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藏富于民

    第七百一十七章 藏富于民 (第2/3页)

及水利设施都都能全部修建完毕!”朱慈踉对着李岩等六位内阁大臣说道。

    “皇上可否想过,大明之广,若由朝廷发放工钱,全国各地亿万百姓参与修建路网水利等,将要花费的钱财之巨,无法想象。”掌管户部的刘宗周说道。

    朱慈踉点了点头道:“朕当然想过,但朕此举正是要将国库里的钱财散发到民间去,所谓藏富于民,民富则国方能富,届时还能得到全国铁路网和水利,利国利民,总好过国库大量钱财闲置的好。”

    当初成立大明中央银行与国库绑定,如今大明中央银行已经开到了各个县镇,百姓陆续存换的金银财物加上国库本就有的数亿金银,等合计超过五十亿白银的价值,而靠着这五十亿白银,按照每一两银子换一百银元计算,在加上纸币与现银五倍的发行量,大明中央银行实际刊印了两万五千亿银元,而真正发行到百姓手中的,其实只有不到八千亿银元,剩下的高达一万七千亿银元的纸币都归纳在国库,若不想方设法发行出去,则大明经济很难更上一层楼。

    这是朱慈踉经过深思熟路做出的决定,他觉得只有百姓有钱了,才能购买更多的东西,这将带动从制造到销售的繁荣,到时候金钱流转,民富国也富,此两利也。

    “皇上圣明,臣等敬服!”刘宗周和李岩等拜服道。

    有了朱慈踉和内阁的一致赞同,圣旨很快下发到各县镇,开出的工钱直接达到十五银元一天。这不低了,要知道,当前一银元可是能买五斤粮食,十五银元的工钱,几乎是百姓平时帮别人工作的两倍了,更重要的是,本县人只在本县修,离家不远,而且每日只出工四个时辰,朝廷还包吃,又不限制去留,百姓闲时可以参加劳作,忙时又可以选择在家忙碌,这简直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几乎每家每户年轻力壮的男子都报名了,各县忙得热火朝天。

    为了有足够的水泥供应,各县都办起了水泥厂,炼铁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