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李林甫出击太子党 唐玄宗赦免王忠嗣

    第十二回 李林甫出击太子党 唐玄宗赦免王忠嗣 (第3/3页)

要置王忠嗣于死地。李林甫对王忠嗣的成见是由他亲近太子李亨而引起的。王忠嗣与太子李亨是在一起长大的,他们二人的关系一直不错。李亨被册立为太子后,李林甫就生出一块心病,他千方百计地对太子进行制约。李林甫虽然不能直接对太子李亨下毒手,但他却毫不留情地对太子的亲信进行清理和报复。韦坚、李适之、皇甫惟明、杜有邻等人的悲惨下场就是很好的证明。王忠嗣也是忠诚于太子的人,自然也就引起李林甫的反感。



    引起李林甫对王忠嗣反感的另一个原因是王忠嗣对安禄山的态度。李林甫由于巩固自己地位的需要,他要凭借一定的边将军事力量。这样,他就看中了安禄山,对他又是提携,又是钳制,最后控制了安禄山。自从天宝初年之后,安禄山已经成了李林甫的心腹。天宝六载四月,安禄山以御寇为名,在武威大贮兵器,事被王忠嗣识破。王忠嗣上言玄宗,说安禄山必反。李林甫与安禄山的关系甚密,因而记恨王忠嗣告发安禄山。



    当然,李林甫记恨王忠嗣的最深刻原因是害怕他入相,对自己的相位构成威胁。王忠嗣为英烈之后,颇为玄宗厚爱,后赴边为将帅时又屡立战功,更为玄宗器重。对此,李林甫心里特别害怕,他担心王忠嗣入相与自己争权。



    边将立功被擢为相,这是唐朝不成文的规矩,唐太宗、唐高宗时是如此,开元早期、中期也是如此,李林甫当然清楚。在他的记忆中,薛讷、郭元振、张嘉贞、王睃、张说、杜暹、萧嵩、李适之等人,就连牛仙客也都是由干事边有功而入相的。怎能肯定玄宗就不让王忠嗣为相呢?



    王忠嗣的家庭出身就让玄宗特别怜之,王忠嗣也是由玄宗亲自命名,那又是何等的荣耀啊!王忠嗣的才学武略又深得玄宗的肯定,李林甫对此是很清楚的。每每想到这里,李林甫都妒意大生。王忠嗣曾兼领朔方、河东节度使,以后又兼领河西、陇右节度使,他一身佩四印,控制万里疆土,劲兵重镇皆归其掌握,自国初以来未之有也。



    即使现在玄宗不擢他为相,可玄宗本人春秋已高,万岁之后自然是太子李亨的天下。到那时,王忠嗣为相不是太容易了吗?对于没有背景的文官来说,李林甫并不害怕,靠自己的一些计谋就能战胜,而对于有文才武略并且有一定背景的王忠嗣,李林甫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他担心,他害怕,如果王忠嗣为相,这不是在自己独揽大权的道路上设置了障碍吗?李林甫当然不能接受这一事实。



    阻止王忠嗣入相的办法很多,但将其致之于死地最根本,能够永绝后患。



    李林甫清楚地知道,玄宗虽然恼火王忠嗣的失职和阻挠军计,但总体上来看,玄宗还是喜爱王忠嗣的,如果以此罪名治王忠嗣死罪,无论如何在玄宗面前是通不过的。必须罗织新的更大的罪名,只有这样,才能致王忠嗣于死地。李林甫暗暗地想。



    刚刚破晓,一匹快马就从长安奔出,直驱洛阳。马上之人是李林甫的亲信余作威,他受李林甫的指派,要面见洛阳别驾魏林。相府亲信离京外出,按说应当是很威风的,所过州县都得高接远送。可这次余作威外出却不声张,到路上甚至连官家的驿站都不住,只在民间旅店歇息。到了洛阳之后,也不惊动地方官府,直接进了魏林的私宅。两个时辰之后,余作威又离开魏林的私宅,匆匆上马重新踏上返回京师的道路。



    很显然,这是一次特别神秘的行动。



    五天之后,一份奏折递到玄宗的面前:洛阳别驾魏林状告王忠嗣私结太子,用心不良。



    原来,魏林做过朔州刺史,这正是王忠嗣任河东节度使时管辖的地方官。王忠嗣经常巡视这个边防重镇,自然谈及不少自家身世之事。王忠嗣曾对魏林说过:“早年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没想道,这话竟然成了把柄,魏林以此话为根据,说王忠嗣心存异志,图谋不轨,想拥立太子李亨出来做皇帝,胁迫玄宗退位。



    如果此罪名能够成立,王忠嗣必死无疑。



    玄宗看到诉状之后脸色都变了,他非常生气。玄宗已经六十三岁了,在位已经三十六年了,他虽然对日常事务和应酬越来越厌倦,但皇帝的位子他却很在乎。他不能容许别人觊觎自己的皇位,特别是太子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只怕太子急于登极,生出什么事端。因此,玄宗在这个问题上很敏感。



    玄宗没有说话,把诉状递给站在一旁的李林甫。此诉状李林甫早看过了,更何况这是他一手编导出来的,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内容。



    李林甫接过诉状看了一会,假装吃惊的样子。他开始煽火了:“陛下对王忠嗣不薄啊,他怎能这样干?简直是忘恩负义!这样的人如果不加严惩,陛下的宝座将不稳当了。”



    玄宗更被激怒了,他说:“李爱卿负责御史台、中书省和门下省三司会审,一旦罪名成立,对其将严惩不贷!”



    李林甫要的就是玄宗这样的态度、这样的口谕。你皇上只要说严惩不贷,那就好办。至于说罪名成立问题,那再简单不过了,我李林甫有的是打手,有的是办法,要什么罪名都是易如反掌。



    李林甫得到玄宗的旨意,他匆匆离开了皇宫,准备紧锣密鼓地审讯王忠嗣,以防玄宗的态度生变。



    李林甫走后,玄宗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也不像刚才那样生气了,思维回复到理智状态。这时,他又开始思考王忠嗣的问题。说王忠嗣沮挠军计,这是明摆的事实;说王忠嗣欲立太子,图谋不轨,这罪成立吗?



    不可能!



    玄宗经过慎重的分析和判断,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王忠嗣的为人原则,决定了他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王忠嗣自小在宫中长大,玄宗对王忠嗣的人品太了解了。王忠嗣为人光明磊落,又有知恩必报的君子风范,他怎能生出这样的念头呢?王忠嗣这几年在边关不断努力,屡立战功,足以说明他是效忠于我的。王忠嗣从小与太子要好,这固然是事实,但这并不等于就要帮太子图谋不轨,要推翻我的帝位。第二,太子李亨生性恭谨仁厚,不可能做出不合世代形成的范式和规矩的事,他平日在宫中谨小慎微,恭恭敬敬,唯唯诺诺,这就足以说明一切。



    第三,李亨平时深居宫中,很少与外人接触。王忠嗣平时身居边关,很少返京,即使回京,顶多向我汇报一下边关战事状况,并没有听说与太子有何往来。



    魏林状诉王忠嗣“尊奉太子”,作为在一起长大的人,王忠嗣尊奉太子有什么不好?再说,王忠嗣几年前说过的话,魏林为何现在才告发他?这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吗?魏林本人与王忠嗣有仇吗?为何出此损招?看来有必要对魏林的人品进行调查。会不会有人别有用心地指使魏林呢?这也说不定。玄宗越想越觉得不正常。



    玄宗又开始为太子李亨担心。说实在的,玄宗对李亨一直是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他害怕太子急于得到皇位,对自己做出一些非礼行为;另一方面,他又觉得太子恭谨孝顺。这次王忠嗣之事涉及太子,玄宗虽然断定他二人不可能有什么阴谋,但审讯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万一王忠嗣在重刑之下,屈打成招,承认与太子有谋,那时将如何处理?



    此时的玄宗心绪特别复杂,他想了很多很多。他想起了前任宰相如今已经作古的张九龄的忠告:“太子乃国之储君,是天下之根本,不可轻摇。”



    他想起了“三庶”之事。那是十年前的事喽,当时他正宠爱武惠妃。李林甫多次提议让惠妃之子寿王李瑁为太子,结果他动心了。正在这时,驸马都尉杨泗上书告密,说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密谋结党,怨愤至尊。自己当时一气之下,把李瑛的太子之位取消了,并同时废李瑛、李瑶、李琚为庶人,继而将此三人赐死于长安城东驿。此事过后,朝野大有微词,说李瑛等三人死得冤枉。后来玄宗也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他们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啊!现在一想起此事,玄宗还有一种内疚隐痛之感。



    他想到自己的年龄。自己都已年过六旬了,这么大的年龄,难道再让太子下不了台,再换一次太子?自己的精力能经得起吗?万一由此而引起天下动荡,皇权不稳可怎么办呢?



    ……



    玄宗想了许久,他把高力士传来:“请速到大理寺传朕谕旨:吾儿居深宫,安得与外人通谋?魏林诉王忠嗣沟通太子之事必妄无疑,可不做审理。只定王忠嗣沮挠军计罪即可。”



    王忠嗣被罢职之后,玄宗任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



    哥舒翰本非汉族,其先祖本突骑施别酋长,其父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哥舒翰对大唐忠心耿耿,十分拥戴玄宗。哥舒翰也是一位勇将,胆识过人,善战多谋。西北边境有个名为积石军的地方盛产小麦,每当麦熟时,吐蕃就驱兵马来抢掠,边民无可奈何。有一年,哥舒翰奉命围击吐蕃抢麦军人,结果大获全胜,抢麦的吐蕃军人全被消灭。从此之后,吐蕃军人再不敢抢掠边民的麦子。边民非常感激哥舒翰,曾编了一首顺口溜: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效忠朝廷、英勇善战、屡立奇功的事迹传到京城,玄宗非常赞赏,因而他自然就得到玄宗的恩顾。



    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之初,便被召至京师向玄宗汇报边关形势。



    他来到京城后先见到王忠嗣。昔日威猛雄健的边帅现在竟成了阶下囚,被关在大牢里。哥舒翰心痛万分,伤感至极。他来时就带着边关将士的重托,一定要想法营救王忠嗣这位深受人尊敬的边帅出狱。此时的哥舒翰深感自身责任重大。



    哥舒翰应召来到华清宫,向玄宗详细汇报边关形势和防备情况。玄宗边听边点头微笑,表示满意。



    趁着玄宗高兴,哥舒翰提出了赦免王忠嗣的请求。



    一听此话,玄宗便不高兴了。他冷冷地说:“王忠嗣作为边关将帅,沮挠军计,罪在不赦。”



    哥舒翰再三恳求,玄宗都不答应,最后干脆进了内室。



    哥舒翰是一个倜傥任侠、仗义重气之人,为了解救令他敬重和爱戴的主帅王忠嗣,哥舒翰豁出去了,他什么也不顾及了,把自己的名利安危早已置之度外了。他跪倒在地,一趋一叩拜,头在地上都磕出了血,随着玄宗爬进了内室。



    他伏首在地,向玄宗陈述王忠嗣昔日的战绩和功劳,表达王忠嗣对朝廷的一片忠诚之心,力诉王忠嗣之所以不积极配合董延光作战的良苦用心仍在于使国家少受损失,是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哥舒翰请求玄宗允许以他自己的官爵赎王忠嗣之罪。



    哥舒翰侠肝义胆,冒死进言。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就是铁石心肠也要为之动容。玄宗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在玄宗直接出面干预下,王忠嗣才被放出狱,贬为汉阳太守。



    这样一来,李林甫企图整死王忠嗣的图谋也就没能实现。



    但是王忠嗣命运不佳,在被贬为汉阳太守的第二年,即天宝七载,王忠嗣突然暴病而死,年仅四十五岁。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帅之星,就这样陨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