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九宫山黑夜遭袭

    第七回 九宫山黑夜遭袭 (第2/3页)

方兄既有讨回失物之心,在下自当原壁奉还。”

    说完,立时从怀中取出两个玉瓶,交还方兆南。

    方兆南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看瓶中丹药不错,收入怀中,笑道:“言老前辈生性怪僻,对人未免冷漠,如果袁兄见着他时,还望忍耐一二。”

    袁九逵笑道:“方兄尽管放心,除非言老前辈迫的在下无路可走,但有一步退路,在下绝不出手。”

    方兆南道:“袁兄这等宏大气度,实非常人能及,无怪能领袖江南水旱两路英雄。”

    他乃极为聪明之人,已瞧出眼下情势凶险异常,如果据实相告,不但难获得对方信任,只怕还要招来杀身之祸,倒不如装的若无其事,骗他一骗再说。

    袁九逵道:“好说,好说,大江南北武林同道,有谁不知我袁九逵是南七省黑道中总瓢把子,方兄这般抬举我,叫兄弟如何敢当。”

    方兆南微微一笑,不再答话,当先向前奔去,他心中却在暗暗忖道,“知机子言陵甫早已气息而疯,眼下生死难料,如著他败在那红衣少女手中,自是难保者命,如若胜了那红衣少女,像他那疯癫之状,早已不知跑到那里去了,决然下去仍留在寒水潭浮阁之中。

    如今,我纵然能骗得他们一时,但立时就有揭穿之危,届时绝难逃人毒手,怎生想个法子,摆脱这般人才好。”

    心中打着主意,脚下却未停留,不觉间,已奔出数里路程,抬头瞧去,到了一处两山挟持的谷口,不觉心头一震,停下脚步。

    原来他只顾索思脱身之策,忽略了四外景物,只待看到谷口,才陡想起已快到寒水潭边,只要再转两个山弯,就可见浩瀚银波中两座浮阁了。

    言陵甫既已不在浮阁之中,自己必将招致杀身大祸,是以。他瞧到了谷口之后,立时停了下来。

    只听身后响起袁九逵陰森的冷笑道:“方兄怎么不往前走了?不知此地相距言老前辈的居住之处,尚有多远?”

    方兆南镇静了一下心神,答道:“再转过几个山弯就到了瞥眼谷口处一块大岩石上,写道:

    “擅入一步,寒潭埋骨。”八个红色大字。

    袁九逵似是也瞧到了那大岩山的红色大字,冷哼了一声,道:“好大的口气,这倒要试上一试。”

    方兆南灵机一动,说道:“言老前辈就住在这谷中一片水潭浮阁之上。数日前兄弟来此相访之时,这块岩石之上,并无字迹,眼下这八个大字,不知是何人所留的,看来又不像言老前辈的笔迹。”

    袁九逵听他说笔迹不似出自知机子言陵甫之手,心中微有所感。

    只见他低头沉思了一阵,说道:“方兄再请仔细的瞧上一瞧,看这字迹是否是言陵甫的手笔。”

    方兆南淡然一笑,道:“在下和言老前辈忘年论交,对于他的手笔字迹,认定甚准,一望即知,也许他出外采集什么药物去了,请人代为守候居住之处,这八个字是他请的守候人所写的也说不定。”

    袁九逵点头答道:“方兄之言,颇有道理,……”他微一沉忖之后,又道:“言陵甫那居住之外,除了他外,不知还有何人?”

    方兆南道:“除了一个守候丹炉的童子外,别无他人,”

    袁九逵低沉的冷笑一阵,高声的说道:“毛通,让他们暂时守在谷口,你和耿三元跟我进去瞧瞧。”

    那矮小之人应了一声,和那白发白髯的枯瘦老者,联袂跃奔过来,余下五个随来之人,亦都是江南绿林道中的高手。

    他们不待袁九逵吩咐,立时散开埋伏在谷日之处,眨眼间,隐去了身子。

    方兆南看得暗自叹道:“此人作事,精细无比,进则可攻,退则可守,果然是一方霸主之才。”

    毛通目光一扫大岩石的八个大字,沉声说道:“如果这几个字不是知机子言陵甫的手笔,只怕已让人捷足先登了一步。”

    袁九逵微微颔首,道:“事情确有可疑之处,但我算计时日。天风老道决然赶不到咱们前面,除了那牛鼻子外,我想不出眼下江南武林之中,还有什么人敢和咱们作对。”

    方兆南道,“江湖之中,尽多奇人,袁兄所说,未免太过武断了吧?”

    他深知此刻和他故意辩上几句,愈能使他相信自己之言不虚。

    袁九逵冷冷一笑,道:“方兄高见不错。”

    说完一纵身。跃人各国。

    方兆南看他飞行身法。不但迅速无比。而且不带一点声息。可见他的轻功已达炉火纯青的上乘境界。

    耿三元、毛通,一瞧总瓢把子当先涉险人谷,立时双双一跃,紧随身后迫去。

    方兆南略一犹豫。也紧随而入。

    但见袁九逵身如离弦流矢一般,待方兆南等跃入谷中时,他已奔到了另一个山弯的转角所在。

    毛通、耿三元疾赶直追,衣袂随带起飘凤之声。

    方兆南左右一看,见两侧山势如削.除了向前或退后之外。再好的轻功,也难攀登两侧山壁逃走。

    忽听山弯那面传出来了袁九逵一声大喝,似是遇上什么强敌突袭一般。不禁好奇心动,急向前面奔去。

    转过一个山弯,只见袁九逵呆呆的站在路中,毛通。耿三元并肩站在他的身后。

    方兆南仔细瞧去,只见袁九逞右手中抓住一根尺许长短的竹枝,沉思不语,不禁心中感到奇怪,加紧脚步,走近袁九逵一看。

    只见他左手之中还拿着一纸白笺,上面画着十具尸体,旁边也写着八个小红字,道:

    “敬候光临,恕不备棺。”

    他本是聪明之人,略一思索,立时明白对方借用一段竹枝。把白笺传送到袁九逵的手中。

    袁九逞呆呆的出了一阵子神,回头对毛通和耿三元道:“咱们的行踪,早已经落在对方的眼中了……”

    他陡然扬了一下两条浓眉,目光转投到方兆南脸上,冷冷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方兄如再不据实相告在下,可不要怪我袁某人不够朋友了!”·剂匕南摇摇头。道:“这个我也糊涂了!……”他探头又瞧了那白笺一眼,道,“这字迹亦非言老前辈的手笔。”

    袁九逵目光中凶焰暴射,陰森森的一笑,道:“方兄既然熟悉此地道路,就请前面带路如何?”

    方兆南心中虽知前面凶险重重,但如不答应,也难逃袁九逞的毒手。

    当下一挺胸,道:“袁兄既然怀疑于我,在下有口难辩,言老前辈的丹道医木,举世闻名,虽然生性怪僻,但绝不致这般辣手惩人,也许在我离开他寒水潭浮阁之后,他遇了什么大变。”

    话至此处,突然想到言陵甫失图成疯的凄凉经过,不禁黯然神伤,长叹一声,住口不言,大踏步向前走去。

    袁九逵看他情感激荡,似非谎言,怀疑之心顿消,一面举步紧随方兆南的身后而行。他一面暗自想道:“天风道长和我能知道‘血池图’出现之秘,别人何尝会不知道,此人之言不错,也许知机子言陵甫已遭了别人毒手。”

    忖思之间,又转过了一个山弯。

    触目只见一片银波,盈耳淙淙水声。

    方兆南遥指着水波中两座浮阁,说道:“那一大一小两座浮阁。就是言老前辈的居住炼丹之处。”

    袁九逵抬头打量那一片水潭,大约有两百丈方圆大小,三面都是壁立如削的山峰,万泉交错,由峭立的岩壁间倒垂而下。

    幽谷至此,陡然缩成一条丈余宽窄的狭道,中间突起一条三尺左右的石道,潭中多余积水,由突起石道两侧,缓缓排出,向外流去。

    夜色沉沉,星光闪烁。

    除了那岩壁间悬瀑人潭激起的水产之外,四周一片死寂。

    袁九逵老谋深算,转对耿三元道:“耿兄请守住狭道人口,免得咱们归路为人截断,毛贤弟请随小兄到那浮阁之上瞧瞧。”

    一语甫落,突然蓝光闪动。那较大浮阁之中,骤然间亮起一片蓝光。遥闻一个娇脆有如银铃一般的声音,说道:“几位才来么?我已候驾多时了。”

    声音虽然婉转动听,有如黄鸳呜唱,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听来却使人毛发惊然,饶是他袁九逵久走江湖,见识广博。也不禁由心底泛上来一股寒意。

    呆了半晌。心神才逐渐静了下来,正待答话,忽见那浮阁门帘启动,一盏鬼灯般的蓝焰,缓缓由门中出现。

    紧接着,一个瘦高有如竹竿一般的怪人,随着那蓝焰出了浮阁,缓缓向几人停身之处而来。

    定睛瞧去只见他全身僵挺的站在水中,脚不抬步,膝不弯曲,手托蓝焰,身子如浮在水上一般,来势异常缓慢。

    袁九逵只看得心头大生震骇,暗暗忖道:“这叫什么功夫?难道今天晚上真的碰上了鬼怪不成?”

    但见那手托蓝焰的怪人,愈来意近,转眼间已到几人停身潭边一丈左右之处。

    蓝色的火焰,照着他一付奇丑无比的长像,长颈阔口,双眼奇大,脸色又叫那蓝色火焰照的变成了一片铁青之色,真叫人无法分辨他是人是鬼。

    袁九逵、毛通两人。都是杀人无数的绿林巨盗,但面对这样一个丑怪的人。也不禁有点紧张起来占

    方兆南瞧了两眼之后,突然想起此人工是在朝阳坪上和袖手樵隐史谋遁动手相搏的怪汉,心中反较袁九逵、毛通沉得住气。

    袁九逢轻轻咳了一声,提提胆子,正待开口喝问。

    忽见那僵挺浮水而来的黑衣怪人,停在水中不动,不觉又是十,暗道:‘脚不移步的凌波而来,真是罕见之享,这停在水中不动,竟然不往下沉,简直是骇人听闻的怪事,纵然他是真人,武功亦是高不可恻,看来今宵,想全身退离此地,倒真是千难万难的事。”

    心念及此。不禁大感气馁。

    忽听那白发白髯的老古耿三元冷笑一声,道:“借助两块木板的浮力,故作惊人之举,算不得是什么荣耀之事,哼,哼!区区雕虫小技,难道还能吓唬住人不成?”

    那黑衣瘦长的怪人,听得被人揭守真象,立时哈哈一阵大笑,左袖一拂,呼的一声跃出水面,落在突起石道上,说道:“几位既然都是不怕死的,就请渡潭到浮阁之上瞧瞧吧!”

    此人声音沙哑,说话如击破锣,听来极是刺耳。

    袁九逵低头瞧去,果见他双足之上紧系着一块木板,不禁陰冷一笑,道:“请恕兄弟眼拙,不识大驾何人?”

    黑衣瘦长怪人冷笑一声;道:“凡是认得我之人,无一能生在人世,我看你还是别问的好。”

    袁九逵知他是借木板浮力渡水而来之后,胆气已复,当下微微一笑,道:“有这等事,那在下倒是非问一下不可。”

    黑衣怪人怒道:“到你该死之时,我再通报姓名不迟,眼下还是快些到浮阁之中瞧瞧,别误了你们该死的时机。”

    他把目光缓缓移注在方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