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 (第1/3页)

    俊辨  阳玠 薛道衡 薛收 张后裔 崔仁师 卢庄道 许敬宗 胡楚宾 裴琰之  苏颋 王勮 李白 柳芳 王藻 韩愈 李程 李吉甫 王生 辛丘度 温庭筠  柳公权 权德舆 东方朔 李彪 班蒙 



    幼敏  陈元方 孙策 钟毓 孙齐由 陆琇 王绚 萧遥欣 房氏子 张琇 浑瑊



    ----------------------------------------



    俊辩



    阳玠



    隋京兆杜公瞻,卫尉台卿犹子也。尝邀阳玠过宅。酒酣,因而嘲谑。公瞻谓:\"兄既姓阳,阳货实辱孔子。\"玠曰:\"弟既姓杜,杜伯尝射宣王。\"殿内将军陇西牛子充,寮友推其机辩,尝谓玠曰:\"君阳有玠,恐不任厨。\"玠曰:\"君牛既充,正可烹宰。\"又见玠食芥菹,曰:\"君身名玠,何得复啖芥菹?\"对曰:\"君既姓牛,何得不断牛肉?\"有太仓令张策者,在云龙门与玠议理屈,谓玠曰:\"卿本无德量,忽共叔宝同名。\"玠抗声曰:\"尔既非英雄,敢与伯符连讳。\"太子洗马兰陵萧诩爽俊有才辩,尝谓玠曰:\"流共工于幽州,易北恐非乐土。\"玠曰:\"族欢兜于崇山,江南岂是胜地。\"录尚书晋昌王唐邕闻诸省官曰:卿等宜道本州宝物。定州人以绫绮为宝,沧州人以鱼盐为宝。及至玠,邕曰:\"卿幽州人,以何物为宝?答曰:\"刺史严明,文武奉法,此幽州之宝也。\"邕有愧色。(出《谈薮》)



    【译文】



    隋朝的京兆尹杜公瞻是卫尉杜台卿的侄子,他曾经邀请阳玠到家里作客,酒喝到畅快的时候便互相开玩笑。杜公瞻说:\"大哥既然姓阳,春秋时鲁国的阳货曾经污辱孔子。\"阳玠说:\"老弟既然姓杜,西周时的杜伯曾经射杀宣王。\"殿内将军陇西的牛子充被同事和朋友们公认为机敏善辩,他对阳玠说:\"你的阳物有疥疮,恐怕不能作菜。\"阳玠说:\"你这头牛既然已经充实肥腴,正好可以宰杀烹烧。\"牛子充又看见阳玠吃一种叫做\"芥菹\"的蔬菜,便对阳玠说:\"你的名字叫玠,为什么还吃芥菹?\"阳玠回答说:\"你既然姓牛,为什么仍经常吃牛肉?\"太仓令张策在云龙门同阳玠辩论时理屈词穷。便对阳玠说:\"你本来就没有道德和胆量,只是和卫玠同名。\"阳玠抗议说:\"你既然不是英雄,怎么敢用同孙策一样的字号。\"太子洗马兰陵的萧诩英俊豪爽,并且有才善辩,他对阳玠说:\"流放凶暴的共工到幽州,易北一带恐怕不是安乐之地。\"阳玠说:\"释放凶恶的欢兜于崇山,江南怎么会是名胜之地。\"录尚书晋昌王唐邕对各个官署的官员说:\"各位可以说出本州的宝物。\"定州人说当地的丝织品是宝物。沧州人说当地的水产和食盐是宝物。轮到阳玠了,唐邕说:\"你是幽州人,以什么东西为宝物?\"阳玠回答说:\"刺史长官公正严明,文官武将遵纪守法,这就是幽州的宝物。\"唐邕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色。



    ----------------------------------------



    薛道衡



    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出《谈薮》)



    【译文】



    隋朝的吏部侍郎薛道衡游览钟山开善寺,他问小和尚:\"金刚为什么怒张其目,菩萨为什么低头垂眉?\"小和尚回答:\"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方妖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众生。\"薛道衡惊奇地说不出话来。



    ----------------------------------------



    薛收



    唐薛收在秦府,檄书露布,多出于收,占辞敏速,皆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出《谭宾录》)



    【译文】



    唐朝的薛收在秦王府充当幕僚,秦王府的公文信函,大多出自薛收的手笔。他撰写文章迅速敏捷,全都像是预先构思好了的,挥笔即成,从来不用加以修改。



    ----------------------------------------



    张后裔



    张后裔在并州,太宗就受春秋左氏传。后因召入赐宴,言及平昔。从容谓曰:\"今日弟子何如(如原作知,据明抄本改)?\"后裔对曰:\"昔孔子领徒三千,徒者无子男之位,臣翼赞一人,即为万乘主,计臣此功,愈于先圣。\"太宗大悦,即赐马五匹。后为礼部尚书。陪葬献陵。(出《谭宾录》)



    【译文】



    张后裔在并州,太宗皇帝请他来讲解《春秋左氏传》。然后设宴招待他。他们说话间谈起过去的事情,太宗皇帝从容地对他说:\"今天我这个学生怎么样?\"张后裔回答说:\"昔日孔子有学生三千人,但是其中没有一个人得到过子男以上的爵位。如今我只辅佐一个人,就是万乘之主的皇帝。如此看来,我的功劳超过了古代的圣人。\"太宗皇帝非常高兴,立即赏赐给他五匹马,后来又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张后裔死后,皇帝又命令将他葬到了皇家陵墓附近。



    ----------------------------------------



    崔仁师



    崔仁师为度支郎中,尝陛奏度支钱物数千言没官为轻,改(轻改字原作改轻,据宋孔平仲续世说一改)从死。仁师议,以为父子天属,昆季同气,诛其父子,足累其心,此而不顾,何爱兄弟。既欲改法,请审商量。竟从仁师议。(出《谭宾录》)



    【译文】



    崔仁师担任度支郎中,向皇帝报告钱物的支配调度情况数千笔,手里不拿帐本。太宗皇帝觉得奇怪,命令杜正伦拿着帐本对照,然后由崔仁师大声报告,结果没有发现一笔差错。刑部认为反叛罪犯的兄弟受牵连而要处罪,只将家产没收充公太轻,改为同罪犯一同处死。崔仁师认为,父子兄弟血缘相连,诛杀了罪犯父子,足以震撼兄弟的心。如果如此还受不到教育,怎么能说爱兄弟呢。所以要求修改法律,请求审议商量,结果竟通过了崔仁师的建议。



    ----------------------------------------



    卢庄道



    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聪慧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少孤,年十二,造士廉。廉以故人子,引令坐。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请诵之,果通。复请倒通,又通。士廉称叹久之。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并呈示所撰文章。士廉具以闻。太宗召见,策试擢第。年十六授河池尉,满二岁,制举擢甲科。召见,太宗曰:\"此是朕聪明小儿邪?\"特授长安尉。太宗将省囚徒,庄道年才二十,县令以幼年,惧不举,将以他尉代之。庄道不从。时系囚四百余人,俱预书状。庄道但闲暇,不之省也。令丞等忧惧,屡以为言,庄道从容自若。翌日,太宗召囚。庄道乃徐书状以进,引诸囚入,庄道对御评其罪状轻重,留系月日,应对如神。太宗惊叹。即日拜监察御史。(出《御史台记》)



    【译文】



    卢庄道是范阳人,被天下公认为有学问的人,他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古今所有的人,他的父亲卢彦和高士廉的关系很好。卢庄道从小丧父,十二岁的时候去拜见高士廉,高士廉因为他是故人的儿子,让他坐下。恰巧有人送来文章向高士廉请教,卢庄道偷着观看,然后对高士廉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高士林责怪他说:\"小孩子不要说大话!\"认为他轻薄,让他背诵,卢庄道果然背下来了。又让他倒着背诵,他又背下来了,高士廉称赞感叹不已。卢庄道跪下请罪说:\"这篇文章实在不是我作的,而是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高士廉取来其他文章和官府文书叫他读,卢庄道全都能看一遍以后就能倒背下来。卢庄道拿出自己所作的文章请高士廉看,高士廉上报给皇帝。太宗皇帝召见卢庄道,考问他政事和经义问题,录用了他,十六岁便授予他河池县尉的官职。满两年以后,他参加科举考试,又考中了甲科进士。太宗皇帝召见他时说:\"这就是我的聪明的小儿童。\"并且特别任命他为长安县尉。太宗皇帝将要视察牢狱,卢庄道才二十岁。县令认为他太年轻,怕他不能应付处理,想要以别的县尉代替他,卢庄道不同意。当时牢狱里关押的囚犯有四百多人,全都有罪状案卷材料,卢庄道有了空闲时间也不去审理。县令和县丞既忧虑又害怕,多次询问告诫他,卢庄道就是不以为然。第二天,太宗皇帝召见囚犯,卢庄道不慌不忙地拿着案卷材料引导囚犯进来。他当着皇帝的面审理评议各个罪犯的罪行轻重,关押的时间,应对处理迅速正确如神。太宗皇帝十分惊异赞叹。过了不几天就任命卢庄道为监察御史。



    ----------------------------------------



    许敬宗



    高宗东封,窦德玄骑而从。上问德玄曰:\"濮阳古谓之帝丘,何也?\"德玄不能对。许敬宗策马前对所问,上意称善。敬宗退而告人曰:\"大臣不可无学,吾向见德玄不能对,心实羞之。\"德玄闻之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善守其拙,不强所不知也。\"李绩曰:\"敬宗多闻,信美矣,德玄之言,亦善也。\"(出《谭宾录》)



    【译文】



    高宗皇帝云游东岳泰山,举行祭天的典礼,窦德玄骑马跟随。皇帝问窦德玄说:\"为什么古时候把濮阳叫作帝丘呢?\"窦德玄回答不上来。许敬宗上前回答了皇帝的问题,皇帝说回答得好。许敬宗退回去对别人说:\"作大臣的,不可以没有学问,我刚才看见窦德玄回答不上来,心里实在替他害羞。\"窦德玄听到以后说:\"人各有能和不能的,善于诚实地承认自己的笨拙,不强行假装明白自己所不知道的问题。\"李绩说:\"许敬宗见多识广,的确很好,而窦德玄的话,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



    胡楚宾



    胡楚宾属文敏速,每饮酒半酣而后操笔。高宗每令作文,必以全杯盛酒,令饮,便以杯赐之。(出《谭宾录》)



    【译文】



    胡楚宾写作时敏捷迅速,每次都是喝得半醉以后再提笔。高宗皇帝每次命令他写文章,都先用金杯装上酒给他喝,然后就把金杯赏赐给他。



    ----------------------------------------



    裴琰之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而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明抄本\"固\"作\"困\")系,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但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以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是日名动一州。数日,闻于京邑。寻擢授雄(明抄本\"雄\"作\"雍\")州司户。(出《御史台记》)



    【译文】



    裴琰之担任同州司户的时候,刚刚二十岁,每天以玩乐为主要的事,一点也不关心处理公文。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罪他而去询问户佐,户佐说:\"司户是大家的孩子,恐怕不善于处理公文。\"过了数日,李崇义对裴琰之说:\"同州的公务繁忙,司户尤为突出。你何不另外谋求个京城里的官当,没有必要滞留在这里。\"裴琰之只好点头称是。又过了数日,司户应该办理的公文堆积。大家偷偷议论,以为裴琰之不会撰写公文,只会玩乐。后来李崇义召见裴琰之,严厉地对他说,要请示朝廷将他免职。裴琰之出来问户佐:\"有多少公文案卷?\"户佐回答说:\"着急处理的有二百多份。\"裴琰之说:\"我以为有多少呢,竟如此逼迫人!\"他命令每件等待处理的案卷后面附上十张纸,又命令五六个人给他研墨点笔,左右的人勉强去做了。裴琰之不听详细情况,只让主办各个案卷的事物的人员汇报事情的大概情况,他倚着柱子处理。词意奔放,文笔华美,手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写完的纸如飞落下。州府的官员都赶来了,围观的人像墙一样,惊异赞叹声音不断。处理完的公文案卷送到李崇义那里,李崇义一开始还问:\"司户会处理公文吗?\"户佐说:\&qu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