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5】带铭文的大器!

    【1765】带铭文的大器! (第3/3页)

皆白,但精神非常健硕的教授。

    教授叫吴正一,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精通中国史,对古文字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曾经参与过‘夏商周断代工程’。

    他在史学观念和史学方法上,与刘震和一样,是释古派。

    ‘释古’主张把古书的记载和考古的成果结合起来,重建古史。

    吴教授站在讲台上,对下面的同学们说道,“.〃同学们,大家翻到27页,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是中国王朝数千年“奉天承运”的君权神授的概念。

    ‘奉天承运’‘君权神授’归纳来讲,就是古人有关于天命的观念。

    对于‘天命’的观念,在很早以前的商朝就有。比如,传说周文王在岐山时,有凤凰在岐山栖息鸣叫,凤鸣岐山是周兴盛的吉兆就是一个例证。

    到周朝建立之后,这套天命观念经过了周公旦(姬旦)的整理,成为立国的政治法理基础。

    吴教授在讲台涛涛不绝地讲课,讲得非常生动、有趣。

    讲台下,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会神。

    忽然,吴教授感觉自己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诺得赵)平常自已讲课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人打扰自己,除非有非常紧急的事情。

    教授掏出手机。

    看了一下信息显示,是刘震和教授发来的信息。

    教授点开信息。

    这是几张图片,图片有点小,看得不太清楚。

    教授用手轻轻双击了一下手机屏幕。

    在手机屏幕上出现一张清晰的图片。

    这是一个青铜盘,吴教授只看了一眼,身体好像被电击一样,呆住了,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

    “这是夏篆!”吴教授几乎要惊呼起来了。

    紧接着一阵巨大的惊喜袭来。

    吴教授将手机放回到回袋里,转身对同学们说道,“对不起,各位同学,我现在有事,这节课自习。”说完吴教授收拾桌上的教课本,匆匆离开了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