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菜方子卖高价

    第七十七章 菜方子卖高价 (第3/3页)

,一个一个的都吃了几口,末了,又端了碗汤全部喝了,又尝了两个面点,觉得还真是好,怪不得老板很是满意呢。

    擦了擦嘴,刘掌柜看大厨殷切的眼神,又瞅了瞅众人,一挥手,说道:“好好尝尝,学着点,这些可是我们以后的招牌菜了。”

    大厨和一众人等,拿了筷子就奔了过去,加上厨房里的厨工,十来个人,也就一人一两筷子的事,就都吃了个干净。

    小二又跑了进来,见掌柜的也在,就说:“掌柜的,包间那位姑娘说他们有个亲戚在咱这里做工,问能不能叫他到包间里见一见面,说会话。”

    刘掌柜的一挑眉,就问:“是谁啊?”

    小二在人群里一看,指了一个人,说道:“就是他,那个姑娘说她的亲戚是他,吴立河。”

    被点了名的吴立河愣住了,看大家都看着他,一副方才你们不认识的样子,原来是装着不认识啊。

    吴立河急忙问小二:“大牛,莫不是你听错了,我不认识那个小姑娘啊,怎么会是她的亲戚。”

    叫大牛的小二就说:“没搞错,那小姑娘和她们村的村长来的,说那个村长是你大哥,她叫村长伯伯的。”

    “大哥,他来了?”吴立河更是搞不清状况了,想想村子里的小姑娘,没见过这个呀,也没听说谁家的姑娘能做一手好菜的。

    “别想了,走,和我一起去见见就知道了,我说吴老弟啊,一会儿你可得和她说说,这菜方子……”。

    刘掌柜拉着吴立河一起走了,厨房里的人也一哄而散,没得吃了,连汤都不知道方才被哪个家伙全喝光了。

    直到进到包间见到大哥吴立山,吴立河这才相信,小二大牛说的是真的,真是大哥来了,和这个能做了这么多菜的小姑娘一起在包间等他。

    村长见了三弟吴立河,忙把伍立文父女三个介绍了一下,看刘掌柜似是有话跟如花说,就没再开口,吴立河也知道刘掌柜要干啥,虽是刘掌柜说了让他说些好话,可他和如花还真是第一次见面,也无从说起,就学着他大哥,坐着不说话。

    如花招呼吴立河和刘掌柜,“立河三伯,刘掌柜,方便的话,你们也坐着吃些,这一桌子菜,我们可吃不完。”

    志勤就和伍立文一一招呼了起来,吴立山一直看着刘掌柜的神色,他还在担心这顿饭钱的事,看到弟弟动了筷子,突然想到,对啊,大不了和三弟说说,先拿他的工钱抵押着,他们回去凑足了银子再来付给掌柜的,相信掌柜的也不会不同意吧。

    如花不知道吴立山已经在想办法为她偿还饭钱,她又吃了些,吃的八分饱时就没有再吃,喝了些汤,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对也看向了她的刘掌柜说:“刘掌柜有话要说?”

    刘掌柜一愣,不是该她问他要不要买这些菜方子的吗,怎么反过来了,还成了他有话要对她说了。

    如花看刘掌柜没说话,秀气的眉毛一挑,似笑非笑地对伍立文说:“爹,吃不完的一会儿都带走,请掌柜的算算,要多少银子,我们该回村了。”

    刘掌柜的忙起身,急急地说:“姑娘急什么,咱们的事都还没谈呢。”扫了一眼在座的几人,就又说:“要不这样,你们谁和这位姑娘要一起来谈的,就和刘某到隔壁去谈谈,其他几位就坐着再喝喝茶。”

    如花往伍立文和志勤看了一眼,就对志勤说:“大哥,你再陪村长伯伯和立河三伯吃点,我和爹去跟掌柜的说会话,说完了就回来了。”

    志勤点点头,伍立文就和如花跟着刘掌柜到了隔壁的一间包厢,这间包厢也比如花他们坐的那间大很多。

    请了伍立文和如花坐下,刘掌柜的也不再犹豫,开门见山的就说道:“姑娘今日做的这些菜式,我家老板想买下方子,请姑娘开个价。”

    如花笑了,对刘掌柜说道:“贵店的老板很有眼光,我一桌子四道凉菜八道热菜一道汤两种面点,十五样,取个整数,就一千五百两,做法方子全卖给你家老板。”

    刘掌柜的长吸了一口气,不确定地对如花说:“姑娘,是否刘某听错了,不是一百五十两?而是姑娘要价一千五百两?”

    如花收了笑,换上一副很严肃很认真的表情,对刘掌柜说:“刘掌柜耳未聋,听的确实不错,是一千五百两。”

    刘掌柜的就摇了头,说道:“姑娘这价钱太高,刘某做不了主,姑娘稍坐会儿,我去回禀我家老板,看他怎么说。”

    如花淡淡一笑,说道:“刘掌柜请便,顺便帮我问问,方才这些菜县令大人和那几位贵客吃的可满意,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还请转告小女,小女回去后定会再仔细研究改进的。”

    刘掌柜的脚步一顿,没想到这姑娘知道了自己把那份菜送到了县令那儿,要知道今天县令陪着来的,一瞧就是京里的大官,要不老板也不会如此重视了。

    刘掌柜打着哈哈,说了声:“好说,好说。”

    如花等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在伍立文放下笔的最后一刻,刘掌柜又回来了。

    “姑娘,这是一千五百两,十五样,全部买了。”

    如花收了银票在手中,数了一下,退回去三百两,说道:“劳烦掌柜的给我换成银锭子,五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的都要一些。这是写好的菜方子,这是两份协议,若掌柜的没有修改的地方,那我们就签个字生效。”

    “好,我先请老板去看看,姑娘稍等。”

    刘掌柜的拿了三百两银票和十五张方子以及那两份协议出去,这次,只一会儿的功夫,就转了回来。

    拿来的协议上已盖了私章,如花看了,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尚奇瑞’,便交给伍立文,伍立文拿起桌上的笔来,签了个字,一份交了给刘掌柜,一份给了如花。

    刘掌柜把三百两的银子给了如花,如花放在她带来的包袱里收好,和刘掌柜又寒暄了几句,说是有新菜品了,再来和刘掌柜做生意,刘掌柜正有此意,连忙答应了,送如花和伍立文回了包间。

    桌子上已没有多少剩菜,可吴立山和吴立河还是叫小二全都整到几个碗里,吴立河在县里租了个地方住着,如花就叫他带回去和家人一起吃,刘掌柜的见状,就吩咐厨房里又做了几个菜,拿食盒装了,叫如花带回去尝尝,如花也没推拒,就收了,说是改天再到县里时,就把食盒还回来。

    此时已快要申时,从福惠居酒楼出来,和吴立河道了别,如花和村长、伍立文上了驴车,志勤赶着驴车就在县城里转了几圈。

    先到铁匠那里取了打的几样东西,又四下里找了找,和布店、制衣店、成衣店签了协议,定了一百斤一袋六文钱的布头,有现有够数的就买了拉到车上,还卖了不少线绳和棉花。

    回村的路上,又到烧砖的地方去订了青砖,看到烧砖的土窑和满地的青白石块,如花突然想到了水泥,要是有水泥,就不必非得要盖个青砖大瓦房才算牢固,冬暖夏凉的。

    于是,如花找了几个烧窑的师傅问了问,打听到一个人,便又赶着驴车,到了这个马家屯村子里的尽头,找到了马羊儿,这个有如此独特名字的汉子。

    “你说的白石、粘土、铁粉、石膏这些我都知道,可那个什么萤石,我却不知道是啥样的。”

    如花想,这些都是制水泥的原材料,这个时候还把石灰石叫白石,现在就差个萤石了,想了一想,如花就形容了一下萤石的样子,“是块状的,颜然很多,有紫红、有蓝色、绿色和透明色的,看起来表面泛着萤光,就像是萤火虫那样的萤光。”

    马羊儿想了一想,起身走到一堆石头里,挑了半天,拿出来一块石头给如花看。

    如花一见,立时喜上眉梢,说道:“就是这种,这种就是萤石。马师傅,我说的那个,你烧的出来不?”

    马羊儿又问了些问题,才不确定地对如花说:“我只能试一试,成不成的,就说不准了。”

    如花有些失望,但想想也只能是试一试,就对马羊儿说:“那你就试一试,量不用多,先把生料制出来,再煅烧成熟料,然后磨成粉。我先给你一两银子,你若烧了出来,就叫人给大吴村伍家带个口信,我来看看,成了的话咱再看制多少的量,咱们再谈价钱成不?”

    马羊儿把银子给如花退了回去,说:“等我烧出来了,再说,这银子我不能收,都是些石头,我先试着。”

    从马家屯村里出来,又赶到了镇子上,把如花在镇子上做的铁器都取了,又去买了几件干木匠活的工具。

    回到大吴村后,伍立文把两个食盒送给村长,可吴立山怎么说都不收,说今天中午已经吃过这辈子吃的最好的一顿饭了,叫伍立文拿回去给崔氏他们去吃,说崔氏他们一年吃不上一次肉,还是叫他们尝尝肉的滋味去。

    村长的这一番话,又把伍立文说的心酸了好久,和志勤说了声,就让志勤先把驴车赶到崔氏家,他和如花提了食盒进去,志勤先拉了东西回家去放驴车了,顺便把柳氏他们都叫过来,一家子一起吃个晚饭。

    如梅过来时,和如花说了,豆腐和坛子、罐子都送了来,匠人们今天先挖的地窖,搭的牛棚。作坊里的人,她和柳氏分别先教了她们做绢花和几种中国结的编法,手套的做法楼氏和桔子正在学。

    如花也就把和大相寺谈成的事说了,叫如梅今晚回去后就和她先学着编袈裟结。还说了和县里的布店、制衣店、成衣店定了布头的事,菜方子也卖出去了,买了棉花和线绳,青砖也订好了,明天送过来。

    和崔氏、大伯他们吃完了饭,一家人出来,天已黑了,杏儿拿了个粗些的柴点了,东子和立森背着一些稻草,把他们送到家,三个人结伴回去了。

    如花叫志勤、志学把稻草拿到放豆腐的那间耳房里,叫柳氏和如梅都洗了手,三个人一起切豆腐块,都切成了大小差不多的一小块一小块的后。

    如花就叫她们,一层稻草,一层豆腐块的摆好,豆腐块上再铺一层稻草,再摆一层的豆腐块,如此反复,直到豆腐块全摆放在了稻草上,又用稻草把早上面的一层豆腐块盖住,这才停了手。

    ------题外话------

    谢谢188**3686和angjun送阳光的月票。

    有月票的亲们,别忘了给阳光送来哟。

    在此推荐阳光已完结文《霸奴娇》、《郡主问情》(全本订阅只要2。66元)、《勾请总裁的情人》(全本订阅只要1。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