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礼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 礼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1/3页)

    贾谊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礼治重要性的思想,以等级制为核心的法律不平等论,以及某些关于礼治的具体制度的思想。以下我们分别对这些思想进行一些分析。

    (一)关于礼治的重要性

    礼本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基于血缘宗法关系的一种产物。《礼记·曲礼上第一》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对于"定亲疏"一词,《十三经注疏》的解释是:"五服之内,大功已上,服粗者为亲;小功已下,"服精者为疏。"这就说明,礼本来是对一个人死了之后,他(她)的亲属和亲戚应根据与死者的不同关系而穿着不同的丧服的规定。人们在一个人死后穿不穿丧服,穿什么样的丧服,不仅标志着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且反映出一定的伦理准则。能不能按礼的规定行事,便反映出人们是否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既然对一个人死了之后还必须如此严格地按照礼的规范行事,那么处理活着的人际关系,其中不仅包括宗族之内,而且推而至于宗族之外乃至整个社会,就必须更加注意严格遵守礼的规范。后来懦家提出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便是适用于整个社会的礼制规范。如果说,在礼范畴发展的早期,其主要内容是处理亲疏关系的话,那么到了这时,便加进了贵贱。等级关系。礼也就逐渐由一个伦理范畴而演变为一个既有伦理意义又有政治意义的范畴。随着儒家和法家的对立,礼治与法治斗争的深化,礼作为一个政治范畴也就越来越具有独立的意义了。贾谊论礼,其出发点和着眼点,首先也在于其政治意义。在《礼》一文中,贾谊指出: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主臣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者也。将贾谊的这段话与前面我们引用过的《礼记·曲礼上第一》那段关于礼的说法相对照,便可以发现,《曲礼》中那段话,是从"定亲疏"出发,达到"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目的,其伦理色彩是十分鲜明的;而贾谊的这段话,强调的是明等级,使"尊卑大小,强弱有位",以达到"固国家,定社稷"的目的。其分析是完全从政治上立论的。正是从这种观点出发,所以贾谊特别强调礼的"明等级"。别上下贵贱的作用。他说:"明等级以道之礼","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傅职》);"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俗激》);"寻常之室无奥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者乎!"(《礼》)这些话清楚地表明,贾谊认为,礼的作用就是要使上下、尊卑等级分明,不同等级的人们都要按照礼对不同等级所作出的行为规范行事,如果违反了这些行为规范,那就会出现"上下踳逆,父于悖乱"的局面。

    贾谊虽然突出地强调礼的政治作用,但这种强调不仅不否认礼的伦理作用,相反,而是以其伦理作用为基础的。这是因为,从历史上来看,作为政治意义的礼本来是从作为伦理意义的礼演化而来的;而从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来看,作为整个政治国家结构的基层组织的,仍然是以"亲亲"为支配原则的家族制。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不仅要求人们在处理亲子关系时,做到"孝";而且要"移孝作忠",即象对待父母一样来对待君王,从而做到"忠孝双全"。《论语·为政》篇有这样一段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段话虽然是讲孔子对于参政的态度,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对孝与忠,即伦理与政治关系的看法,其中已包含了"移孝作忠"的思想萌芽。这些情况表明,儒家是把伦理原则与政治原则统一起来的,其伦理是为政治服务的,其政治原则也是以伦理原则为基础的。贾谊继承了儒家的这一传统,所以他的"明等级"是以"定亲疏"为基础的。他认为只有这样。礼治才能真正实现。他说: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之至也。君仁则不厉,臣忠则不贰,父慈则教,子孝则协,兄爱则友;弟敬则顺,夫和则义,妻柔则正,姑慈则从,妇听则婉,礼之质也。(《礼》)

    这里讲的"札之至"中的"至",是"极致"的意思。贾谊认为。不同等级的人,只有谨守上下尊卑的区别,认真实行礼对自己行为的规范,即所谓仁、忠、慈、孝、爱、敬、和、柔、慈、听,等等,才能达到礼的极致,即一种既等级分明又互敬互爱的普遍和谐状态。所谓"礼之质"的"质",具有"本体"、"本质"之意。《礼记·曲礼上第一》:"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十三经注疏)解释说:"言道,言合于道。质,犹本也,礼为之文饰耳。"《曲礼》中的这段话与贾谊关于"礼之质"的那段话的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说,人们的言行只有符合于"道",即仁、忠、慈、孝、爱、敬、和、柔等等,那才是抓住了礼的本质。反过来说,人们只要抓住了礼的本质,按"道"的要求行事,那么就可以做到"行修言道"。贾谊对"礼之至"和"礼之质"的强调,说明他的礼治思想的政治目的,是希望在整个社会建立一种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至于这种关系是否真正建立了起来,则要看人们是否抓住了礼的本质,并按照礼的本质要求("道")来行事。

    贾谊有一段话,对礼的作用和重要性作了全面的论述,他说:故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笑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于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礼》)这段话,被《礼记·曲礼》全部收入,作为阐明礼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基本论点。据《十三经注疏)的解释:"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故举此四者为用礼之主,则余行须礼可知也。"这就是说,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是说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礼来规范,才能成功。这表明礼首先是一种伦理学意义上的行为规范。至于"教训正俗",是说通过说服教育改良人心风俗,这大体上也是属于伦理的范畴。往下提到的"分争辨讼"、"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宦学事师"、"班朝治军,莅官行法"等,虽然也包括某些伦理及民事纠纷的内容,但更多的是属于政治的范畴。至于最后提到的"祷祠祭祀,供给鬼神",则是属于宗教迷信的范畴。由此可见,在贾谊看来,礼的实用范围包括了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事人事鬼,事君事亲均离不开礼的规范。象贾谊这样对礼的作用作出如此全面的的论述,在中国思想史上还是第一次。因为在此以前,虽然有荀子的《礼论》,并且荀子还说到:"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荀子的这段话,虽然为贾谊对礼的作用的论述规定了一个基本方向,但显然还只是一个纲,而贾谊则根据这个纲进一步理出了若干条目,从而使人们对礼的作用的认识更加具体和全面。所以,后人在编辑《礼记》时,将贾谊这段话收入该书第一篇文章《曲礼》,作为对礼的作用的经典性论述,便决不是偶然的了。

    (二)关于礼的阶级不平等

    贾谊不仅对礼的作用有全面的论述,而且对礼的实质,或者说阶级本质,有着深刻的把握,这就是他关于礼的阶级不平等思想。本来,儒家以亲亲为内容的礼治思想是以明确区分等级差别为前提的。墨子之所以提出"兼以易别"的主张,就是针对懦家这种阶级不平等论的。所以盂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 子·膝文公下》)荀子继承了孟子这一思想,特别强调礼的别贵贱的作用。他说:"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指礼义、情性--引者)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丧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荀子·礼论》)贾谊的礼的阶级不平等论正是对荀子这种"别"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