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穿汉服,戴墨镜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穿汉服,戴墨镜 (第2/3页)

里做了个折衷将其称为“古公亶父”,现代沿用这两个称呼,周太王、公亶父并用。

    说完这些,马竞提议道:“姬亶死后葬在周原,陵墓就在西北方向3公里处,要不要过去看看?”

    “不去,”刘海洋摇摇头,“不用去我也知道那边有什么,仿古牌坊、铜像、坟包,实在没啥好看的。”

    “嘿!你这一棒子下去,全国那么多陵园景点,九成都没有看头了。”

    儒家重孝崇厚葬,有地位的古人都很看重自己的坟墓,不但要找专业方士寻龙点穴,还要修建阴宅与阳宅,帝王贵族更是变本加厉,陵墓往往修成宫殿模样。不过古代建筑多是土基木柱容易损毁,除了明代十三陵还有清代帝陵还有完好献殿(享殿)遗存,再往前的陵墓大多遭受破坏,条件好些的还能看到石牌坊、神道石刻,条件差的就只剩下封土堆。

    作为3000年前的古墓,周太王便属于后一种情况。

    “没办法,”刘海洋撇撇嘴,“看得多了多少有些经验。对了,既然周太王埋在这一代,这里就是周朝王都?”

    “对,也不对,”马竞手指北方,“周王朝的首都并不在这里,文王建丰、武王建镐,‘宗周’丰镐远在一百公里外的西安,至于‘成周’洛邑更是远在洛阳。不过,周公姬亶的岐邑,确实就在京当镇这一带,有出土文物作证。”

    “1976年,考古学家在岐山县京当公社凤雏村找到大型四合院台基遗址和大量青铜器、卜骨卜甲,考证推测是西周宗庙遗迹。再后来,凤雏遗址被圈起来建成周原博物馆,咱们这次要去的地方便是那里。”

    听他说到这里,刘海洋终于反应过来,“百姓祭周、百姓祭周,原来是这么回事。”

    上周五,蜜蜂影业的神话史诗电影《新封神榜》正式登录全国院线。除了传统的路演宣传、广告软文,蜜蜂还别出心裁地搞了个新奇的宣传活动,从全球范围组织了二百多名姬姓后裔,在1月1日这天造访岐山周原博物馆,进行传统的元旦祭礼活动。

    姬姓是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既是黄帝之姓,也是周朝国姓。姓乃“女生”,最初只是用来区分母系部族的标志,用来避免同姓通婚生出智障儿童。后来原始社会崩溃奴隶主兴起,贵族们有了区分身份的氏,像是孔子便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而秦始皇则是赢姓赵氏名政,和赵国赵氏祖上有亲。

    到了汉代姓氏合流,很多氏变成了姓,尤其是那些东周王公后裔,纷纷将源自国名地名爵名的氏改成了姓,根据粗略统计,源自周朝王族姬姓的支姓就多达127个,要知道《百家姓》收录的姓也才438个。

    有鉴于此,蜜蜂特意将这次元旦祭祀活动命名为“百姓祭周”,面向全球征集这127个姓氏的后裔。得益于蜜蜂作为网络巨头的号召力,征集活动取得大成功,不但周、王、魏、郑、鲁这些大众姓氏应者云集,就连公西、南宫、漆雕、羊舌这些稀有复姓也找到了报名者。

    最终,每个姓分别抽选男女两名代表,所有人在昨天陆续抵达岐山,修整一夜后换上周朝风格的汉服,登上了前往京当镇的大巴。

    想到那些人身上的典雅汉服,刘海洋忽然开口发问:“对了!为什么我没有汉服?”

    “我也没有啊,”马竞两手一摊,“这是他们姬姓后裔的事情,咱们就不掺和了。”

    刘海洋眉毛一挑,抓住了话里的漏洞,举手道:“我是黄帝传人,我也是姬姓后裔呀!”

    炎黄子孙可不只是说说而已,除了炎帝、蚩尤那边的分支,汉族绝大多数姓都能追溯到黄帝身上,进而能和姬姓扯上关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黄帝炎帝联盟长期统治中原地区,姬姓和姜姓有强大部族作为依靠,赢在起跑线上,开枝散叶的效率自然更高。

    等到封建国家出现,皇帝、贵族能够占据复数异性,数目繁多的子女也能得到相对较好的营养以及保护,留下大量后代的几率更是远高于平民百姓。明朝万历四十年,朱姓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