分悲伤。联想起几天前自己保举的李靖,在峡州被萧铣兵马阻挡。父亲暗下诏书,命峡州刺史许绍将其斩首。幸亏许绍爱惜李靖之才,极力担保,才免了李靖死罪。世民觉得,父亲于有意无意之间,在削弱自己的力量,越发伤感。只好等待时机,再求父亲信任。



    其实,这一切,都是李渊为维护太子建成权威而费的苦心。



    九月十二日,裴寂率兵至介休,宋金刚据城相抗。裴寂将大军驻扎在介山之旁的度索原,大军饮水,全靠山下涧水。宋金刚派兵切断水源,唐军饥渴难耐。裴寂将军营移到有水处,途中被宋金刚出奇兵攻击,裴寂兵马几乎伤亡殆尽。裴寂只身,一日一夜逃回晋州。



    此前,刘武周曾多次派兵攻打西河,被浩州刺史刘赡打退。李仲文兵败后,率部投奔刘赡,二人共守西河。



    等到裴寂兵败,自晋州以北,所有城镇都被刘武周攻破,惟有西河城独存。姜宝谊再次与刘武周作战,又被俘虏。私下图谋逃走时,被宋金刚杀死。裴寂上表请罪,李渊并未降罪,安慰他继续领兵镇守河东。



    刘武周乘胜向太原进兵,来势凶猛。



    齐王李元吉内心十分害怕,却哄骗自己的司马刘德威说:“足下率领老弱士兵坚守太原城,我率精锐之兵出城,与刘武周决战。”安排已毕,九月十六日夜,元吉率兵出城,保护着妻妾财物,丢下太原城,逃回长安。元吉刚刚离去,刘武周大军已到太原城下。太原土豪薛深,打开城门,将太原献给刘武周。



    消息传到京城,李渊大怒,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年轻,不熟悉军政事务,这才派窦诞、宇文歆去辅佐他。太原有精兵数万,粮草供应可支十年。这一重要的王业兴起之地,竟然在须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