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信仰红利

    第1055章:信仰红利 (第2/3页)

统销制度”就是从农业抽血补贴工业。这种政策在瓦雷斯世界并不稀罕,在地球上更是早已载入史册和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如果到此为止,罗兰的经济政策并不会比济诺维、扎哈尔等大臣的提案更高明,也必然要冒激化城乡矛盾、伤害农民感情的风险。倘若农民阶层与寇拉斯政府离心离德,将来帝国大军东征,寇拉斯政府首先就会失去广大乡村的支持,而据守城市几乎不可能抵挡得住帝国大军进攻,这个政权多半会在风雨飘摇中迅速走向崩溃。

    若要避免寇拉斯政权沦为昙花一现的短命王朝,就不能对农民压榨得太狠。罗兰的制度建设没有就此止步,他和济诺维、扎哈尔的区别在于不会白白让农民吃亏,在“统购统销”之外,他还草拟了一整套农村治理政策作为补偿,目的是加强乡村管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包管从摇篮到坟墓。

    乡村生活不像大城市那样丰富多彩,农民的生活稳定而单调,缺少发财的机会,但是也回避了破产的风险,可以保障衣食无忧,老有所依,这种生活适合风险厌恶者——而农民阶层从来都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

    风险厌恶者想要的是什么?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吗?

    事实上,与其梦想发一笔横财,风险厌恶者更渴望得到细水长流的稳定收益,是食能果腹、衣能遮体、居有定所,是少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治安、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的全面覆盖。

    内阁群臣看到罗兰提出的乡村福利方案,只要粗略计算一下就会发现为广大乡村提供上述所有福利保障,要支付的代价甚至比“剪刀差”截取的利润更大,这岂不成了赔本生意?

    罗兰预感到会受到这样的指责,接下来就逐条分析各项乡村福利是如何实现的,为此支付的代价其实比乍看起来少得多。

    首先是乡村基础建设。远东的乡村治理政策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帝国的“长老自治”原则,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当然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