孳畜·牛水牛附

    孳畜·牛水牛附 (第2/3页)

    牛腹胀方:牛吃着杂虫,致腹胀④。用燕屎一合,浆水二升,调灌之,效。



    牛触人方:牛颠⑤走,逢人即触,是胆大也。黄连、大黄末、鸡子、酒调灌之。



    牛尾焦⑥,不食水草:以大黄、黄连、白芷末、鸡子、酒调灌之。



    牛气胀方:净水洗汗袜,取汁一升,好醋半升许,灌之,愈。



    牛肩烂方:旧绵絮三两,烧存性,麻油调抹。忌水五日,愈。



    牛漏蹄⑦方:紫矿为末,猪脂和,纳入蹄中,烧铁篦烙之,愈。



    牛沙疥⑧方:荞麦⑨随多寡,烧灰淋汁;入绿礬一合,和涂,愈。



    【注释】



    ①胁:腋下谓之胁,其骨谓之肋。这种突发性牛疫的症状是:牛低下头来在胁肋和前肢腋下左右摇摆。



    ②和灌之:并未指明用何物“和灌”。《便民图纂》作“生麻油和灌之”(卷十四载此条,“头打胁”作“头打眩”)。



    ③茅根噎:噎,吃得太快而把食道塞住称为噎。这里是指气噎、打嗝。“茅根噎”,大概是由于贪食茅根草引起的。



    ④致腹胀:殿本作“即腹胀”。



    ⑤颠:与“癫”通,即疯狂或疯癫之意。



    ⑥尾焦:尾毛枯焦。



    ⑦漏蹄:指牛蹄生疮长期不愈,经常流黏水。



    ⑧沙疥:非化脓性的“干疥”。皮肤瘙痒,长出小颗粒如沙一般。



    ⑨荞麦:殿本同。《便民图纂》作“荞麦穰”,因为通常的草木灰水,多用藁杆灰,很少听说用五谷烧灰的。



    【译文】



    《博闻录》:治牛瘴疫法:用二两真茶叶,与五升水调和在一起,灌服。又方:治牛猝疫而动头打胁方:赶快用七个巴豆,砸去硬壳,细细地研磨使其出油,调和灌下,立即便愈。又方:烧苍术[生烟],让牛鼻吸进香气,疫病便可止住。



    治牛尿血方:将川当归、红花,研成细末,用二升半酒,煎汁二升,候冷,灌下。又法:用豆豉汁,调食盐灌服。



    治牛患白膜遮眼方:用炒盐烧竹节存性,合并研成细末,每次用一钱贴在白膜上,甚效。



    治牛气噎方:牛患有茅根噎,用皂角末往鼻中吹,另外并用鞋底拍打尾椎骨的下方,甚效。



    治牛腹胀方:牛吃了各种杂虫,会导致腹胀。用燕子屎一合,浆水二升,调和灌之,极效。



    治牛触人方:牛狂奔,逢人便触,是因为胆子太大。可用黄连、大黄末、鸡蛋,用酒调和灌下。



    治牛尾焦、不食不饮方:用大黄、黄连、白芷末、鸡蛋和酒调匀灌下。



    治牛气胀方:用清水洗穿过的脏汗袜,取污汁一升,拌和好醋半升左右灌下,马上便好。



    治牛肩烂方:旧棉花三两烧存性,用麻油调拌涂抹患处,五天以内不要见水,自愈。



    治牛漏蹄方:将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