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第2/3页)

一支---新派武侠小说果然不乏有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力作,和构思精巧想象丰富的佳篇,但却总是在一个模式中盘旋,即为了一本武林秘籍、一张藏宝秘图,或一个擅长易容下毒的狂客、一个性情乖僻似癫如痴的怪物,于是险恶江湖风波迭起、恩恩怨怨追追杀杀,这样的内容若一再重复,那么即便有跌宕的情节、新奇的诱惑,也会泛滥成灾的。

    由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商品经济大潮,造就了一大批流动的市民阶层,他们对满足精神文化的饥渴往往倾向于消遣性娱乐性以调剂和补充紧张生活,看来武侠小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还有可观的买方市场。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使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启迪的武侠小说呢?这是一个严肃的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对武侠小说的议论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似乎是:有人说武侠小说里的人物超凡脱俗,神乎其神,纯属胡诌,不可相信。有人说武侠小说原本就是"成年人的童话",倘若主人公武艺一般,缺乏叱咤风云的气概,读来又有什么滋味?

    真是"二律背反"的两端!作者认为解答的奥秘不在两种意见的本身,而在于我们对"侠"字涵义要有个真正认识。

    任何一本武侠小说所崇尚的人物都具备有扶弱抑强见义勇为的品质,那么用什名手段去实现这种品质所要达到的目的呢?

    果然,荆轲、聂政具有"侠"的品质,鲁仲连、张子房之流又何尝不具备"侠"的品质呢?

    可是写前者能成为武侠小说,写后者也许就成不了武侠小说。

    因为武侠小说之所以被称为武侠小说,其关键是在于"武","武"是构成武侠小说总体风范的表现,是武侠小说诸多元素的相互综合、渗透、酿发的结果。但这又不等于说一味地打打杀杀繁琐地去写武术套路(尽管这些有时是不可或缺的),而是要写好写成功武侠小说的本原,即侠的意识。

    什么是"侠意识"?

    我的理解和我所欣赏的是侠客超然物外的人格力量,他们那种与其使生命的河流在单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