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 ◎地部三

    卷三十八 ◎地部三 (第2/3页)

,有常度也。中嵩山,嵩者,高也,言峻大矣,处中以领四方。



    《地镜》曰:入山必斋五十日,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升,山神大喜,芝草异药宝玉为出。未到山百步,呼曰林兵,此山之主者名,知之却百邪。



    《关令尹喜内传》曰:五百岁天下名山一开,开时金玉之精涌出。



    《晏子春秋》曰:齐大旱,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久不雨矣。民且有饥色,吾卜旅在高山广泽,寡人欲祠灵山,可乎?"晏子曰:"夫灵山以石为身,以草木为毛发。天不雨,发毛将焦,身将热,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山海经》曰:周穆王周历四荒,名山大川靡不登跻,东昇天夫之堂,西宴王母之庐。



    《列子传》曰:共工与颛顼争天下,怒而触不周山。



    《魏志》曰:明帝起景阳山於芳林园。



    《晋书》曰:顾恺之好游会稽。人问山川之美。对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宋书》曰:谢灵运好登山,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



    《汉书》曰:李广利刺山而泉涌。



    《楚词》曰: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古诗曰: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昆仑山



    《尔雅》曰:西北之美者,有昆仑之璆琳、琅玕焉。



    《史记》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其上有澧泉华池。



    《汉书》曰:张安世《房中歌》诗云:"天马来兮开远门,竦余身兮游昆仑。"



    《博物志》曰:昆仑从广万一千里,神物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东南流入中国,名为河也。



    《河图始阖图》曰:昆仑之山为地首,上为握契,满为四渎,横为地轴,上为天镇,立为八柱。



    《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河水出焉,四维多玉。



    《龙鱼河图》曰:昆仑山,天中柱也。



    《纪年》曰: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



    《穆天子传》曰:天子昇於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增封於昆仑山上。



    又曰:天子遂宿於昆仑之阿,赤水之阳。



    《山海经》曰: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锺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



    又曰: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南望昆仑,其光熊熊。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食之令人不溺。(草之美者,名曰沙棠之实。)



    又曰: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木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井,以玉为槛。槛有五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所在。



    又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其下有弱水泉。



    徐整《长历》曰:北斗当昆仑上。



    《真人关尹内传》曰:万亿万岁,有一大水,昆仑飞浮。是时飞仙迎取天王及善民,安之山上也。



    《葛仙公传》曰:昆仑山一曰玄圃台,一曰积石瑶房,一曰阆风台,一曰华盖,一曰天柱,皆仙人所居。



    《列仙传》曰: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石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今之雨师是也。



    又曰:西王母者,神人也。人面蓬头发,虎牙豹尾,善啸,穴居,名西王母,在昆仑山下。



    》神仙传》曰:东郭延者,山阳人。服云飞散,能夜书。有数十人乘虎豹来迎,比邻尽见之。与亲友辞别而去,云诣昆仑山。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搜神记》曰:昆仑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环以炎火山。



    《十洲记》曰:昆陵昆仑号曰。昆陵山也。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帝君治处。



    《玄元记》曰:昆仑西南山,周回三万里,巨蛇绕之三周,蛇长九万里。



    《尸子》曰:赤县州者,实是昆仑之墟,玉红之草生焉,食其一实而醉,卧三百岁而后寤。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昆仑之蘋也。



    《淮南子》曰:昆仑山上有层城九重,上有木禾,其条五寻。珠树、玉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瑶树在其北。



    又曰:昆仑之玉瑱,而尘埃不能污也。



    《抱朴子》曰:蔡谴者,自云被谪至昆仑。初,谴还,人问云:"昆仑似何?"答曰:"天不问其高几里,要於仰视之,去天过十数里也。"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录》曰:东平王刘约癸亥卒,一指犹暖,遂不殡殓,至於甲戌乃苏。言见刘渊於不周山,经五日,遂复从至昆仑山,三日而复返於不周,见诸王公卿将死者悉在焉。



    又曰: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在此山,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



    ○锺山



    《穆天子传》曰升:自密山以至锺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