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天部十三

    卷十三 ◎天部十三 (第3/3页)

玉门之西有一国,国中有山,山上有人,岁岁出石<石朁>(子林反)数千输庙中,名曰霹雳<石朁>。给霹雳用,从春雷出,砧日减,至秋而尽。



    《搜神记》曰:扶风杨道和,夏于田中值雨,霹雳下击之,道和以锄格,折其左肱,遂落地,不得去。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状如六畜,似猕猴。



    《续搜神记》曰:吴兴人章荀者,五月中于田耕,以饭萝置菰里。晚于菰中伺之,见一大蛇偷其食。荀即以鉟(步悲反)叉之,蛇便走,去。荀乘船逐之,至一坂,有穴,蛇便入穴,但闻号哭,云人斫伤某甲,或云当如何,或云付雷公,令霹雳杀奴。须臾,云雨冥合,震电伤荀。荀于是跳梁大骂云:"天公!我贫穷展力耕垦,蛇来偷食我饭,罪在蛇,反来霹雳我,是无知!雷公若来,今当以鉟斫汝腹破。"须臾,云雨辄开,乃更霹雳向穴中,诸蛇死者数十。



    《庄子》曰:阴阳错行,天地大骇。於是有雷有霆。



    刘义庆《世说》曰:夏侯玄,字太初,尝倚柱读书。时暴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玄神色无变,读书如故。



    《异苑》曰:佛佛虏凶虐暴忍,常自言,国名佛佛,则是狒中之佛。寻被震而死,既葬,而后就冢中,霹雳其柩,引身出外,题背四字,表其凶逆之国也。



    又曰:滕放,太元初,夏枕文石枕卧,忽暴雨雷震其枕,枕四解,傍人莫不怖慑。而放微觉有声,不足为惊。



    又曰:元嘉十九年,京口霹雳杀人,亦自题背。



    《世说》曰:王丞相见郭景纯:"君可试为作一卦。"卦成,郭意恶,云:"公有震厄。"王问:"可有消伏理否?"郭曰:"公能命驾西出数里,得一柏树,截短如公长,置寝处,灾可消。"王悉依其言。数日中果震,柏树碎门内,子弟皆称庆。



    桓谭《新论》曰:天下有鹳鸟,群国皆食之,三辅俗独不敢取之。或取即雷霹雳起,原夫天不独左彼而右此,杀鸟适与雷遇耳。



    《博物志》曰:九真有狸牛出谿上,或斗岸上家牛,皆怖。或遮捕,即霹雳,号曰"神牛"。



    《山海经》曰:半石之山有草,名曰嘉荣,服之不畏霆。(不畏霹雳。)



    《琴操》曰:楚高膏粱子出游九皋之泽,览渐水之台,张罛置罟于荆山,临曲池而渔。而疾风霣(于敏反)。雹,雷电奄冥,天火四起,霹雳下臻。玄鹤翔其前,白虎吟其后。乃援琴而歌叹,作《霹雳引》。



    《正论》曰:里语云:州县符,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电



    《释名》曰:电,殄也,乍见则殄灭也。



    《说文》曰:电,阴阳激耀也。从雨,甲声。



    《易》曰:离为电。



    又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诗》曰:烨烨震电。



    《礼记·月令》曰:春分之日玄鸟至,后五日,雷乃发声,后五日始电。



    《传》曰:隐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易稽览图》曰:阴阳和合,为电辉辉也。其光长。



    《春秋元命苞》曰:阴阳激为电。



    《史记·天官书》曰:电者,阴阳之动也。



    《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母曰附宝,有蟜氏之女也。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而孕。



    《汉书·李寻传》曰:寻说王根曰:"窃见往者盛冬雷电,潜龙为孽。"



    《晋书》曰:王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神异传》曰:东王公与玉女投壶,误而不接,天为之笑,开口流光,今电是也。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东方朔为太山仙官,太仙使至方丈,助三天司命。朔但务山水游戏,擅弄雷电,激波扬风,风雨失时。"



    《西京杂记》曰:董仲舒曰:"太平之世,电不眴目,宣示光辉而已。"



    《庄子》曰:阴气伏于黄泉,阳气上通于天,阴阳分争,故为电。



    《文子》曰:肾为电,主鼻。



    《曾子》曰:阴阳交则电。



    《抱朴子》曰:良将去如收电,可见不可追;立如丘山,可瞻不可动。



    《淮南子》曰:电以为鞭策。(电击反也。)



    《物理论》曰:风清热之气,散为电。



    《楚辞》曰:凌惊雷,轶骇电。



    扬雄《河东赋》曰: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



    张衡《思玄赋》曰:凌惊雷之砊(苦浪反。)礚(苦大反。)兮,弄狂电之淫裔。



    傅玄诗曰:童女掣电。



    夏侯孝若《电赋》曰:攒云间而飞火,绛烟起於云中。



    曹毗《霖雨诗》曰:紫电光牖飞,迅雷中天奔。



    顾恺之《电赋》曰:天怒行凌,云赤光发。



    李颙诗曰:黮(徒感反。)(徒对反。)重云阴,碎棱震电<口宅>。(陟嫁反。)



    《太平御览》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