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训·先贤务农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典训·先贤务农 (第1/3页)

    【原文】



    《孟子》①:“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氾胜之书》②:“汤有旱灾,伊尹③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氾,扶岩反,水名。又姓,出敦煌、济北④二望,本姓凡氏,避地于汜水,因改焉⑤。



    《史记》⑥:“管仲相齐,与俗同好恶。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⑦;衣食足,而知荣辱⑧。’”



    猗顿⑨,鲁穷士,闻陶朱公⑩富,问术焉。告之曰:“欲速富,养五牸。”乃畜牛、羊,子息万计,赀拟王公。



    《庄子》:“长梧封人曰:‘昔予为禾稼,而卤莽种之,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来年深其耕而熟耨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飱。’”



    《前汉·食货志》:“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师古曰:‘李悝,文侯臣也;悝音恢。’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服虔曰:‘与之三升也。’臣瓉曰:‘当言三斗。谓治田勤,则亩加三斗也。’师古曰:‘计数而言,字当为斗。瓒说是也。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又曰:‘籴甚贵,伤民;韦昭曰:“此‘民’,谓士、工、商也。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



    汉文帝时,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引。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人,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前汉,宣曲任氏。楚汉相距于荥阳,米石至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以此起富。折节为俭,力田畜。人争取贱贾,任氏独取贵善。富者数世。然任公家约:“非田畜所生,不衣食。公事不毕,则身不得饮酒食肉。”以此为闾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



    【注释】



    ①见《孟子·滕文公上》。



    ②见《齐民要术·种谷》。



    ③伊尹:商汤臣,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有政绩。《汉书·艺文志》记录有伊尹著作七十八篇;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有伊尹零篇六十四行。



    ④济北:济北郡,汉文帝置,故城在今山东长清县南。



    ⑤此注系《农桑辑要》所加。这一史实系录自《集韵》“凡”字条。汜水:在今河南氾水县西境。师古说“此水旧读音凡”。



    ⑥引自《史记·管晏列传》。



    ⑦礼节:《论语·为政》篇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说用道德作为教化人民的内容,用“礼”作为人民行动的规范。



    ⑧荣辱:荣,光荣;辱,耻辱。“知荣辱”,是说百姓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知道何为荣耀,何为羞耻。管子认为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这是做不到的。



    ⑨猗顿:春秋鲁人,以经营畜牧及盐业成为巨富,赀拟王侯,世称“陶朱、猗顿之富”。



    ⑩陶朱公:春秋时人,名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至陶,称朱公,以经商致富。



    牸:母牛、母马为牸牛、牸马。“五牸”,泛指五畜之牝者。



    殿本在本段末,附有小字按语,大意是说:按“鲁穷土”以下,均非《史记》原文,系采自《货殖列传》“猗顿用盐铁起”句下裴骃注转引《孔丛子》的话。



    引自《庄子·则阳》篇。



    来年深其耕而熟耨之:较《庄子》原文“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耨之”去“予……变齐”三字。殿本引用《庄子》原文,并在“变齐”下附有小字注。



    提封:古代井田制,方里为井,一井九夫,计田九百亩;方百里之地为一万井,故言提封几百万亩。“通共”、“共计”、“总计”义。



    后文说六百万亩土地增产一百八十万石,故知每亩增产数应为“三斗”,非“三升”。



    引自《汉书·食货志》(上)。贾谊,以年少能通诸家书,文帝召为博士,曾数上书言政事,言时弊,为大臣所忌,罢黜为长沙王太傅,卒年三十三岁。引文为贾谊《论积贮疏》的提要。



    《墨子·七患》篇称“禹有五年之水”,《荀子·五霸》篇称“禹有十年之水”,晁错《守边备塞疏》称“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译文据此意译。



    末技游食:“末技”,犹言“雕虫小技”,泛指游食人的本事和本领,其中也包括百工技艺人的手工艺技术。



    宣曲:历史上没有以“宣曲”命名的州和县。在陕西长安县昆明池之西有宣曲宫,西汉初建,武帝乐之。宫以“宣曲”命名,或即当时之地名。



    【译文】



    《孟子》:“后稷教民农作、种植五谷;五谷丰收,人民得到养育。”



    《汜胜之书》:“商汤的时候,发生过旱灾,伊尹创造区田种植法,教民给区田施肥,背水浇灌庄稼。”氾,扶岩反,水名。“氾”字作为姓氏,起源于敦煌、济北地方的两个大家族,他们本来姓“凡”,因为避秦乱,逃到氾水,便改姓“氾”。



    《史记》:“管仲在齐国做宰相时,他的喜好和憎恶,完全和世俗百姓相同。他曾说:‘粮仓盈满,方可(教民)知晓礼节;丰衣足食,方可(教民)知晓荣辱。’”



    猗顿是鲁国的穷读书人,听说陶朱公非常富有,便前去请教致富的方法,陶朱公告诉他说:“要想很快致富,就养五畜牸。”他便开始畜养牛羊,繁殖的幼畜数量,可以用“万头”作单位来计算,他的资产可以和王公相比。



    《庄子》:“长梧封人说:‘往年我种庄稼,漫不经心地将种子种下,庄稼亦漫不经心地回报我;锄草时马虎了事,庄稼也马虎了事地报答我。第二年,我深耕田地,并且勤加耘锄,庄稼生长得繁茂旺盛,我全年饱食不受饥饿。’”



    《汉书·食货志》:“魏文侯时,李悝倡行充分利用地力的教化。师古说:‘李悝是魏文侯的臣;悝,音恢。’他说:方一百里的土地,提封九万顷,除山陵、沼泽、城市、村居,占地三分之一,剩余的耕地还有六百万亩。种田勤勉,每亩可增收三升,服虔说:‘是给农民三升。’臣瓒说:‘三升应作三斗,是说做务好时,每亩可增产三斗。’师古说:‘根据实地计算,三升应作三斗。臣瓒的说法是对的。种田不勤勉时,每亩减收的数量也是三升。所以说方百里的土地,增收和减收的数字,都会达到一百八十万石。’又说:‘粮价过高会伤害市民的利益,韦昭说:“这里的‘民’字,是指士、工、商。”粮价过低会伤害农民的利益。市民工商受到伤害,便会离此他往;农民受到伤害,便会使国家贫困;故粮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危害。’”



    汉文帝时,贾谊劝说皇上说:“管子说:‘粮仓满盈,方可(教民)知晓礼节。’民食不足,而能将国家治理好的例子,从古到今未曾听说过。汉朝建国至今,历时已近四十年,公家和百姓的储粮,仍使人感到非常痛心。人世间有丰穰和饥馑,是天时运行的常事,虽禹、汤在位,仍不免有天灾。假如不幸发生宽广二三千里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救济百姓?再如边境突然遭受敌人入侵,常须调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军队,国家用什么去供给军粮?贮积一事,实为关系天下安危的大事。只要国家粮多和财力充足,还有什么办不成功的事情?用以攻城必取,用以守土必固,用以兴兵作战必胜。怀柔敌人,哪怕是遥远的番邦也一定会归顺朝廷;那时还会有什么人,不听从朝廷命令!现在应当驱使众人回到农业中去,让天下的人都能自己生产自己吃;让从事末技游食的人,都能从事农业生产,必会使蓄积充足,人民安居乐业。”



    西汉时,宣曲任氏,善储粟谷。那时楚汉两军正在荥阳激战,米价上涨到每石一万钱。大户人家不得不用金玉交换谷子,金玉遂尽入于任氏手中,任氏由此大富。任氏折节为俭,努力从事种田和畜牧。别人买东西,都抢着要便宜的,唯独任氏乐意出高价买好的。他家的富足,保持了好几代人。任公所立的“家约”规定:“非自家田地出产,非自养畜禽所生,一概不准穿不准吃。国家的钱粮不缴纳完毕,自己就不准饮酒吃肉。”并能亲身力行作为乡里众人的表率。为此,他既极为富有,又受到人主的敬重。



    【原文】



    赵过,为搜粟都尉①,能为代田,以故田多垦辟;用力少而得谷多。



    黄霸为颍川②,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③。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浮淫之费,治为天下第一④。



    龚遂为渤海,劝民务农桑,今口种一株榆,百本睻,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趣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菱、芡。吏民皆富实。



    何武为刺史,行部⑤必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



    召信臣为南阳,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⑥,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⑦,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郡中莫不耕稼力田。吏民亲爱信臣,号曰“召父”。



    后汉王丹,家累千金,好施与,周人之急。每岁时农收后,察其强力收多者,辄历载酒肴,从而劳之;便于田头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余肴⑧而去。其隋懒者,独不见劳,各自耻不能致丹,其后无不力田者。聚落以致殷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