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第2/3页)

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建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县南)。此处谓宋为武王所封,与《世家》所纪不合。〔7〕“社稷”,土地神和谷神,此为国家的代称。〔8〕“六国”,指战国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9〕“陛下”,对帝王的尊称。周寿昌云:“高帝五年即位,此三年犹为汉王,‘陛下’之称,史臣追书之。”下文记张良所言仍称“大王”,“陛下”之称当为史臣所改,周说为是。〔10〕“乡”,同向。〔11〕“南乡”,即南向,面朝南。古代帝王南向临朝,故称帝位为南向。〔12〕“敛衽”,整理衣襟,表示尊敬。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1〕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攻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2〕表商容之闾,〔3〕释箕子之拘,〔4〕封比干之墓。〔5〕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6〕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巨桥之粟,〔7〕散鹿台之钱,〔8〕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9〕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10〕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11〕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12〕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13〕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14〕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注释】〔1〕“子房”,张良的字。〔2〕“殷”,即商朝。商朝第十代君主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因此亦称商朝为殷。〔3〕“商容”,相传为纣时贤人。纣暴虐,他曾欲感化纣而没能实现,于是离开了纣而隐屠于太行山中。〔4〕“箕子”,纣王的同宗伯叔,曾封于箕,故称箕子。纣暴虐,他曾谏纣王,纣王不听,于是他装狂为奴,纣将他囚禁,周武王灭商后才释放他回了镐京。王念孙《读书杂志》及王先谦《汉书补注》都认为此句当作“式箕子之门”始与下文“式智者之门”句相应。疑近是。《汉书·张良传》此句正作“式箕子之门”。〔5〕“比干”,纣王的叔伯父(一说为纣的庶兄)。传说纣淫乱,比干犯颜强谏,纣怒,比干被剖腹挖心而死。周武王灭商后为他重新修建坟墓。〔6〕“式”,同轼。车前横木。古人乘车路过长者或贤者门前时俯身按车前横木,表示尊敬。〔7〕“巨桥”,王伯祥云“纣积粟之仓”,故址在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发巨桥之粟”事见本书《周本纪》。〔8〕“鹿台”,王伯祥云:“亦称南单台,为纣储财之所。”故址在今河南省淇县。〔9〕“府库”,储存财物和兵甲的仓库。〔10〕“偃革为轩”,废弃了战车改为有帷帘的载人车。表示今后不再打仗。〔11〕“华山”,五岳之中的西岳,在今陕西省华阴县。“阳”,山的南面称阳。〔12〕“桃林”,古地区名,亦称桃林塞,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灵宝县以西、陕西省潼关以东地区。“阴”,山的北面称阴。〔13〕“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为咫。“咫尺”,表示很近的意思。〔14〕“竖儒”,骂儒生的话。意思是没有见识的人。

    汉四年,〔1〕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2〕【注释】〔1〕“汉四年”,指汉高祖四年,即公元前二○三年。〔2〕“《淮阴》事中”,指在本书《淮阴侯列传》中。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1〕战不利而壁固陵,〔2〕诸侯期不至。〔3〕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4〕【注释】〔1〕“阳夏”,秦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县。〔2〕“固陵”,古聚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太康县南。〔3〕“诸侯”,指韩信、彭越。〔4〕“《项籍》事中”,指在本书《项羽本纪》中。

    汉六年正月,〔1〕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2〕【注释】〔1〕“汉六年”,汉高祖六年,即公元前二○一年。〔2〕“萧何”,沛县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曾为沛县吏。秦末与刘邦一起起兵,是刘邦的重要谋臣。楚汉战争中,曾荐韩信为大将,自己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关中,补兵馈粮,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侯。后又协助刘邦消灭了韩信、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事详本书《萧相国世家》、《汉书·萧何传》。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1〕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2〕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3〕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4〕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5〕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6〕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7〕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注释】〔1〕“复道”,宫中阁道。〔2〕“属”,音:zhǔ,适才,刚刚。〔3〕“此属”,此辈。〔4〕“萧、曹”,萧指萧何,曹指曹参。曹参,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后屡建战功,汉朝建立后,封他为平阳侯。任齐相九年。后曾协助刘邦平定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惠帝时继萧何为丞相。事详本书《曹相国世家》、《汉书·曹参传》。〔5〕“雍齿”,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秦末随刘邦起义。公元前二○八年刘邦命他守丰邑。魏人周市攻丰邑,他投降了魏国,而且为魏守丰以抗拒刘邦。后刘邦从项羽借兵攻破丰邑,他逃跑到魏国。后又复归刘邦。事见本书《高祖本纪》。〔6〕“什方”,或作汁邡、汁方、什邡等,汉县名,治所在今四川省什邡县。高祖封雍齿于此,故称雍齿为什方侯。〔7〕“御史”,官名,此当指御史大夫,掌监察。

    刘敬说高帝曰:〔1〕“都关中。”〔2〕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3〕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4〕西有殽黾,〔5〕倍河,〔6〕向伊雒,〔7〕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殽函,〔8〕右陇蜀,〔9〕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10〕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11〕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注释】〔1〕“刘敬”,本姓娄,汉初齐人。高祖五年(公元前二○二年)以戍卒求见刘邦,建议入都关中有功,赐姓刘。拜郎中,号奉春君。后刘邦在白登被匈奴打败后,他主张与匈奴和亲,被刘邦采纳,并派他出使匈奴缔结和约。后又建议刘邦徙山东诸侯后代及豪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族豪强势力。事详《史记》、《汉书》本传。〔2〕“关中”,古地区名。旧注所指范围不一。一般指函谷关以西,散关以东。秦统一六国以前长期占据关中一带,因此亦称故秦地为关中。〔3〕“山东”,战国时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因当时六国都在崤山或华山以东,故称山东。当时汉帝左右大臣多丰、沛故旧及齐、楚之人,故云“皆山东人”。〔4〕“成皋”,汉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5〕“殽”,即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黾”,即渑池水,发源于河南省熊耳山,向东流入洛水。〔6〕“倍”,同背。“河”,指黄河。〔7〕“伊”,指伊水。在今河南省西部。发源于栾川县外方山北麓。流向东北,在偃师县入洛河。“雒”,洛水,指今河南省境内的洛河。〔8〕“函”,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9〕“陇”,指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蜀”,当指今四川省和甘肃省境内的岷山。〔10〕“胡苑之利”,当时上郡、北地郡和匈奴相连接,可以牧养牲畜,得到马匹,所以称之为“胡苑之利”。〔11〕“河”,指黄河。“渭”,指渭水。“漕挽”,漕运,指从水上运输物资。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1〕杜门不出岁余。

    【注释】〔1〕“道引”,即导引。道家养生之术。“不食谷”,不吃谷物熟食。亦称辟谷。

    上欲废太子,〔1〕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2〕大臣多谏争,〔3〕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4〕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5〕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6〕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注释】〔1〕“太子”,指刘盈,吕后所生,即后来的孝惠帝。〔2〕“戚夫人”,定陶人,刘邦的宠姬。“赵王如意”,戚夫人所生。高祖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年)封于赵。刘邦死后,吕后设计骗如意入都,将他毒死。事见《吕后本纪》。〔3〕“争”,通“诤”,谏止。〔4〕“吕后”,刘邦的妻子,名雉,字娥姁。秦末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刘邦即帝位后立她为皇后。其子(惠帝)即位后她掌握实权。惠帝死后,她临朝称制,主政八年。分封诸吕为王侯,控制南北军。她死后,周勃、陈平等尽灭诸吕,拥立文帝,恢复了刘汉政权,事详《史记》、《汉书》本纪。〔5〕“建成侯吕泽”,据《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记载,建成侯是吕释之,吕泽被封为周吕侯,前人曾多次指出此处误以“释之”为“泽”。吕释之、吕泽都是吕后之兄,同在高祖六年(公元前二○一年)受封。下文提到的吕泽都当为吕释之。〔6〕“天下有四人”,即指下文提到的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此四人是汉初的隐士,曾隐居于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南),时称“商山四皓”。

    汉十一年,〔1〕黥布反,〔2〕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3〕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4〕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载辎车,〔5〕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6〕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7〕留侯行少傅事。〔8〕【注释】〔1〕“汉十一年”,汉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一九六年。〔2〕“黥布反”,黥布时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刘邦杀死韩信、彭越以后,黥布恐慌,故畏祸而反。事详本书《黥布列传》。〔3〕“不肖”,秦汉之前,专指不如其父,后泛指子弟不贤。〔4〕“等夷”,同等地位,同辈。〔5〕“辎车”,古代的一种有帷帐的车。〔6〕“曲邮”,古聚名,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7〕“叔孙通”,薛县(今山东省滕县东南)人。曾为秦博士,秦末先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任博士,称稷嗣君。汉初,与儒生共立朝仪,后任太子太傅。事详《史记》、《汉书》本传。“太傅”,官名,即太子太傅,是辅佐太子的官。叔孙通为太傅在高祖九年(公元前一九八年)。〔8〕“少傅”,位次于太傅的官。

    汉十二年,〔1〕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2〕犹欲易之。及燕,〔3〕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4〕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注释】〔1〕“汉十二年”,汉高祖十二年,即公元前一九五年。〔2〕“详”,通“佯”,假装。〔3〕“燕”,通“宴”,安闲,休息。〔4〕“辟”,通“避”。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1〕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2〕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3〕尚安所施!”歌数阕,〔4〕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注释】〔1〕“羽翼”,比喻左右辅佐的人。君之有臣,如鸟之有羽翼。〔2〕“羽翮”,羽翼。〔3〕“矰”,射鸟的短箭。“缴”,系箭的绳子。“矰缴”,指射具。〔4〕“阕”,音què。古代一首乐曲为一阕。

    留侯从上击代,〔1〕出奇计马邑下,〔2〕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3〕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4〕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5〕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注释】〔1〕“代”,汉初诸侯国名,治所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击代”,在高祖十年(公元前一九七年)秋。当时代相陈豨反叛,自立为代王,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平叛。事见本书《高祖本纪》、《韩信卢绾列传》。〔2〕“马邑”,古县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3〕“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或谓神农氏时的雨师。〔4〕“高帝崩”,高帝崩在公元前一九五年。古代天子死曰崩。〔5〕“白驹过隙”,古代成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后八年卒,〔1〕谥为文成侯。〔2〕子不疑代侯。

    【注释】〔1〕“后八年”,指高祖死后八年。但据《高祖功臣侯年表》记载,张良卒于吕后二年,距高帝崩为九年,此云“后八年卒”,当有误。〔2〕“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1〕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2〕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3〕祠黄石。

    【注释】〔1〕“《太公书》”,即前《太公兵法》。〔2〕“葆”,同“宝”。“葆祠”,作为宝而祭祀。〔3〕“伏腊”,两种祭祀的名称。古代分别在夏季的伏天和冬季的腊月行祭祀之礼,所以称“伏腊”。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1〕国除。〔2〕【注释】〔1〕“孝文帝五年”,即公元前一七五年,孝文帝,名恒,刘邦的庶妻薄姬所生,初封为代王。吕后死后,大臣以他为人仁厚,故迎立为帝。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一七九年至前一五七年)。〔2〕“国除”,削去封爵,废除封国。据《高祖功臣侯年表》云:“不疑坐与门大夫谋杀故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国除。”与此异。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1〕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2〕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3〕留侯亦云。

    【注释】〔1〕“物”,在汉代有些思想家,不信有鬼神,但却认为有一种精灵、神怪的物质。如王充在《论衡·论死》中说:“夫物未死,精神依倚形体,故能变化,与人交通。”就反映了汉朝人的这种认识。〔2〕“离”,通“罹”,遭遇。〔3〕“子羽”,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孔子的弟子。相传此人相貌丑陋而有贤德。本书《仲尼弟子列传》、《韩非子·显学篇》有记载。

    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宰相。父亲张平是釐王、悼惠王的宰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张平去世。死后二十年,秦国消灭了韩国。因为张良年轻,未尝做过韩国的官吏。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