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O章 装可怜谁不会

    第一二O章 装可怜谁不会 (第3/3页)

    吴四婶嗔怪地瞪了一眼丈夫,放开儿子的手,走到如花面前,“如花啊,你有啥活计就叫你吴四叔干,别听他的,他自从接了你的活计,这银子赚了不老少,要不然哪里会叫了这么多的帮手来。”

    如花挑着眉看向吴四,吴四别扭地一把抱了儿子小六,吱唔着说了句:“初六交货。”

    如花嘻嘻地笑了,“好,初六来取货,我走了啊,婶子,小六再见。”

    后天就是大舅母田氏的生辰,如梅和如花答应了柳杰和柳俊、柳湘,要到上岭村姥爷家去给大舅母过生日。

    这边如花和如梅已给大舅母准备好了生日礼物,和柳杰兄妹一起,置办了一套衣裳、鞋袜,志勤三兄弟则用私房钱说是买好菜、猪肉、鸡蛋什么的,到时候带了去,用来给大舅母做一桌子好吃的。

    正好三十那天志勤几个沐休,全家都可以一起去上岭村,所以,柳氏和伍立文也说了,叫他那天休息休息,温书久了,也得换换脑子。

    皇商徐家送来的两个绣娘都是顶尖的手艺人,今天是她们最后留在伍家的日子,明天就会跟着徐家的掌柜回京了。

    柳氏终于可以松口气,不必一天小心翼翼的要来应付这两个人,所以,柳氏高兴之余,吩咐了赵婶,叫她今晚多做些菜,还专门派了二河去镇子上的南柳客栈请了徐家的掌柜和随从,算是给四个人践行。

    如花赶回家,就是帮着赵婶准备一会儿的菜肴,有如花在一旁指点着,赵婶的菜的色香味会更出彩。

    次日,送走了徐家的一行四人,柳氏终于又可能一起和如梅去作坊了,这心情轻松又高兴,一整天脸上都带着笑,作坊里的人见了柳氏,都恭敬的行礼问候,大家都知道六品可是比七品县令的官阶都高的,她们现在对柳氏可不能像以前一样那么轻松自如的说话打趣了。

    “苹儿,你瞧,那个莫琳又过来了。”

    苹儿瞧了一眼莫琳,扭头看吴红,“红儿,她过来就过来呗,你咋这么生气?”

    吴红揪着一块做荷包的布头,说:“不就是长的好看些嘛,咱村里好多人都看上了,唉,我那个傻大哥也中意她,可她偏偏是个奴婢,白白让我大哥相中了,这事不成,又被别人笑话。”

    苹儿轻叹一声,说:“做奴婢也不是谁就愿意做的,我以前要不是为了家里,也不会去人家家里做丫环的。我瞧着她又漂亮又能干,应该是个好姑娘。既然看上她的人多,总会有人不介意她是不是奴婢的身份的。”

    吴红皱了下眉,说:“希望她快些嫁了,要不然我大哥这心还是收不回来。我爹说了,我二哥若是将来有机会科考,我们家是不能娶个当奴婢的媳妇的。苹儿,你可别多心,我不是说你以前当丫环的事,你是签的活契,就和雇工是一样的,你和这个莫琳不一样,她这一辈子都是奴婢,她成了亲生的孩子也是个小奴隶。”

    苹儿瞥了眼吴红,问:“红儿,你很不喜欢莫琳呀?是为了你大哥?”

    吴红被苹儿这么一问,脸突然红了,左右看了看,才拉了苹儿,在她耳边悄声地说:“我怕刘云山也看上她。”

    苹儿瞪大了眼睛,“不会吧,你和他订了亲了,明年你及笄了,就要成亲的。”

    吴红气恼地脸色一变,说:“是订了亲,可架不住我比她长得丑啊,刘云山在厨房成天到晚的和她一起干活,好几次我都瞧见他帮她搬菜、倒水,可殷情了。”

    苹儿想到自己,微黑的肤色,长的也不好看,是不是,他就是没瞧上自己的样貌,心下一片黯然。

    吴红瞥见苹儿黯然的样子,以为苹儿在替自己难过,拉着苹儿,说:“苹儿,别替我难过,我都想好了,正好乘着这机会,试试刘云山这小子对我是不是真心的,要不是,哼,我也不稀罕嫁给他。”

    苹儿抬头,“你们都订亲了,你不嫁他,你嫁谁去?红儿,你宽宽心,也许只是你自个儿在瞎想呢,这一处干活计的,总会有帮别人的时候,你不是也老帮我吗?我们都是工友,刘云山和莫琳也是工友,他帮她也情有可原。”

    吴红咬了下嘴唇,点点头,“希望是这样吧,要是他是个好的,我也希望能和他顺利成亲,毕竟我们两家订了亲的,要是不成亲也说不过去,若是要退亲,那也很是麻烦。嗯,真是的,如花少东家要是没把这个莫琳买回来该多好。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围着她转,也不会让我大哥伤心难过,就更不会叫我气恼的牙痒痒了。”

    苹儿垂眸,想着,要不是如花,他也不会和他爹来了这里,也不会叫爹娘都替自己相中了他。可是,她一点都不像红儿这么不喜莫琳的到来,反而,自己很庆幸如花把他带来了这里,见到他,认识他,和他说话,她觉得很好很好。

    莫琳从丽人坊的作坊出来,往食堂回的路上,不巧的,碰到了吴志白。

    两个人面对面的遇上,想要避开已是来不及,莫琳微顿了下步子,就依然走了过去。

    吴志白用架子车拉着一车的蜂窝煤,看莫琳看也不看他的就从车旁走了过去,吴志白的心里一阵难过。

    这是第一个叫他喜欢上的姑娘,可是,她为什么就不是个农家的姑娘,为什么他爹就是不同意他喜欢着她呢。

    吴志白想着,焦躁的把车子拉了两下。

    “志白,小心着些,车子上的煤可不经摔。”

    吴志白回头,看说他的是吴和邦,闷声闷气地跟吴和邦打了个招呼。

    “三爷爷。”

    “嗯,志白,咋拉了煤过来呀?”

    吴志白说:“三爷爷,就是给你家拉的,说立德叔要用。”

    吴和邦一想,是啊,如花叫柳铁匠打了几个炉子,这煤怕是就是用在那几个炉子里的。

    “哦,那这就走吧,到了院子,正好我帮你把煤卸了。”

    吴志白“嗯”了一声,拉着架子车往前,到了吴和邦家的院子,吴立德和吴立武都在,吴和邦就叫着两个儿子,和吴志白一起把蜂窝煤都搬到了院子的墙边上堆着,那儿有遮雨的屋檐,还有高于院了地面的台子,不怕被雨水打湿了蜂窝煤。

    吴志白卸好了蜂窝煤跟吴和邦、吴立德、吴立武打了个招呼,就回家去了,这架子车等他明天到煤厂时,可以顺道拉回去。

    进了家里的院子把架子车放好,看弟弟吴志青坐在桌子边上正在写着字,吴志白看了两眼,转身出了屋,从厨屋里打了盆水,洗了洗。

    “爹,你回来了?”

    吴立桥看到大儿子,瞧了下天色,就问:“咋这么早的就从厂子回来了?”

    吴志白说:“东家派的活,叫给三爷爷家送了一车煤,送到了后就不用再回去了,所以就回家的早了些。爹,你从田里头回来的?”

    吴立桥点头,“今天和刘秀才去了田里,刘秀才看了伍家去年种冬天种的小麦,那麦子都长出来一大截了。冬天也能种小麦,这真是第一次知道。原先还和刘秀才说,这不可能成的。没想到啊,这一日一日的,这麦子长的越来越好。我估摸着啊,怕是五月末就能收割了。”

    “是吗?爹,那今年咱也冬天种上几亩试试。”

    吴立桥说:“嗯,听村长说,去年伍家种的时候跟村长说了,叫他跟村子里的人说,想种的就和他们一起种上几亩,可村长害怕种不成浪费了大家的麦种,就没敢跟大家说。这今年有伍家的这个麦子当参照,村里人都说要种的。咱家也种,刘秀才今天也说,他家的地也全都种。”

    吴志白点了点头,准备回屋,吴立桥却叫住他,说:“你在厂子好好干,你娘娘家那边有个亲戚,说有个姑娘今年十五了,家里兄弟姐妹四个,她是老三,上面的哥哥姐姐都成了亲,她在家啥都干,是个懂事听话能干的姑娘。你娘去托了人打听,要是真的是个好的,咱就去提亲,有你在厂家里作工这一个条件,这亲事事准能成。”

    吴志白有片刻的征仲,看着父亲的嘴巴一张一合的,可他耳朵里却一点听不到父亲在说些什么。

    三十这一天,柳氏一家人带着姥爷、两个舅舅、两个表哥和柳湘表姐,回了上岭村。

    冯氏和田氏不知道他们今天回去,柳氏他们到家时,如花的姥姥和大舅母还在田里。

    柳氏叫了如梅、如梅和柳湘,到厨屋里一阵忙活,杀鸡宰鸭的,志勤几个则帮着摘菜洗菜。

    等准备的差不多了,柳杰才跑到地里去,把奶奶冯氏和娘亲田氏给叫回了家。

    冯氏和田氏一进屋子,看柳氏一家也来了,都愣了下,然后,田氏忙张罗着要去厨屋烧水。

    “大舅母,你就别忙了,瞧瞧,这桌子上放着杯子呢,水都烧好了,我们也都喝着呢。”志学拉着田氏,叫田氏坐下。

    柳杰和柳俊、柳湘,跪在了田氏的面前,惊的田氏一个激灵,以为出了啥事。

    “咋了?出啥事了?”

    柳安笑着在一旁拍拍田氏,拉着她又坐下。

    “娘,祝娘生辰喜乐,事事顺随,长命百岁。”

    柳杰三人,齐声祝福着田氏,恭恭敬敬地给田氏磕了三个头。

    柳安也在一旁说:“孩子他娘,给你庆生,希望你健康长寿,万事顺利。”

    冯氏一拍手,“哎哟,杰儿他娘,今天可不就是你的生辰嘛,瞧瞧,娘这记性,娘给你做长寿面去。”

    柳氏拉住了冯氏说道:“娘,我们都准备好了。”

    接着,小一辈的都给田氏祝了生辰快乐,并一一都送上了礼物,把个田氏感动的眼里全是泪花啊。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饭,田氏的长寿面是三个孩子亲自做好了端上来的。

    四月初一。

    镇子上的两间铺子和县里用来开点心铺子的那间铺子都装修完工,这两天都在通风透气晾着。

    到了四月初六的话,就能把家具、桌椅、货架全部放进去,初七把货品再摆上,初八就可以开业了。

    如花在镇子上的丽人坊正和张掌柜对着三月份的账目,二河突然冲了进来。

    “二小姐,不好了,老爷和夫人被官府的人带走了。”

    如花一惊,放下账本,沉了脸,说:“怎么回事?”

    二河顾不上擦汗,着急地回道:“死人了,说是铺子里卖的豆腐乳吃死了人。”

    “啊?吃死了人?”张掌柜惊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