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哲学概括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一、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哲学概括 (第1/3页)

    孔子自己曾说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①这就是说,孔子认为一个君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违背仁的原理。可见孔子把仁看得多么重要。因此用仁概括孔子的思想体系,并以此来命名孔子的哲学,是合理的。现从下列五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即:

    (一)仁的出处和含义,

    (二)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三)仁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剖析,

    (四)仁的实事求是精神,

    (五)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根源及其历史意义。

    ①《论语·里仁》。

    (一)仁的出处和含义

    仁既然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哲学概括,也就是仁的人生哲学本身,那么,首先就应把"仁"这个字的出处和它的含义弄清楚。在殷代和西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至今尚未发现有"仁"这个字,在《尚书》和《诗经》中才开始在很少的场合出现这个字②。直到春秋时代,仁这个字才较多地被人提起。例如,在《国语》中仁出现二十四次,基本意义都是爱人。又如在《左传》中,仁字出现三十三次,除了爱人这个意义外,还把一些德目也算作仁。所有这些文献中提到的关于仁的思想内涵部较零散、肤浅。孔子以敏锐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抓住当时仁这个字所包含的爱人思想,加以明确、充实和提高,使它成为具有广泛意义的仁的哲学思想。自从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思想核心和标志以后,仁除了总的爱人这一含义外,还常被作为与爱人有直接和间接关系或其他含义的用语。

    例一,泛指道德和有道德的人。如"(樊迟)问仁,(孔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①这里第一个仁者就是泛指有道德的人,第二个仁字就是泛指道德②。例二,泛指乐观而有高尚情操的人。如孔子说:"仁者不忧。"③也就是与孔子在其他地方讲的"君子坦荡荡"④、"君子不忧不惧"⑤同义。这里仁者与君子系同一含义。例三,泛指真理。如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真理面前即使对老师也不应让步。这里把仁作"真理"解比简单地作"仁德"解,意义要更清楚些,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因为在老师面前不让步的问题不单纯是道德性问题,还有知识性(如"六艺")问题,用真理既可包括道德性问题,也可包括知识性问题。

    仅举以上三例,就大体上可以说明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这个字的多种含义了。尽管仁可以引伸出多种含义,但是,这些含义都在一定程度上和仁作为爱人这个原义联系着。

    ②《尚书·金滕》中出现过一个仁字:"予仁若考。"《诗经》中仁出现过两次,即《诗·郑风·叔于田》:"询美且仁",又《诗·齐风·卢令》:"其人美且仁。"①《论语·雍也》。

    ②近人谢无量认为,"通观孔子平日所言及所定五经中所有诸德,殆无不在仁之中,曰诚,曰敬、曰恕、曰忠、曰孝、曰爱、曰知、曰勇、曰恭、曰宽、曰信、曰敏、曰惠、曰慈、曰亲、曰善、曰温、曰良、曰俭、曰让、曰中、曰庸、曰恒、曰和、曰友、曰顺、曰礼、曰齐、曰庄、曰肃、曰悌、曰刚、曰毅、曰贞、曰谅、曰质、曰直、曰廉、曰洁、曰决、fJ明、曰聪、曰清、曰谦,曰柔、曰愿、曰正、曰睿、曰义,皆仁体中所包之德也。"(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1篇上第65页)以上所举之德目共四十九个,都包括在仁的含义中,因此仁有两种含义:从广义而言,仁统帅以上所有德目;就狭义而言,除上述广义的统帅所有德目外,它本身又做为德目之一,与爱联在一起,作仁爱解。③《论语·子罕》。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颜渊》。

    ⑥《论语·卫灵公》。

    (二)"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前面已经指出,孔子哲学思想的形成,是吸收了当时已经提出、但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以爱人为主旨的仁而加以充实、提高,逐步完善起来的。不过,不管对原来的仁有多大发展,归根结蒂还是以爱人为出发点,并紧紧围绕这个出发点而展开的。所以,孔子在他的学生樊迟问仁时,就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人。"①后来,孟子据此概括为"仁者爱人"②,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孔子爱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可以概述如下:第一,孔子的爱人完全是从现实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出发,含有深厚的实事求是的、理性的内容,不带任何虚无主义的幻想和宗教迷信的色彩。例如,时至十九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尚且认为,人类的爱(包括两**)只有"盖上宗教印章的时候,他才同意并承认它们是完美的"③。在费尔巴哈以前两千余年的孔子时代,虽然还没有宗教,但是天命、神鬼等迷信观念还是比较盛行的,孔子在自己提出仁的爱人这个观念时却没有受这些迷信观念的影响,而是坚持现实的观点。

    第二,孔子是维护宗法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因此他从等级制的社会现实出发,虽然也提出了"泛爱众,而亲仁",但是这个爱和仁仍然是有等差的,不是一律平等的。墨子不同意孔子爱有等差的主张,提出"兼爱"的主张,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①又说:"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②虽然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理论上、原则上比孔子的爱人思想看起来似乎较为高明,但是在等级森严、阶级分明的封建社会里,这却是行不通的。而孔子仁的爱人思想,由于一般来说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实际,却容易被封建社会所接受,从而在社会习俗和风尚中流传下来。在这些遗留下来的社会习俗和风尚中,固然有封建性的积淀即消极因素,但也有人民性、民主性的因素。

    第三,虽然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但同时又提出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③。这就说明孔子的爱人不是不分善恶是非,一概都爱,而是除了爱有等差之外,还有爱与不爱、爱与恶的区别在内。且看孔子对这个区别的解释,他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①意思是说,爱好仁德的人非常好;厌恶不仁德的人本身就是实现仁德,也很好,可以避免不仁德的人把不仁德之事影响自己。在孔子看来,爱好人和厌恶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合乎"仁"的标准,所以孔子的爱人、恶人,在主观上他认为是善恶分明的。第四,孔于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而不是小恩小惠,迁就姑息③。这里孔子把己和人联系起来,处处想到别①《论语·颜渊》。

    ②《盂子·高娄下》。

    ③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莫斯科外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中文版,第376页。

    ①《墨子·兼爱中》。

    ②《墨子·兼爱下》。

    ③《论语·里仁》。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雍也》。

    人,同时强调只有首先把自己的修养(品德、学问等)加以完善("立"和"达"),才能帮助他人"立"和"达"。所以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④。这里的"安",实际上也就是"立"和"达"(以上所引孔子的三句话,后面还要谈)。把这些话和孔子爱人的思想联系起来,就可看出孔子爱人的人,可以是单个人、少数人、多数人以至天下人(人类),关键是不管是个人、少数、多数或全人类都要爱人以德,这一思想境界很高。以上所谈的孔子爱人思想的四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所以把爱人作为他的仁的出发点的意义。孔子在处理人我(己)关系问题时,虽然没有忘掉自己,但常常推己及人,并始终把人(他人)放在突出的地位,既不同于杨朱的"为我"思想("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为我思想),也不同于墨子的"兼爱"思想(在阶级社会中企图无差别地爱一切人的空想)。正因他的爱人思想的背景是他所向往的西周宗法等级领主制封建社会,这就使他的爱人思想以及整个仁的哲学思想部不得不带有两周宗法等级制封建社会的明显印迹(突出地表现在"礼"上,此点后面还要论述),这是他的爱人思想和整个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和消极性;但另一方面他又吸收了中国原始社会(传说中的尧舜时代)遗留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并有所发挥,这又是很可贵的积极因素。这就可以充分说明孔子以爱人作为他的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虽然仍有消极因素,但积极因素则更为突出.正是这些积极因索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积极迸取的优良传统。

    孔子以"爱人"作为他的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出发点的积极意义即在此。

    ③《礼记·檀弓上》,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这话正反映了孔子主张爱人以德,反对爱人以姑息的思想。

    ④《论语·宪问》。

    (三)仁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剖析

    关于仁的实质和具体内容,两千多年来的缙绅学子曾从各方向作了多种不同解释,近现代学者也有多种说法,但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还是很难捉摸,其原因就是孔子自己没有统一的解释,往往针对不同人和弟子做不同回答。因此后人就常常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很难有个比较一致的认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最好还是请教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实事求是的方法,把仁本来就有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具体内容加以剖析,这样就可能对仁的本质有一总体性的了解。我认为,所谓多方面,实指三十方面,即一是作为道德本身的内容,二是个人对仁的修养要求,二是仁在政治上("为政")的实践。所谓多层次,系指这三个方面又各有自己不同的层次。现从三个方面及其不同层次分别加以剖析,也许可以把头绪理得较为清楚。

    第一,仁作为道德本身内容上的不同层次前已谈到仁有多种含义,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专指道德以及道德的总称而言(参见第153页注②),这里所讲的"仁作为道德本身"即用此义。根据前引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的不完全统计,在仁做为道德总称之下共有四十九个德目,其中每一个德目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仁的某一方面或侧面。例如: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其言也,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②樊迟问仁,子日:"爱人。"③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①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②《论语》上记载孔子关于仁的答问很多,但从上述举例中就可看出,里面所提德目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仁的部分内容,只有部分之和才能显示仁的全貌。由此观之,仁作为德目总称,它的伸缩性很大,可以从某个或几个德目来体现仁的部分内容,例如上例中提到的"刚毅木呐"、"其言也"等也都是一定层次上的仁的表现形态,只有所有德目之和才是最高层次的仁。这个仁、在孔子心目中,可以说和圣是等同的。因此低层次的仁和高层次的仁都叫仁,这就是它的伸缩性,而圣则无此伸缩性。在《论语》中,孔于没有提到圣包含哪些德目.他认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达到圣的境地,这种情况的例子就是: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③从这里看出,孔子认为只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才是圣。·160·孔子评传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本身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德目,而是所有德目的总和在政治上、功业上的表现。这就是使所有人民都能生活安定、精神愉快,是原始人道主义精神,用现在的话来讲,有点像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召下使人民真正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充分满足。孔子认为这才算圣。他在这里把圣和仁做了一个区别,认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地就算是仁,但不是圣。孔子在这里讲的仁是仁在发展过程中某个层次的仁,而下是最高层次的仁。孔子在另一地方讲"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①这里孔子把圣和仁并提,而且他认为自己都做不到,此处显然圣与仁已经达到同样高的境界了。由于仁有不同层次,有伸缩性,因此一般人都能行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②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③至于圣,孔子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有像尧舜那样的人才能以圣称之,所以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①《论语·子路)。

    ②《论语·学而》。

    ③《论语·雍也》。

    ①②《论语·述而》。

    ③《论语·里仁》。

    其有文章。④可见圣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只有通过不同层次的仁的实践的总和,才能最后发生质变而达到圣的境地,当然也想·161·包括个人的天资和条件不同所起的不同作用。至于所有德目中哪一个属于哪一层次,则没有必要做机械的划分,只能大体上指出,通过一系列德目的实现而最后达到最高层次的仁,即等同于圣的境界的仁;换言之,即圣是仁的最高层次、境界,仁是到达此境界的过程。

    ④《论语·泰伯》。

    第二,仁在个人修养上的不同层次。

    孔子在讲个人的道德修养时,特别强调仁的重要性,因为仁既是一切道德之和的总称,同时又包括当时所能达到的文化知识之和。那么,如何才能学到仁呢?孔子弟子子夏有几句话可以反映孔子的思想,这几句话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①意思就是说,广泛地占有知识(博学);提高自我党醒,坚定志向(笃志);对不懂的事情切实向人请教(切问);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进行周密思考(近思);仁的精神境界就体现在这里面了。由此可见,这里"博学"、"切问"、"近思"和"笃志"四者,前三者实际上属于"致知"范围(广泛地占有和消化知识),后者("笃志")实际上属于实践范围(自我觉醒、坚定志向),把"致知"和"实践"相结合,就是学仁的过程和方法。在个人道德修养过程中,由于修养程度深浅、高低的不同,成就大小的不同,根据孔子对此问题在各种场台所谈的不同意见加以归纳,可以把道德修养不同程度的人划分为三种不同层次,即:1.士;2.君子;3.圣人。现分别论述如下:1.士士在孔子时代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也就是孔子所提倡道德修养的最基本的、人数较多的·162·孔子评传层次,他们处于封建贵族的最低层。那时他们的主要出路是做官(仕),他们是各级封建领主贵族统治阶级的后备官吏。他们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三十方面,一是"食田"(有微小采地的),二是"食禄"(有微薄实物工资的),三是"食力"(自己种地的)。孔子号称的三千弟子,绝大部分属于这些人。孔子也正是按照当时各级贵族后备官吏所需要的德才来要求他们、培养他们的。孔子对当时的知识分子──"士"(包括孔子所有弟子在内)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除了要求他们学好文献知识("六艺")外,特别要求他们在道德上、品格和情操上的锻炼和提高。下面举几段孔子及其弟子在这方面的话: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①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下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③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④上面几段话概括起来是要求"士"应该做到:一是生活简朴,学习艰苦;二是不留恋家室乡土的安乐;三是志气远大、第四章仁的人生哲学思想·163·坚定,一辈子以行仁为己任;四是遇到危难时准备牺牲,遇到有利可得时想到是否合乎道义,祭把时要敬,居丧时要哀。在当时条件下,要求知识分子("士")做到这些,确属不易。2.君子"君子"一词,西周时原系对贵族统治阶级之尊称,春秋时期演变为有道德的人。因而,孔子用君于作为道德修养上比士高一个层次的人的称谓。与他们相对称的为小人,即没有道德的人(小人在西周时是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称谓)。孔子对君子在道德修养上的要求,比对士的要求又有所提高。下面举几段孔子对君子在道德、品格、情操、修养上要求的话为例:①《论语·子张》。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宪问》。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子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①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于哉!"②子曰:"君子周而不比,个人比而不周。"③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④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⑤·164·孔子评传上面所举例言,概括起来就是要求作为君子层次的人,至少应做到下面几点:一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事前不定框框,处理时都以是否符合道义为准则。二是,君子以道义为根本。行为有礼貌,讲话要谦逊,完成任务要诚实。三是,君子主张有原则的团结,反对勾结;小人只讲勾结,不讲有原则的团结。四是,君子讲究有原则的和睦合作,但对不赞成的意见决不附和苟同;小人对不同意见随意附和苟同,但不讲有原则的和睦合作。五是,君多既下忧愁也不恐惧,自己问心无愧,就无所忧惧。

    以上几点比对士的要求显然有所提高。

    关于君子与士的区别和层次,仅就一般要求而言,在日常实际生活中,有时往往足士和君子并提,在当时条件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3.圣人圣人有两义,一是古代对封建帝王的尊称,是后来演变为指道德、智能、功绩至高无上的完人而言。前面说过,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就是尧、舜、禹等数人而已。他自己也曾说过:"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①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圣人是仁德中全部德目之和的化身,孔子当然不可能对圣人再提出任何道德要求了。因此,这样的圣人只能作为人类向往的理想目标,现实世界中能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即使有,也是极少数。因为即使是孔子认为圣人的尧舜,他也是有保留意见的,如前所述,在子贡问及"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问题时,孔子回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接着又说"尧舜其犹病诸"。根据以上情况,作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为政》。

    ④《论语·子路》。

    ①《论语·述而》。

    ·165·为仁的最高层次圣人的具体要求就只好从略了。

    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到成人、善人、贤人等,因为都是"语焉下详",另外如前引孔子所述"圣人,吾下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明确指出了君子与圣人之间的层次关系,所以这里特把君子与圣人作为人的道德修养的两个下同而相挨的层次加以论述,其余成人、善人、贤人等就不另加论述了。第三,仁在"为政"实践中的不同层次"为政"、"从政"和"仕"义相近,即指参加政治活动和做官。前面已经讲过,在两周、春秋时代,士的主要出路就是为政(仕),学习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从政,所以孔子弟子子夏说:"学而优则仕。"①对士、君子从政的最高要求是立不朽之业,而不仅仅是做官食禄。当时针对不朽之业,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说②。这三者虽不一定要通过从政才能表现出来,但实际上在当时都直接或间接与从政有联系,因为只有通过从政才可以更突出地显示出或者立德、或者立功、或者立言的仁的业绩。孔子认为从政是很严肃的事情,上要对君负责,下要为民造福,所以他提出士、君子从政的前提是首先要把自己的道德品质学问修养好。因此,孔子对于已经和将要从政的士、君子的修养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三句话,第一句是"修己以敬",第二句是"修己以安人",第三句是"修己以安百姓"③。这三句·166·孔子评传话就其含义讲,第一句指的是"修身",第二句指的是"齐家",第三句指的是"治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