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著作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章 著作 (第1/3页)

    宋应星一生才大学博,自幼博览群书,因而有广泛知识。其族侄宋士元(1649—1716)于康熙初年执笔的《长庚公传》中,称应星上自十三经传、二十二史,下至诸子百家,莫不淹贯,既能深入钻研,又不受其局限①。加以应星有过目不忘之惊人记忆,平素所读尽在脑中,随用随出。就中他对科学技术和哲学尤有浓厚兴趣。多次北上会试途中及平时外出旅行,足踏大半中国,沿途都留心南北各地工业和农业生产技术。除作笔记外,还能将所见各地实际操作中的各种生产情景以素描形式绘入纸上。又由于他具有科学精神,随带算盘、卷尺及罗盘针等,所到之处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数量关系及设备尺寸均能及时记录,对水路中的行船方位、航向偏离均能了如指掌。这使他除书本知识外,又掌握许多极其珍贵的来自实践的生产技术知识。有史册记载以来,封建社会里还很少有象他那样纵横奔走于工农业广阔的生产领域,从事如此大规模的现场技术考察,这就注定他会完成前无古人的大业。

    象长兄应昇一样,应星也自幼喜欢赋诗,而且“数岁能韵语”,他也确实写了不少诗,有其传世诗集为证。但他不想象应昇那样单纯成为一位诗人。

    在诗文方面他可能没有应昇那样专深,然而要论科学技术,则应星应当是位专家。宋应星留给我们的数目有限的著作(他的不少著作及手稿都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散佚)表明,他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语言文字学、经济学和哲学等等,都有研究,还爱好音乐、书法、围棋,骑马、游泳,是个多面手。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技术方面勤于著述,每有所得,必命笔成篇,而且成书速度极快,一日可成万言。他的著作有鲜明的特点,多是基于社会调查和自己的亲自见闻而写成,拒绝作烦琐的文献铺陈,多用作者自己的语言。他的著作另外一个特点是面向实际,有明确的目的性,不以儒家经典之是非为是非,多以阐述己见为主,很少“诗云、子曰”之类,如果有“子曰”,则是“宋子曰”。第三个特点是,在继承先贤优秀思想的同时,“又能排宕渊邃以出之”,学古而不泥古,善于集百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故多有新的建树。他的著作的第四个特点是,能放眼世界,而不将视野局限于中土。《天工开物》虽主要论述中国技术,但亦提及西洋与东洋各国,进行比较。比《齐民要术》等视野要广,这是明人著作的特点,虽然宋应星对外国事务的了解不及徐光启强。以《天工开物》及《谈天》而言,还有个特色是图文并茂。

    宋应星的著作是明末和明清之际社会的产物,这是一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的极其动荡的社会。用他的话说,就是兵火延燎中原、破残遍天下的乱世。也正因为如此,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有识之上,皆有乱极思治之念。

    面对明末社会现实,宋应星内心中一个潜在愿望是希望通过他在自然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来唤起读者的共鸣,以期获得更多同道来共同改变当时社会每况愈下的局面。如果作不到这一点,他也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志趣,将著述留给后世去研究、评说,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明末社会各种弊政业已积重难返,社会危机难以摆脱;鄙视技术与劳动群众、迷信鬼神的社会陋习难以消除;轻实践而空谈“性理”的学风不易端正。宋应星个人力量毕竟有限,无法呼风唤雨、扭转乾坤。但他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①宋士元:长庚公传,载《新吴雅宋氏宗谱》,卷22,第71 页(奉新敦睦还是尽一切努力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并传授有用的科技知识。应当说,当士大夫仍埋首于四书五经、宋明理学和八股制艺的时候,应星以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姿态,积极写出“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天工开物》;当一些文武官吏依附于阉党和权奸胡作非为而祸国殃民的时候,他能用《野议》等书予以揭露和批判;当一些朝廷元老、省府州县当道者降清变节的时候,他草成《春秋戎狄解》,伸张民族大义,制造抗清舆论。他在这样做时是需要有足够的魄力和勇气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他这类言论常常要受到非难。

    根据我们作的调查,宋应星的著作可分为以下几种:(1)自然科学与技术:《天工开物》、《观象》、《乐律》;(2)诗作:《思怜诗》;(3)政论集:《野议》;(4)历史学:《春秋戎狄解》;(5)文学创作:《美利笺》;(6)杂文集:《杂色文》、《原耗》。《卮言十种》可能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总共10 余种。这些著作大部分是在崇祯四至十一年(1634—1638)间他在江西袁州府分宜县担任教谕时写成并刊行于世的,少部分是在以后写的。这些著作在明末崇祯年间至少已在师友中间流传,有的已传布到社会上,例如《天工开物》。由于清初统治者刚在中原站稳脚跟,主要精力集中于南方未及地区并对付各地的抗清武装,还来不及实施全面的文化控制,所以宋应星的一些著作在顺治至康熙初年还得以流传于世间。象《天工开物》这样的科学书,甚至在康熙以后至乾隆年间还在社会流通,被人们引用。1780 年前后,在乾隆皇帝下令焚毁一切具有反清思想的著作以后,宋应星的作品便逐步散佚,或愈来愈少,主要原因是其中有鲜明的反清思想,不为清统治者所容。雍正时期到乾隆中后期,更强化了思想统治,文字狱盛行。宋应星的著作受到压制而不得广传,使我们至今无法窥其全豹,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在上述宋应星著述中,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大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和《谈天》五种,后两种可能是《卮言十种》的残留部分。

    这就是说,宋应星的大约三分之二的著作因明清改朝换代的政治原因而散佚。在这一章里,重点介绍宋应星的传世著作,对其余佚著内容亦就所知尽力叙说。从学术史角度看,不管如何我们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自从宋应星在清康熙初年逝世后直到本世纪20 年代,在这段时间里虽然他的著作屡被转引,而且在国际上发生反响,但他的名字及其学术地位还较少为国人所重视并提到应有的高度。《明史》中竟无其传,也多少反映这个事实。在那段时间里,在科学领域内人们谈论得更多的是明代的李时珍、徐光启,还没有把本应与李、徐并列的宋氏摆在显要地位。因而可以说应星被委屈了一段时间,主要原因是他的所有著作都有反清思想,故传世不多,难以被专家学者所获见。就应星本人而言,不过是举人出身,又没有任高官,在封建社会里知名度不大。民国以前的清代,科学并未被重视,仍奉行科举制,读书人取得功名,无须参考《天工开物》,因而其读者面是有限的。总之,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宋氏著作没有引起广泛注意。

    直到清末至民国初年,宋应星的著作,首先是他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才被中国学者所关注,但他们是通过东邻日本国才看到原著。已故地质学家丁文江(字在君,1888—1936)先生回顾他这一代学者接触《天工开物》的最初经过时写道:“民国三年(1914),余奉使赴滇,读《云南通志。矿政》篇,其所引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言冶铜法颇详晰,因思读其全书。

    次年(1915)回京(北京),遍索之厂肆无所得。询之藏书者,均谢不知。

    惟余友章君鸿钊(字演存,1878—1951)云,曾于日本东京帝国图书馆中一见之。乃辗转托人就抄,年余未得报,已稍稍忘之矣。十一年(1922)迁居天津,偶于罗叔韫(名振玉,1866—1940)先生座中言及其事。先生曰:‘是书也,余求之三十年不能得。后乃偶遇之日本古钱肆主人青森君斋中,遂以古钱若干枚易之归。君既好此,当以相假。’于是始得慰十年向往之心焉。书为日本营生堂以木[村] 氏兼葭堂所藏,江田益英校订者。锓本有明和辛卯(1771)年大江都[贺]庭钟序,是年为乾隆三十六年。盖据崇祯十年(1637)本翻刻,而中国今无此书,殆未尝再版也。乃另抄副本,加以句读。?十五年(1926),友人章君鸿钊始从日本得其书,亦菅生堂所刻,因以校订罗藏之残缺。未几,罗先生亟索原书去,云武进陶君涉园(名湘,字兰泉,1870—l940)将付印于天津。今春(1928)过津,谒朱公桂辛(名启铃,1871—1964),则新书已刻案上?"①从以上所述,我们得知,早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二十七岁的文史学者罗振玉读书时发现转引《天工开物》,欲求此原著而不可得。1914 年丁文江也开始访求此书,亦一时未见。但清末留学日本的地质学家章鸿铡则先此于东京帝国图书馆(今国立国会图书馆前身)看到1771 年日本版《天工开物》,1926 年又从日本购得此书带回。同时罗振玉也以古钱从在津日商青森氏那里换得一本,文江再借抄成副本。因此二十年代时,至少罗振玉、章鸿钊和丁文江三位学者已各有一本。这部书也引起热心于出版古籍的朱启铃、陶湘和张元济(字菊生,1867—1959)等先生的兴趣,都想再版。终于陶湘在刊行《喜咏轩丛书》时首先将《天工开物》收入其中,这是1927年的事。顺便指出,当罗振玉、丁文江在国内访求《天工开物》而不可得见时,另一位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的山东日照人许衍灼,也于辛亥年(1911)在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中看到《天工开物》,并作了笔记,1917年他出版《中国工艺沿革史略》时引用了该书。因而在二十年代以前,至少章鸿钊、许衍灼二位学者已先在日本同一图书馆中得以获读宋应星的原著。

    我们还想补充说,任何人只要在东京和京都旧书店中留意,便不难买到古本《天工开物》。我甚至在八十年代还能在上述两地旧书店中看到,不过索价较高而已。与章鸿钊差不多同时在日本留学的黎世蘅(字子鹤,1896—1964?),更在京都买回一部杨素卿刊本《天工开物》。而北京琉璃厂经营古书的孙殿起(1894—1958),甚至经手过此书。与章鸿钊同辈的江西教育家蔡敬襄(字蔚挺,1877—1953),还在分宜得到《野议》、《思怜诗》、《论气》及《谈天》四种明刊本。这样一来,从清末至本世纪二十年代陶本问世前,学术界中至少已有章鸿钊、许衍灼、黎世蘅、罗振玉、丁文江、朱启铃、陶湘、张元济、梁启超和蔡敬襄等人接触到宋应星的原著。

    1927 年陶本问世前,有幸得见宋氏原著者毕竟屈指可数。

    陶本刊行时,请丁文江为《天工开物》写跋,对该书作全面介绍,又撰成《奉新宋长庚先生传》,均附于书未。从此以后,《天工开物》及其作者宋应星才成为国内学者研讨和注意的对象。

    在这方面,丁文江和陶湘二先生是有首功的。然而对宋应星①丁文江:重印天工开物卷跋,载陶湘刊本《天工开物》及世界书局本《天工开物》之书尾,第1 页(1936)

    著述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是从50 年代全面展开的。①在这以前,人们一度认为《天工开物》原版似乎已在国内失传,其实此书明刻本一直安然收藏于浙江鄞东(宁波)蔡氏(琴荪)的墨海楼,而少被问津而已。清末,蔡氏藏书尽归同郡李植本,其后人李庆城先生于1951 年夏将包括崇祯十年刊《天工开物》在内的藏书捐赠给国家,后转北京图书馆。①1952 年在北京举办中国印书本展览,第一次将此书公之于众。我们在书展目录中见有下列说明:“564.《天工开物》,明崇祯间(约1637)刻本,李庆城先生捐赠。”②我曾有机会在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数次亲见此刻本《天工开物》。此书分上中下三册,印以江西竹纸,书名作《天工开物卷》,但版口仍作《大工开物》。序文与正文均为印刷体,序尾有:“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於家食之问堂”(图26),这是1637 年七月(农历,以下同此)由宋应星友人涂绍煃(字伯聚,1582?—1645)在南昌府初次刊刻的。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以影印,从而使国内外更多的读者得以看到此著之原貌。此原本经多次调查,迄今在中国其他地方未有收藏者,故目前仍是海内孤本。1959 年影印本在传播此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因后来其余中外版本均以此本为底本,影印本也印以竹纸,分二册装订,一切均同原刊本,见此本如同见原刊本。《天工开物》早期刊本过去已知有两种,除前述涂绍煃刊崇祯十年本(亦称涂本)外,还有先前不知其确切刊刻年代的书林杨素卿的坊刻本,简称杨本。杨本在国内收藏情况,过去长期间不知其下落。1974年4 月,我在北京图书馆检验明清印本书用纸时,意外地见到此本。经了解,此本原由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于1965 年购入,同年12 月转北京图书馆。1966年以来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封存近十年,故读者鲜知有此本。此本后经装背、修复,作六册,书名为《天工开物》,序文为手书体,无年欸,序尾仅作“宋应星题”(图26B),印以竹纸。今北图既有涂本,更有杨本,珠联璧合。

    先前学者多将杨本定为明刊,黄彰健先生及笔者研究后,认为是明板清修本。

    ①涂本《大工开物)。上册有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咸、甘嗜6 章,中册有冶铸、舟车、锤锻、燔石、膏液、杀青7 章,下册有五金、佳兵、丹青、蘖、珠玉5 章,共二册18 章,更有123 幅插图,涉及农业工业各生产领域,堪称技术百科全书。全书以与农业有关的《乃粒》章开头,而以《珠①燕羽:宋应星——明代卓越的科学工作者,载《中国历史上的科技人物》,第108—111 页(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赖家度:天工开物及著者宋应星,《历史教学》,2 卷3 期(1951 年9 月),又载《中国科技发明及人物论集》。第338—349 页(北京:三联书店,1955);刘仙洲:介绍天工开物,《读书月报》,1956 年2 月及《新华半月刊》,84 期,第107—108 页(1956 年5 月);张资拱:关于天工开物,《历史研究》,1956 年11 月,第11 页:黄彰健:跋史语所入藏明刊清修本天工开物,《大陆杂志》,14 卷4 期,第8—9页(1957 年2 月);蔡国南:天工开物在中国技术史上之价值,《政论周刊》,177期,第22—24 页(台北;1958 年5 月27 日):温庭宽:天工开物简介《文物),1959 年3 月,第24 页;章熊:宋应星传,载《中国古代科学家》,第187 —197 页(科学出版社,1959)

    ①胡道静:天工开物及其作者宋应星,《辞书研究》,1982 年5 期,173 页②北京图书馆编:《中国印本书籍展览目录》,第80 页(文化部文化事业①黄彰健:前揭文;潘吉星:北京图书馆藏杨本天工开物,《文献》,1982,玉》章殿后,体现作者“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

    第一章《乃粒》主要叙述稻、麦及其他杂粮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及各种农具与水利机械。因作者认为“今天下育民者,稻居十八”,所以水稻部分占本章一半篇幅。下分稻种、稻宜(施肥及土壤改良)、稻工(田间管理)、稻灾及水利五段。水利节介绍各种提水、排溉水机械,如筒车、牛车、龙骨车、拔车等,动力有人力、兽力、水力及风力。麦主要为北方粮食作物,这一节包括麦种(种类与产地)、麦工(田间管理及农具)、麦灾三段。此外,还论及黍、稷、粱、粟、菽(豆类)等,都是传统谷物。但对当时从外国引种的玉蜀黍(玉米)、甘薯等则未提及。

    《乃服第二》章主要与衣着材料丝、麻、棉、毛有关。重点叙述养蚕及丝的纺织,占全章三分之二篇幅,以介绍浙江嘉兴、湖州地区的技术为主。

    这一部分有蚕种、蚕浴(蚕种预处理)、种忌(保存蚕种注意点)、种类、抱养及养忌(幼蚕饲养)、叶料与食忌(关于桑叶)、病症、老足(捕捉成熟的蚕)、结茧、取茧、物害、择茧等段,涉及养蚕全过程。接下是造绵、治丝(缫丝)、调丝(绞丝)、纬络(卷纬)、经具(牵经)、过糊(上浆)、边维(边经),属织丝前丝的预处理及纺丝,再往下则叙述织丝技术及织花、提花机构造。此外,本章还谈及棉纺、麻纺及毛纺。《彰施第三》主要论植物染料种植、提取及染色技术,着重于靛蓝、红花这两种蓝、红染料。在诸色质料节叙述用植物染料染成的色调达26 种,在染色方面介绍用金属媒染法以及套染法。《粹精第四》叙述谷物收获及加工技术,主要是水稻收割、脱粒、去糠秕、过筛、碾米工序及有关农具,其次是小麦收割、脱粒、去秕、入磨、过筛、制面粉的全套工序及农具。除此,谈及黍、稷、粟、粱、豆类的加工。

    《作咸第五》专讲食盐,包括海盐、池盐、井盐、土盐及崖盐,重点是海盐制法及煮盐设备,而以淮盐及长芦盐场的技术为代表,还描述了盐的性质及贮存。在谈到池盐产地及制法后,着重叙述了四川井盐制法及所用工具,包括用大然气煮盐及凿盐井技术。《甘嗜第六》讨论甘蔗种植、制糖及养蜂技术。在种蔗、制蔗糖(白糖、冰糖、兽糖)方面,以福建、广东技术为代表,谈甘蔗留种、育苗、移秧等栽培技术及压榨、熬糖、脱色、结晶、造型等工序,对有关设备作了详细介绍。还叙述了养蜂、酿蜜技术,包括家蜂及野蜂。此外还简单涉及始糖即麦芽糖与糖浆。以上6 章属农业及农副业,主要与饮食有关,都在上册。所涉及的地区为南方的长江、粤江、闽江流域和北方黄河流域及华北、东北、西北,包括大半中国。对每一生产部门都选择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为典型加以重点介绍,再旁及其余地区。如养蚕及丝织以杭嘉湖地区为代表,蔗糖重点介绍闽粤,井盐主要讲蜀盐,池盐讲山西,种稻以江西为代表,但毛纺则首推西北兰州。

    中册起进入工业领域。《陶埏第七》有论烧制瓦、砖、陶瓶、陶瓷及白瓷、青瓷、窑变等节。砖、瓦是建筑材料,本章对从和泥、制坯、烧窑到浇水转釉各工序都作了介绍。但更详细地叙述了陶瓷烧造,这是重点。包括陶瓷产地、原料选择、制坯、挂釉、烧造等过程及工序,以景德镇技术为代表。

    《冶铸第八》有鼎、钟、釜、像、炮、镜、钱等节,重点是钟、釜(锅)及铜钱的铸造技术及工具,包括失蜡铸造、分金合铸、泥模及砂型铸造。这是有关铸造技术的稀有的宝贵记录,插图尤为可贵。《舟车第九》叙述水陆交通工具船与车。有舟(船的分类)、漕舫、海舟、杂舟及车等节。对漕船作了详细介绍,是本章重点。包括船用材料、船体结构、各部件名称及尺寸,对造船、航运都加以记载。杂船有课船、三吴浪船、黄河秦船等客船及货船。

    有关车的节中,详于北方四**马车,对车的构造、部件、性能都予叙述。

    宋应星写本章目的是,考虑到“生于南方者不见大车,老于北方者不见巨舰,故粗载之。”

    《锤锻第十》叙述从万斤大铁锚到轻小绣花针各种铜铁器的锻造技术。

    有11 节,9 节与铁器有关,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工具(斧、锄、针、锚、锥、锯等)的制造,从原材料及性能、热处理(淬火)到加工的整个工序都作了介绍。有关铜器锻造的节中,重点是打击乐器钲的锻造技术。这也是古代最少记载的技术,插图同样重要。《燔石第十一》讲采煤及非金属矿石烧炼,包括采煤、烧石灰、各种矾石、硫黄及砒石等节。对采煤井下排除瓦斯及设巷道支护有精彩记载。这一节所述产品在工农业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膏液第十二》论述各种食用及工业或日用植物油,有油品、法具(榨法及工具)和皮油三节,油品节中列举了胡麻(芝麻)、菜服子(罗卜子)、黄豆等16 种植物油料,对之作了品位评定并详述各种油料的出油率。法具节介绍压榨法及水代法两种提油技术及设备,皮油节讲用乌柏仁制取蜡烛的操作方法。《杀青第十三》讲造竹纸与皮纸的技术及工具、设备,并附插图。对竹纸技术特别予以详述,是本章重点,以福建竹纸为代表,从砍竹、沤竹、浆灰、蒸煮、舂捣、加纸药到抄纸、压榨、烘干,所有过程无遗漏地加以叙述。皮纸谈到楮皮纸、桑皮纸、芙蓉皮纸,还谈到竹浆与草浆混合抄纸及再生纸(图27)。

    下册一开始是《五金第十四》。分别叙述金、银、铜、倭铅(锌)、铁、锡、铅等金属的性质、产地、种类和冶炼过程以及冶炼设备。对采矿石、选矿及井下作业亦有所涉及,除金属外,还提到黄铜、白铜、响铜等合金的制备和金属分离技术以及分金炉的构造。铁、钢的冶炼是本章重点,而锌的冶炼以本章为最早的可靠记载。本章构成中国传统采矿、冶金技术的最重要的文献。(佳兵第十五)讲武器制造,涉及弓箭、弩、干戈等冷武器和火药、火器,包括火炮、炸弹、水雷、火枪(鸟铳)等。冷武器中以弓箭制造为重点,火器中以鸟铣、万人敌为重点。但火器中没提火箭,有的火器只给出图而无说明。《丹青第十六》主要详朱砂(硫化汞)和墨的制造。二者为文房用品。本章有两节,第一节叙述天然朱砂产地、开采、研磨及澄清过程,还介绍用水银与硫人工烧炼成银朱(人造硫化汞)的方法及设备。第二节列举制墨用的桐油、松烟等原料和制油烟墨、松烟墨的方法,但以松烟墨为重点,详述整个过程。

    《蘖第十七》讲制酒母、神及丹(红)。酒母由麦、米、面不同原料酿成。神供作药酒,以面为原料,加入青蒿、马蓼、苍耳等药,但本章特别介绍丹,它涂在鱼肉上“能固其质于炎暑之中”,本章详述从原料加工到发酵制成的全过程,对发酵过程的逐步变化作了细致的描述。但没有提由酒酿酒及酒的蒸馏,因为作者认为饮酒过度造成祸害。最后一章《珠玉第十八》讲珍珠、宝石、玉,各占一节。叙述了雷州、廉州近海采珠的两种方法即潜水与托网采珠,又述井下采宝石的方法。对水下采珠及井下采宝的安全措施作了有趣的介绍,对珠、宝种类、品位及鉴别亦有论述。关于玉,主要叙述今新疆和阗河玉的采集及其雕琢技术。此外,还有一节谈及玛瑙、水晶、琉璃(玻璃)的种类、产地及开采或烧炼。由于作者认为珠宝、玉石不切民生日用,他本人也未对此作深入调查,有些得自传闻,故本章有精采见解,亦有错误说法,是全书中较薄弱的一章。

    以上是《天工开物》18 章的内容梗概。宋应星还写出《观象》与《乐律》二卷,原想与上述18 章同时出版,但认为“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否则,本书将是20 章。他这样作,除上述原因外,恐怕还有个重要考虑,即他认为这两章放进后,显得与其余各章内容很不协调。为了保持《天工开物》在体例上的一致性,这样处理是可以理解的,遗憾的是,删去的部分后来便散佚了。作者按“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把五谷章放在上册第一章,将金玉章放在下一册,而《珠玉》章在最后。这一作法是可贵的。但因付梓及成书匆忙,对其余各章排列顺序上,没有照顾其内在联系,有时显得不顺。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