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多味情怀汤

    第四百一十二章 多味情怀汤 (第3/3页)

下那句‘玻璃心伤不起啊’的感叹了吧?

    其实在廖洋看来,蜜蜂在这个游戏上面还是投入了极大地资源以及野心的,这从他们花费巨资购买了一大堆8090年代经典作品的植入改编权就能看出来,而且游戏的时代感营造的也相当好,游戏里面的场景风格、人物造型以及对话剧情这些在他看来显然是经过仔细打磨的,看起来就很像那个年代的样子虽然90年时候廖洋还只是一个刚会爬的小屁孩,其实啥也不懂,根本不晓得90年代早期是个啥样子。

    而且不只是他,游戏里面的果丹皮、酸梅粉、大大泡泡糖还有卷笔刀、折叠文具盒以及黑白课本,还是折服了一大堆80后网友,唤醒了许多人的怀旧情怀。

    “其实“情怀”才是贯穿这个游戏的真正主题,大银幕上的各种“青春”电影都快泛滥了,蜜蜂没办法也去跟一把风,便选择通过自己更加熟悉的方式来带给大家一盅同样饱含多种味道的情怀汤。”这句话是一个重生工作室一个原画师告诉廖洋的原话,前者因为去搭乘过廖洋的卡车去乡下采风取材而和他认识,廖洋也因此和他熟悉起来,获得了一些“内幕消息”。

    这游戏虽然没有主线剧情,想怎么玩都可以,但是他却建议廖洋最好使用两种方式来玩游戏,一个就是谋定后动的“计划流”,想做什么要做什么都在脑力里面过一遍还不够,最好落实到纸面上,然后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用这些资料完善计划,准备停当之后才开始游戏,同时还要定期暂停游戏观察计划执行情况,纠正修改,这样才能够在虚拟世界里面事业步步高,美女投怀抱,笑傲人生巅峰。

    不过这种劳心劳神还要劳身的玩法刚一提出来就被廖洋自己否定了,开玩笑呢玩个游戏还要规划职业生涯也太累人了吧?

    与之相比,第二种玩法就简单多了,那就是“感觉流”,角色加点主加代表幸运的人品值,其他全部平摊在感兴趣的项目上面,然后就随便去玩吧,只要别故意作死基本上就能够顺顺利利过完20年的剧情时间的。

    秉承“现实”的风格,这游戏里面虽然有属性点系统,但却不能手动加点,而是依靠各种针对性的锻炼来增加的,倒是一开局时每个人都有50点强化点,可以强化各种技能赋予角色各种特长,比如说过目不忘、速算、外语、驾驶技能、千杯不醉等等。

    不同能力特长的价格各不相同,像是廖洋的人品特长就是足足花费了30点强化点才点出来神技。因为介绍里面说了这个人品特长并不能影响刮彩票的中奖率,只说能够提升某些事情的成功率,所以这个特长被评为第一废柴技能,但廖洋却知道这个能力其实是很给力的神技,刮彩票不中奖那是因为本来中奖率就太低,不中奖才是常态单纯加强自己运气什么的完全不科学嘛。

    其实这个人品特长的效果,要跟其他玩家对比以后才能感受出来,比如他的角色走夜路从来没被从后面拍过砖,因为他的感知范围被稍微加强了一点儿,再比如他刚才跟混混打架时明明头上挨了一拳却没有出头晕目眩眼前模糊的效果,又比如他离开那个巷子之后对方的援军才刚刚赶到,恰恰好避开了这次内外夹攻。

    一边想着人品果然给力,廖洋取下两只手柄上的防脱腕带,跑去卫生间放了下水,又做了一套宇宙神功广播体操,这才回到自己专门腾空的游戏区站定,分别戴上两只手柄的腕带以及梦行者眼罩,重新进入了游戏。

    尽管完全可以在电脑屏幕甚至手机屏幕上玩这个游戏,但他还是更喜欢戴着眼罩玩,这样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真的重生回了90年代一样,只可惜这游戏的画风还是有些偏卡通了一点点,还是有些影响代入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