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生老习俗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生老习俗 (第3/3页)

避讳国名、官名、山川名、隐疾名、牲畜名和器币名。

    “君子已孤不更名”(《礼记曲礼》)

    2、幼名冠字

    《礼记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3、号

    赐号

    称号

    自号

    4、妇女姓氏

    先秦:妇人有姓、名、字(字仅限于伯、仲、叔、季)

    在古代,兄弟姐妹并不混合排序,男女各自排序。

    古代对女性的称呼,一般是先字后姓。

    第四节敬老养老

    一、暮年巡礼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耋耄”或“台背”)、“期颐”。

    二、生日与祝寿

    先秦两汉盛行随时随地向人献酒、献金祝寿的礼俗。当时祝寿、献酒、献金上寿并不一定非要在生日那天,只是单纯地上寿而已。

    唐玄宗把献酒上寿的礼俗与生日合并起来。

    明清时期,皇帝、皇太后的生日统称为“圣寿节”、“万寿节”,皇后、皇太子的生日称为“千秋节”。

    民间祝寿:寿堂、寿联、寿图、寿宴。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比东海水长流”。

    汤饼和寿桃

    三、敬老养老

    1、敬老

    《礼记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自;十年以长,则兄事之”

    《礼记乡饮酒礼》“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待,以听政役”

    《礼记王制》“凡养老,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

    2、贵老

    《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有志不在年高”,“后生可畏”

    3、敬老文化评说

    (1)敬老尊长、安度晚年

    (第五节养生之道

    一、养生

    《论语》“仁者寿”

    《礼记大学》“心广体胖”

    《论语季氏》孔子人生的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

    《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

    二、养性与座右铭“忍”

    孔子“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委曲求全”、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分,低俗作品请删除”

    “宰相肚里能撑船”

    正确看“忍”

    2)保守价值趋向、缺乏进取创新

    第六节人生观念

    一、天地性,人为贵

    人生观念:人生是可贵的、庄严的、自豪的,表现了对人生高度重视和认真负责的精神。

    二、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沟通

    1、“重生恶死”的生命价值

    “人命关天”、“好死不如赖活着”

    2、对社会价值的重视

    “杀身以成仁”(《孟子卫灵公》)

    “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书司马迁传》

    三、人生的乐与福

    1、乐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家语》孔子的“三乐”:“吾乐甚多。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男尊女卑,吾得为男,是二乐;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已行年九十,是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福:

    “口福”、“眼福”、“艳福”

    祝福、福相、福气、福星高照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生在福中不知福”

    “福、禄、寿、禧”

    “富、贵、寿、康”

    四、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卦》)

    1、富有韧性、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对成功的坚定信念

    “愚公移山”、“铁杵成针”、“功到自然成”、“工夫不负有心人”、“若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活到老,学到老”

    2、在命运维艰的处境中不会悲观失望,而是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3、中国人对人生进取的执着,还表现在人生价值选择的方方面面,大到超越生命,小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