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身处逆境,心忧天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三 身处逆境,心忧天下 (第1/3页)

    (一)出傅长沙之心态

    文帝三年(前177),贾谊出为长沙王太傅。这时的长沙王吴差,是当时仅存的唯一异姓诸侯王。差是吴芮的四世孙。据《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吴芮,秦时番阳令也,甚得江湖间心,号曰"番君"。天下之初叛秦也,黥布归芮,芮妻之,因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沛公攻南阳,乃遇芮之将梅鋗,与偕攻析。郦,降之。及项羽相王,以芮率百越佐诸侯,从入关,故立芮为衡山王,都卸。其将梅鋗功多,封十万户,为列侯。项籍死,上以鋗有功从入武关,故德芮,徙为长沙王,都临湘(今长沙一一引者)。一年,薨,谥日文王。子成王臣嗣,薨。子哀王回嗣,薨。于共王右嗣,薨。子靖王差嗣,孝文后七年薨,无子,国除。

    吴芮从衡山王徙为长沙王,事在高帝五年与项羽决胜于垓下之后。与之同时封王的,还有韩信。彭越、韩王信、黥布。臧茶。张敖。这些都是所谓"异姓王",除了吴芮以外,他们在高帝手中都以谋反的罪名被消灭。高帝曾与大臣"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可是为什么长沙王这个异姓王却保存至文帝时期,只因元嗣才除国呢?按照贾谊的说法,这是因为"长沙乃才二万五千户耳,力不足以行逆,则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全骨肉对长沙无故者,非独性异人也,其形势然矣。"(《藩强》)但据《汉书·地理志》,长沙国户四万三千四百七十,口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五,辖县一十三个。尽管如此,它与当时大多数郡、国的户口相比,还是比较少的。

    贾谊从天子的近臣,一下子发落到离长安数千里之遥的异姓诸侯小国当太傅,加之南方雨多潮湿,对于他这个一直生长在北方的人来说很不习惯,因此当时贾谊心情之不快,是可想而知的:"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又以适(谪)去,意不自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在赴长沙国任太傅的途中,经过泪罗。泪罗,这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被谗放逐自沉之处。屈原一生,忠而被谤,所以自己深感"国无人莫我知兮"(《离骚》),"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的这种感情,自然引起了正遭贬滴的贾谊的强烈共鸣,于是写下了一篇千古名作《吊屈原赋》。赋中写道:共(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泪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乌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引文据《史记》本传)贾谊赋中所讲到的一些事实,如"鸾凤伏窜"。"鸱枭翱翔"。"阘茸尊显"。"谗谀得志"。"贤圣逆曳"、"方正倒植",确为屈原生平所遭遇。司马迁说过,屈原的遭遇,是与楚怀王忠好不辨分不开的:"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尽管如此,贾谊对自己怀才不遇,在赋中也是连类相及的,所以《汉书》本传说他是"因以自谕",是有道理的。关于这一点,应劭《风俗通义·正失篇》讲得更加具体,它说贾谊迁长沙太傅后,"既之官,内不自得,及渡湘水,投吊书曰'阘茸尊显,佞谀得意,,以哀屈原离谗邪之咎,亦困自伤为邓通等所愬也。"

    (二)长沙王太傅任内的建言

    贾谊出任长沙王太傅是文帝三年(前177),时年24 岁。在长沙生活时间有四年。在此期间,他一方面竭心尽职其太傅工作,另一方面仍十分关心国事,继续向文帝上疏,陈述自己的政见。其著者,有两件:其一,是于文帝四年(前176),因周勃系狱事,上疏建议以礼对待大臣。周勃是高帝旧臣,秦未从高帝起兵,以战功封绛侯。高帝临终时尝对吕后说:"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史记·高祖本纪》)吕后死后,他与陈平等诛诸吕而拥立文帝。文帝初年,勃曾任右丞相。丞相。文帝三年,诏曰"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周勃免去丞相,至绛地就国。早在任丞相期间,周勃就常怀恐惧之心,因为有人对他说:"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同上)后来,文帝又免其相令其之国,所以更加忧心忡忡。因此,"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同上)可见,周勃当时可能还受了一些皮肉之苦。后来只是由于薄太后的干预,才得以昭雪,周勃出狱之后,十分感慨他说:"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此事发生于文帝四年(前176),贾谊得知其情后便给皇帝上了一疏(即今《贾子新书》中之《阶级》)。疏中指出:鄙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而弗投,恐伤器也,况乎贵大臣之近于主上乎!廉丑礼节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系。缚。榜。笞。凳。刷。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离主上不远也。??今而有过,令废之可也,退之可也,赐之死可也。若夫束缚之,系绁之,输之司空,编之徒官,司寇。牢正。徒长、小吏骂詈而榜答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尔,贱人安宜得此而顿辱之哉!

    对于贾谊的这个建议,文帝还是颇为重视的。所以,《汉书·贾谊传》说:"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其二,是上《谏铸钱疏),所谓铸钱,是指以铜铸钱。在西汉初期,铸钱的特权是属于国家的,但民间盗铸的现象也对有发生。文帝五年(前175)"除盗铸钱令,使民得自铸"(《资治通鉴》卷十四)。对此,贾谊上疏表示坚决反对。其理由有三条:一是私人铸钱必然掺假,而掺假又是犯法的事,但那些追求厚利的人,是不惜犯法也要掺假的,所以"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二是民间铸钱轻重不一,不利于流通。对此,国家如果要"立法钱",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放任自流吗,"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三是影响农业生产:"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来耨,冶熔炊炭,好钱日多,五谷不为多。"所以贾谊最后的结论是:"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谏铸钱疏》)但汉文帝这次却没有接受贾谊的意见。王夫之曾指出,文帝坚持除盗铸钱令,其动机是好的,但其效果却出乎其所料:文帝除盗铸钱令,使民得自铸,固自以为利民也。夫能铸者之非贫民,贫民之不能铸,明矣。好富者益以富,朴贫者益以贫,多其钱以敛布帛、寂粟、纻漆。鱼盐。果蓏,居赢以持贫民之缓急,而贫者何弗日以贫耶!耕而食,桑苧而衣,洿池而鱼鳖,圈牢而牛豕,伐木艺竹而材,贫者力以致之,而获无几;富者虽多其隶佣,而什取其六七焉。然以视铸钱之利,相千万而无算。即或贷力于贫民。而雇值之资亦仅耳,抑且仰求而后可分其濡润焉。是驱人听豪右之役也。(《读通鉴论》卷二)

    王夫之的这种分析是符合事实的。因为自从除盗铸钱令之后,"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钱布天下。"(《汉书·食货志》)这是文帝非始料所及者。由此,我们倒看出贾谊的建议却是深谋远虑的。

    (三)《鹏鸟赋》所反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