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大小麦青稞附

    播种·大小麦青稞附 (第2/3页)

,茎秆敛缩,节间短,故节多。《吕氏春秋·审时篇》说:“先时者,茎杀而不遂。”亦为此意。



    ⑥浆:即酸浆。关中农村用煮面条剩下的面汤,听其发酵,做成酸浆,味微酸。可用来煮面、泡菜,甚有风味。



    ⑦麦:《四民月令》“四月可籴穬”,注:“大麦之无皮毛者日穬。”李时珍释“黑穬麦”“是大麦中一种皮厚而色青者”。当系稞大麦的一个品种。



    ⑧快日:《齐民要术》和《农桑辑要》的各种版本,有作“映日”或“伏日”。石校本作“快日”,解为“十分晴朗干燥的日子”。



    ⑨緫:“总”的俗写字,皆也。



    以上《孝经援神契》《氾胜之书》、“崔寔曰”、“青稞麦”数条引文,皆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孝经援神契》一条在《黍檫第四》,余在《大小麦第十》。



    此段引文与唐韩鄂著《四时纂要》“六月”篇中的文字完全相同。只有个别字的写法略有不同;另外文字亦稍有节删。



    毒热:即极热,如热到烫手。



    众手出麦:要众人一齐动手,是为了争取麦子出仓快速,晒麦的时间可以长一些。



    “麦子开始生虫后再晒,恐无什么益处”的说法,并不正确。实际情况是,越有虫越要赶快晒,否则麦子会全部被蛀空。



    “士农”二字原缺。据石校本补正。殿本缺“如此之甚也”一句。



    彭祖:传说是颛顼帝的玄孙,名叫籛铿,寿八百岁。农谚是说:作为一个农民,哪怕活到彭祖那样的年纪,也不能糊涂到忘了“养早蚕和种早麦”的程度。



    本条和下条农谚,皆说明为了赶农时,农夫们在争分夺秒的情况。“回耧”、“回牛”,均指种完一垄,让耧(牛)回过头来种下一垄,这样的动作,通常是较费时间的,所以为了赶农时,便要“争取快回耧(牛)”。



    合熟:按照麦子的成熟度,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枯熟期。乳熟期根本不应收刈,蜡熟期收刈亦会减产和影响质量。黄熟期是收刈的最恰当的时期,故称“合熟”。



    抛费:“过熟”,或“熟过”,均系指“枯熟”期。枯熟期收刈,便嫌太晚了,容易断穗落粒造成损失。



    苫:草帘子。



    【译文】



    《齐民要术》:种大麦和小麦的田地,皆要在五六月间暵地。不暵地便下种,收成会成倍的减少。崔寔说“五月六月菑麦田”。



    《孝经援神契》说:麦子适合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