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穿汉服,戴墨镜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穿汉服,戴墨镜 (第3/3页)

族数量已达60万,这还没算那些母亲身份太低最终沦为庶民的部分。朱明如此,刘汉、李唐、赵宋也是如此,姓这些的人如果祖上没有冒姓、改姓,当有很大几率属于皇族后裔。

    “真是服了你了,”马竞摆出一副无奈表情,抬头招呼道:“奕秋,拿两套汉服过来,按照我们的身材。”

    车厢里响起语音助理的声音:“命令收到。刘海洋先生,我这里没有你的身材数据,请站起来一下。”

    老刘笑着站起,原地转了一圈,问道:“可以了吧?”

    “扫描完成,谢谢合作。”

    抽了抽鼻子,刘海洋重新坐回沙发,“对了,有一个问题。”

    马竞放下手里的茶杯,偏头反问:“什么?”

    “你们把祭祀放在今天,应该只是为了宣传新电影吧?”

    “这倒不是,”马竞闻言却是摇头,“祭周大典先定在元旦,然后才是电影定档新年。”

    “嗯?为什么是元旦?”老刘端起面前的非洲红茶,“元旦不是民国时才定下的节日么?”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决定和国际接轨使用西历。1912年(民国元年),规定阳历1月1日为“元旦”,是“国历新年”,放假3日以表庆贺。

    这么做其实是从东邻岛国学来的,他们那边本来沿用汉历,在正月初一庆祝新年。1868年明治维新后,相关庆典直接被移植到西历新年,原本的汉历新年逐渐式微。而在民国,“国历新年”却始终没能推广开,民间依旧习惯在农历正月初一“过年”,哪怕这天变成“春节”也是如此。

    “嘿,”马竞笑着摇摇头,“下次碰到不确定的东西,最好还是先搜索一下再说。”

    顿了一下,他才施施然说道,“‘元旦’本来就是元月一日的称呼,最少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

    “古人重视礼法秩序,历法的第一天理所当然是个大日子,历朝历代都会在元旦这天祀神祭祖,然后才是贴春联吃汤圆什么的。”

    “至于‘元旦’的时间,现在是西历1月1日,民国前直到汉朝是汉历正月初一。但在汉武帝颁布汉历之前,夏商周秦也有自己的历法,有自己的正月。”

    说道这里,马竞忽然抛出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注意没有?”

    “什么?”

    “今天是丁酉年壬子月癸巳日,农历十一月十五。是子月而不是戌月,不觉得奇怪么?”

    老刘满头雾水,只要祭出三不管招数,“管它呢,谁没事去看老黄历?”

    马竞没有理会对方,继续说道:“夏历建寅、殷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汉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寅月为岁首。之后朝代懒得改这个,都是以寅月为正月。”

    “换而言之,周朝的正月是子月,他们的元旦就在最近。”

    “嗤!”老刘很快反应过来,“那也应该是子月初一,都过去两周了!”

    “领会意思就好,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再说了,你也可以当成是周朝元宵节嘛!”

    实际上,因为置闰方法的不同,古代的汉历和现在的农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真要细究下去能写好几篇论文。之所以选择1月1日的元旦,其实是各方面因素妥协的结果,毕竟本月初一恰逢周一,并不适合电影上映。

    抬手指向车厢后方,马竞果断转移了话题:“咱们的衣服到了。”

    刘海洋顺势转头,果然看到一辆小车开了过来,两层架子上分别放着两套衣裳,红色上衣、黄色下裳、黑色腰带、深红蔽膝,旁边还有长冠、木底鞋,以及蜜蜂Holo 1E智能眼镜。

    前面那些还没什么,看到那幅眼镜,刘海洋顿时乐了,“穿汉服、戴墨镜,这是什么个画风?”

    “没办法,”马竞取过自己那套衣服放在沙发上,“凤雏遗址只有博物馆建筑,不戴眼镜可看不到那些宫室楼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