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第 五 章 (第2/3页)

他是个宽大不记仇的人,加以常情而言,陈夫人害他几乎失去江山,丢了脑袋,他应该恨死这个夫人才对,他却没有这样做。”

    “他垂涎她的美色,舍不得杀地。”

    “这不见得。太子第中并非无美女,他也不会着迷至此。”

    张出尘这:“那也就是他对宣华夫人情有独锺了。”

    李靖道:“这更谈不上了,情之为物,应该是互相的,宣华在初受他的挑逗时就告他一状,几乎要了他的命,这情又由何而生呢?因此,这也是不可能成立的。”

    李靖如同目见,历历地分析着。

    张出尘道:“那又是怎么一同事呢,你倒是说说看?”

    李靖笑笑道:“这在在都说明杨广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天生有一种狂妄的性格,不能墨守成规,做些人所意外的事,像宣华夫人,人以为他会杀她,他却宠幸地,父丧之夕,留宿宣华寝处,明知道会有人批评,他却偏要一试。这正好的方面说,是皇帝本身有魄力,不易受人影响,权臣当政,无法左右廷意;但在另一方面讲,皇帝一意孤行,好大喜功,国必有征事或创举,或有利於民生,然亦使国脉濒绝。”

    张出尘听得莫名其妙地道:“郎君,你的话实在难懂,既有利於民生,自然会得万民之拥戴,又怎么会使国脉濒绝呢?”

    李靖道:“国有征事或非常之创举,对民生之利乃在后头,后人享受其利时,或可见其功效。伹当其时也,需耗必钜,扰民必苛,民怨日深,国脉岂有不危的呢?”

    这虽是预言,却不是无的放矢,也不是信口开河,他是有根据,照情势或性格推断的。

    杨广在做王子时就是这一付脾气。他不肯落人后,处处地方总要强人一等。

    像每年元宵,长安市上的花灯赛会,这是每年一度的盛事。

    自汉武帝迁天下富户至长安后。就开始流行了,每到这一天,各家门前扎上大的花彩排楼,上面缀饰各种花灯,争奇斗胜,尤其是各种赛会,或以女子扮成古之美人神仙,或以健男采装结队作各种型式之技巧,如舞龙,舞狮、耍飞叉,水火棒等,也是互相较量,各不相让。

    杨广在这些地方尤其重视,不惜花费,广徵巧匠好手,想压倒他人,若是第一年有那一项输给了人。第二年他千方百计都要扳回来。

    在一夕之间,花费数十万金,仅为逞一时之意气也在所不惜。

    这一点张出尘是知道的,因为杨广经常向杨素借贷告帮,他以一个王子之尊,却会因用度不继而向人伸手告借,这是令人难信的。所以张出尘听了李靖的分析,心中着实的钦佩。

    她不是盲从地附和丈夫,而是衷心的支持,因此她机警地问道:“郎君,我们的大日子近了?”

    李靖笑着摇头道:“远早,上一个皇帝虽然没多大的建树,但是他讲究节俭,减轻赋税,杜绝浪费奢华,总算为朝廷和地方积了一点财,所以还够浑霍一阵,在我的看法中,三四年内,将是盛极之时,以后国库渐空,征赋日重,才是变乱之始。”

    “我们是否要做些什么行动呢?”

    “娘子,我们要做什么行动?”

    他反过来问,倒是把张出尘问住了。

    张出尘怔了一怔道:“我们在这儿练兵,积聚财富物资粮草,不是为举事吗?”

    李靖道:“不!我从来也没有打过举事的念头,而且这几千人也不够一仗打的。”

    “加上大哥这边就有几万人了。”

    “那也不够。你别看这几万人很多,等到占领了几个地方,几下一分,立刻就不够了。”

    “只要造成声势,自然就有闻风投奔的人,声势之壮,因此倒不必担心人少。”

    “出尘,这些地方你还欠缺。人多未必势盛,尤其是临时聚合的乌合之众,败事有余,成事不足,一战立溃,我决不指挥那种军队……”

    “那你只有因人成事了。”

    “是的。”

    李靖又继续说道:“我早说过了,我只是个辅佐之才,在这个岗位上,我可以做得有声有色。我不会不自量力去仿其他的尝试。出尘,我以为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张出尘叹了口气:“郎君,我明白,只怕别人不明白,尤其是大哥。”

    李靖这:“大哥怎么样?我以前也对他说明白了。”

    “说得不够明白,你只说如果遇到一个你心目中认准的真命之王,你就要去辅佐他。”

    “这难道还不够明白?”

    “不够。因为你也答应了大哥,如果一直找不到那个人,你就帮助大哥成事,跟他共取天下。”

    李靖道:“是的,我是这样说过,但是现在还没有到时候。”

    “只怕大哥不以为然。早些时候我听说大哥在东海又召了一批人手,也聚足一大批的财富,即将回来了。”

    “我怎么不知道呢?”

    “这不是神龙门传来的消息,自从张豹与武扬逃走之后,你就不再管神龙门之事,飞霞与轻云很服从你的命令,有关神龙门中的事情,她们都不再来麻烦你了。”

    “可是这件事不同,我正急着要向大哥办个交代,把神龙门的一切都还给他。”

    “她们为什么不通知你,我可不清楚,但我这个消息却是从越国公第那儿听来的。”

    “越国公?你跟杨素还有联系?”

    “没有。但是你忘了,乐昌姐在那儿,她对我倒是颇为思念,过几个月总有人寄封信来,问候起居,谈谈家常,当然也谈谈近来的时局……”

    “我不知道你们之间还有连络。”

    “这倒不是秘密,而是事情太小,不值得来麻烦你,最重要的是托我访求驸马徐公子的下落,因为神龙门的耳目广,她要我留心这个人,而你对神龙门的事已不愿插手,若是要你下令,你不是作难吗,我只有叫飞霞私下通知各处的人留心了。”

    “是乐昌公主说大哥要回来了吗?”

    张出尘道:“她没有这么说,只是说她已经接获密报,大哥在东海颇有斩获,战船已经有了数十条之多了,战员数千位,称雄於海上,那些夷商胡贾,畏之如虎,近来又向岸边云集,可能将作归计,更说杨素很重视他这股力量,尤其是水师,连朝廷都没有此类人才,还警告我说,杨广有意用兵高丽,若是一旦登基,一定会设法招安借重,要我们预为之计。”

    张出尘述说。

    李靖听了眉头深皱道:“不对,假如杨广真有此意,大哥在此时回来就危险了,我要去告诉他,把飞霞叫来。”

    薛飞霞与董轻云一直在屋中侍候着,她们因见李靖夫妇谈得高兴,没有前来打扰,李靖找她们,倒是一呼即至。

    李靖让她们坐定后就问道:“大哥是不是要回来了?”

    两女都为之一怔,薛飞霞道:“没有啊,小妹从未接到任何的报告说起这件事啊。”

    她们对李靖一向十分忠心,不会瞒住这件事的。李靖想想问道:“你们是否经常有大哥活动的消息?”

    “没有。主公的行踪飘忽,向来不告诉别人的,连我们做部属的也是一样。他神龙剑客的外号也是因此而得。说他如神龙出没无常,见首不见尾,他说必须如此,才能使各地的弟兄,时时提高警觉,不会因预知他的行踪而作一些伪饰,经常他都是突如其然的来了……”

    李靖想了一下道:“这么做固然有好处,但也有缺点,若是被跟他作对的人侦知他的行踪,设下了陷阱诱害他,别人想接应都来不及了。”

    “没有人有这么大的本事吧!再说主公神勇无敌,有一剑在手,几百人也别想困住他。”

    李靖轻叹道:“徒持神勇是不行的,西楚项羽何等英雄,照样在垓下被困而自刎乌江,我们要打点一下。”

    “打点什么?是给主公一个盛大的欢迎了。”

    “打点一下行李衣服,我们迎接大哥去。”

    薛飞霞为难地道:“公子,我们连主公的确实行踪都不知道,又上那儿去迎接他呢?”

    李靖想了一下道:“有办法,只要略加留心,我相信可以找到他的,最少也可以在半路迎上他。”

    将近两年的相处,使得薛飞霞与董轻云都学会了一件事,那就是对李靖的绝对服从。

    他决定了的事,不必再去争辩劝阻,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不过事后的证明却也证实了李靖果断的正确,绝对此任何人的建议都要好,因此,凡是在李靖身边的人,都养戍了一种绝对服从的习惯。

    这看起来似乎很独断,很专横,但是一再的事实后,大家又对他卓智的决定产生了无比的信心。

    李靖深深明白,治军的成功只有两个条件,信赖与服从,一个主帅要得到部属的无条件信赖与服从,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必须从心里根本上树立威信,所以他一直就在作这方面的尝试与学习。

    慢慢地他也发现了:一个成功的主帅,在部属的心目中,必须造成像神明一样的地位。

    人天生有一种叛逆的本性,对屈居人下,受命於人这种事实也有着本能上的排斥性,只有神才能使他心悦诚服,不敢抗违,而由人达到神的境界是很难的历程,一点一滴地培植他的信心,也许是百十次,也许是千百次,才慢慢的接近成功,可是一次细小的错失,却能把以前所建立的一切全部摧毁,因为人对神的要求是十全十美的。

    所以李靖在每发出一个命令,作成一个决定前,早已经过再三的深思,这当然很费精神,所以他也知道做主帅的人,要尽量的少管事情,除了重大的决策,一切都放任让手下的人去做,宁可让他出了错,发现了再去料正,也不要在事先告诉他应如何去做。

    这虽是一个很细微的末节,却非常重要,更是李靖一生彪业的基础,以后,李靖在军事上辉煌的成就,都得力於这一段时间的揣摩与研究。

    薛飞霞早已习惯了出行的打点,那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只是要几身痪洗衣服就够了,神龙门的分支机构遍及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在每一个都城大邑,都有着自设的客栈与酒楼。而且也一定是当地最具规模的。

    这对情报的搜集、交换与传递作用太大了。

    虬髯客活跃於东海,他在海岸上最大的据点设於连云,而那里与长安有官道可通,距离也最近。

    他们若要迎上虬髯客,愿该东行直下连云才是,然而李靖把沿海的形势与图作了一番研究后,竟然舍东而南行,转向浙越去了。

    薛飞霞与董轻云心中狐疑,却不敢询问,张出尘在当着人面是从不插口问他任何事情的,都是在私室中时,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作某些建议。

    这次自不例外,可是她才开口,未及说出本意,李靖已经笑道:“娘子,我知道你一定对我转行浙越感到不解,要找大哥,该上连云去才对,是不是?”

    “是啊,据我所知,连越公府所得大哥的消息,也都是从连云那儿得来的!而且大哥所隶的战船也向连云靠集,这种种迹象都是大哥要登陆连云的徵象呀。”

    李靖笑道:“出尘,你们所判断的是常理,而大哥有神龙剑客之称,他是个不按常理行动的人,若是他的行踪被人料定了,这神龙二字就无神之有了。”

    张出尘道:“你说大哥是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法掩护他的行动,故意作成要在连云登岸之状,却在别处上岸?”

    李靖道:“大哥是个人,并不是一条真正的神龙,他的行踪无定,也不过这些手法的变化运用而已。”

    “假如他是用这种手法,就难以判断了,沿海的口岸这么多,谁会知道他从那一个地方上岸呢?”

    “这当然还是有些根据的,他得知了鼎湖易主的消息,是赶回来看看情况的,因此一定也要带着他新募集的这批人,他不会离得太远的。”

    “这一说你选的地方又太远了,连云附近可以登岸的地方很多,春申江口内接扬子,大船可以直驶而入,不是此这儿更方便吗?”

    李靖笑道:“娘子,你很了不起,对地舆情势已有深入的了解,足见高明,大哥当然会采取这条路线,不过只是他的手下而已,找不到他本人的。”

    “他的手下不是齐集连云吗?飞霞已经从神龙门的飞鸽传信中证实了,怎么又曾从春申溯江而上呢?”

    “连云那边只是一个幌子,他有几千人要带上来,若是集中一地,那不太明显了吗 ?我想连云那边,最多只有几个人而已,而且远是游戈在海上不靠岸的。”

    “是的,他们只以飞鸽与船上连络,飞霞问大哥的行踪,却没有得到结果,只好把我们出迎的讯息传了出去。”

    李靖一笑道:“我知道,飞霞向我请示过了。”

    “可是大哥为什么又要这么做呢?杨素已经透过乐昌姐给神龙门消息了,邀大哥到长安一晤,给了他一个保证,绝对不会留难他的部众弟兄。”

    “杨素想得太天真了,大哥不会去的。”

    张出尘笑道:“这你可错了,我相信大哥一定会去一趟的,他倒不一定会接受杨素的邀请,但是绝不会拒绝跟乐昌姐会晤的机会。”

    “哦!大哥对乐昌公主很感兴趣?”

    “是的,他以前就对乐昌姐很为心折,跟我见面后又问了很多乐昌姐的事。对她更是推崇备至,郎君,我看你还不如杨素了解大哥呢。他透过乐昌姐对大哥邀请,是知道大哥一定会赴约的。”

    李靖轻轻一叹道:“他们若能撮合,倒是绝佳的一对,只是乐昌公主那边恐怕不容易点头。”

    张出尘也苦笑了一下道:“是的,她对驸马徐公子的情义很深,不会易志,她最近私函托我寻访徐公子,实在是暗示大哥对她死心,也是杜绝我为大哥游说之意,”

    “你替大哥去游说过地吗?”

    “我只写了一封信,只是浅浅的试探,说大哥义薄云天,才华出众,相貌雍容有人上之概,然后只说大哥在我面前很推崇她,此外没说什么。”

    李靖叹道:“这件事我们是很难为力的,虽然我也很希望能见其成,但你可千万别鲁莽从事。”

    “我知道,我也不是三岁小孩子会不知轻重。乐昌姐既有暗示,我自然不会自讨没趣去碰钉子,不过乐昌姐代杨素作的保证是靠得住的,大哥就不必故作神秘了。”

    “你还是不够明白,大哥或将赴约,但一定不会领他这个人情,他也不会要杨素的保护,更不愿叫人摸清他的实力所在,你看看大哥以前神龙门的部属就明白了,再者,不担心官方干预,还得防备别人的插手,大哥这两年在海上又捞足了一大笔财富,湖海绿林道上的人,也会眼红,他必须谨慎从事。”

    后一点理由使张出尘信服了,她不得不承认李靖的看法比她深入透澈,但她仍有所疑问:“我们由这里一定能接到大哥吗?”

    “能。我研判了一下地理情势,换我是大哥,我也一定采取这条路线。”

    他说得斩金截铁,张出尘笑道:“郎君,你一直都是判事如神,这却太冒险了。”

    “不冒险,我说能碰上就一定能碰上。”

    若是薛飞霞她们,此刻一定不问了,但张出尘却不肯就此罢休,继续追问道:“郎君,除非是面对面碰上了,否则一个错失也会滑过了的。你怎么能如此有把握呢?”

    李靖笑了起来:“你真是死心眼儿。大哥知道我们来迎接他了,而且所走的路线也通知他了,他必然会自动地与我们会合的,即使我判断的路线错误,他也会找了来,所以我才说绝对可以碰得到面。”

    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事,张出尘不禁哑然失笑,暗骂自己太笨。她这时才了解自己跟李靖相此,的确差了一大截,以后任何事情,不必再去寃枉操心了,乖乖的守住本份,尽到协助的力量就行。

    这是一个很平凡的决定,但是对李靖而言,却有绝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他后期的英雄岁月中,有许多冒险的突击行动,都是靠着张出尘领着华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