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民主放权进士下乡

    第九十五回 民主放权进士下乡 (第3/3页)

    “不,这里种不了栗子,我前两天走访四百户人家时,发现有一家种椑杮(beibei),可这个人家不懂它的用处,我家是搞染料的,知道椑杮是用来做漆的,这可是难得好东西,比金子还贵的东东,这家人遇到我他要发啦。”金簸自豪的说。

    “这家人有没有小女孩,漂不漂亮?”刘布神秘的问。

    “有,还不大,十三岁,长得一般。”金簸说。

    “女孩十八变喔,说不准长大就变漂亮的了。”刘布调笑说道。

    “好像不是我的菜,没文化。”金簸回道。

    “你是进士,你不会手把手教她?”刘布笑道。

    “好,不说这个了,说你的计划。”金簸打岔说。

    “我打算当屠夫哦,你们想不到吧!”刘布哈哈地笑,笑着谈论。

    “屠夫?”犇凡吃惊的问?

    “是,我研究六畜,经验总结叫《六扰》。”刘布开心的说。

    “你怎么研究这个?”金簸问。

    “我喜欢养狗,所以就一同研究六畜了。”刘布说。

    “噢,对,男人养狗,女人养猪,要不这家字里面怎么是豕呢,豕就是猪,女人养猪,没有豕就表明没有女人,没有女人就没有家,要不怎么有人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金巢凤巢,不如自己的鸟巢,原来这狗窝指男人的窝啊。我们男人就是狗吗?”金簸咬文嚼字的说。

    “你是公狗,我不是狗,你是狗窝,不爱干净。”犇凡笑道。

    “噢,原来形容女人笨,说她们笨的象猪,原来是有道理有出处的啊。女人养猪,就像猪一样笨。”刘布也在回味无穷的说着。

    “仁兄养狗时间长了,会不会像公狗一样骚,一样时间长。”犇凡开玩笑的说。

    “不管骚不骚,到时请你们到我那里吃狗肉,狗肉可表示高贵噢,来贵客才有狗肉吃,一般客人来就吃猪肉,我把你们当贵客啊。”刘布笑道。

    “不过,金兄,有件事我得请你帮忙?”犇凡对金簸说。

    “有事请讲,自家兄弟,能办到的绝不说二。”金簸豪爽的说。

    “这记录东西,不是要刻字吗,我那破刀,实在不像话,字刻得象虫,哪象你金兄的一把好刻刀,这字刻得都赶上陈国公陈满了,甲骨刻文实在是要把好刀,我不知道这刻刀在那里卖得,能帮我搞一把吗?”犇凡对金簸说。

    “我身上就有一把,送给你。”金簸随手把一把刻刀递给了犇凡。

    犇凡接过青铜刻刀,爱不释手说:“还是给你钱吧,多少钱?”

    “你要给钱就贵了,你是未来的大司农,少说也要一万石粮食。”金簸开了底价。

    “好,等我当上大司农,就送你一万石粮食,先敬你一杯。”说着举起酒杯干了,“先干为敬。”

    金簸也干了。

    “金兄的字是怎么刻出来的?传授经验,让我这字以后也改变一下风格。”刘布说。

    “你那蝌蚪文多难得啊,不要改。”金簸一本正经的说。

    “仁兄笑话我刻字难看,为你这句话,你要自饮一杯。”刘布也一本正经的说。

    “好,自饮一杯,这刻字有两种,绝妙是刻骨走直线,铭字走圆形,以后就这么刻,保管好看简单。”金簸介绍说。

    “那不是没有艺术感?”刘布说。

    “你想做刻字家啊?你再厉害能比得上刻字厂的刻字工厉害吗!那是微雕小刻,可厉害了,刀走龙蛇,顿挫有姿。你还当官吧,我还要吃你的狗肉呢,未来的畜正大人。”金簸开玩笑的说。

    “未来的百工之长,大司工金大人,犇司农,来,我们三人一起为未来的前途干杯。”刘布提议到。

    三人一饮而尽。

    “一人不饮酒,两人不赌钱,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刘布莫名的问。

    “一人不饮酒,这是古老的习俗,就好像当年周公对卫国殷人实行戒酒令一样,一个人自己在家喝酒,谁会去管你,可大家还是冒着被周公杀头的危险,就是要群饮,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群饮根深蒂固,改不了的习俗。”犇凡解释道。

    “为何就改不了?”刘布再问。

    “这是远古时代原始公社留下来的习俗,那时的公社,真的是公社,共食,吃大锅饭,一家人吃小灶,会感到耻辱。一人喝酒,就是表明太自私自利,所以一人不喝酒。”犇凡继续解释说。

    “一人为单,两人为双,三人为众,众即群,我们现在也是群饮,为群饮干杯,为人民公社干杯。”金簸提议说。

    “干。”三人齐干。

    “来,为以后我们三人通力合作,干杯。”犇凡提议再饮一杯。

    “干。”三人碰杯而干。

    喝酒谈酒,酒兴而归,各自回到官府。

    三百进士,有一半被分配到遂去工作,他们倒轻松,得到当地遂民的欢迎,遂民因为地位底下,现在难得来个有文化的进士大学毕业生到这里来,那是荣耀,是社会地位的上升,遂人个个见到进士们,客气,热情,这个那个的,自觉的为他们fu u,进士们倍感爽心,酂师和县臣,都是这批进士,都是县正的手下,他们在这里也就和遂民很快融合,打成一片。

    遂人,来自战俘和奴隶群体,社会低下。社会低下不代表智商低。战俘,也是另一个地方的国民,也是有入伍为兵的资格的人,不外呼还有原部队的领导将军,他们虽然被俘,但也是为原来的国度上战场的人,是有血性的汉子,高人如云,现在黯然为遂民,为了生存,为了一家子人的生计,安心为遂民。

    高人多了,能人多了,这对这批进士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进步最快的要数酂师彭坛,彭坛所在的酂地区,家家户户都酿酒,有的人家还酿名酒,这把彭坛乐的,因为彭坛的父亲原来也是酿酒师,还是有名的酿酒师,虽然自己家没有酿酒,但自幼在家父的熏陶下,对酿酒工艺尤为感兴趣,命运就这么巧合,让他到酒地来。

    可奇怪的是彭坛自己却不好酒,只是喜欢酒。彭坛决定写一部酒经,作为这次王上布置的课外作业。彭坛深入酒家,调研,记录,采风,虚心听取每个酿酒师的传授经验和注意事项,晚上回去赶刻总结,并打算亲自酿一坛酒献给王上,以示正听。

    几个月过后,这酿酒的传统工艺流程,已经全部写好,彭坛开心的宣布,《酒经》已经刻好,就近邀请五位同窗好友前来相贺。

    这可是天下第一部完整的记录酿酒工艺流程的全过程的具体描述和注意事项,以及关键点,谁得到它,就是可以按照《酒经》的描述,进行酿酒。《酒经》的问世,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正当喝得兴高采烈之时,同学付出说他的一个同学戴楼刻了一部《酿酒新工艺》,这对彭坛来说,这是当头一棒,彭坛正准备以此《酒经》获取王上的表彰,在朝廷谋个酒正当当,可这位同学却刻了部《酿酒新工艺》,彭坛的心,一下子凉到脚底,强装笑脸,喝完酒,大家散去。

    这一年又要过去了,进士们在基层工作的成绩显著,乡大夫决定让党正,州臣参加州长的竞选,遂大夫决定让酂师和县臣参加县正竞选。

    这帮士子的竞选的结果怎样,他们的仕途又怎样?请继续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