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第3/3页)

,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仪。在淮阳的东面见到仓海君,找到一个大力士,给他做了一柄重一百二十斤的铁锤。秦皇帝向东巡游,张良与刺客在博浪沙中狙击秦皇帝时误中了随行的车辆。秦皇帝非常愤怒,命令大搜天下,紧急捉拿刺客,这全是因为张良的缘故。于是张良更名改姓,逃亡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曾在闲暇时从容信步在下邳桥上游逛,有一个老翁,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的身边,故意把他的鞋掉到桥下,回过头来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拿上来。”张良感到惊讶,想打他一顿。因为他年老,就强忍着下去取上鞋来。老翁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已为他取上鞋来,因此也就跪下为他穿上。老翁把脚伸出来让张良穿好,然后笑着走了,张良很吃惊,望着老人离去。老翁离开一里多路后又返了回来,说:“小伙子可以教导。五天以后平明时,和我在这里相会。”张良感到他很奇怪,跪下说:“是。”五天以后平明时,张良前往赴约。老翁已经先到了,他生气地说:“与老年人约会为什么迟到?”老翁扬长而去,并说:“五天以后早点来相会。”五天以后鸡鸣时张良前往。老翁又已经先到了,他又生气地说:“为什么又迟到?”扬长而去,并说:“五天以后再早点来。”五天以后,张良在夜未半时就前往赴约。过了一会儿,老翁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于是拿出一本书,说:“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以后就会有所成就。十三年以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走了,也没有再说其他话,从此也没有再见过他。天亮后张良看老翁给的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很珍贵它,并经常学习诵读它。张良住在下邳,爱打抱不平。项伯曾杀过人,依从张良隐藏起来。十年以后,陈涉等起义,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年轻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住在留县。张良打算去归属景驹,在路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着几千人马,占领了下邳以西的地区,于是张良就去归属了沛公。沛公任张良为厩将。张良曾多次用《太公兵法》给沛公讲说,沛公很欣赏他,经常采纳他的计策。张良向他人讲说《太公兵法》,都不能听明白。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的聪明。”所以就跟从了沛公,不再离去见景驹了。

    等到沛公到了薛县时,见到了项梁。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张良于是劝项梁说:“你已经立了楚国的后代,而韩国公子中的横阳君成很贤能,可以立他为王,来增加盟党。”项梁派张良寻找韩成,立韩成为韩王,任张良为韩国的申徒,与韩王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原来韩国的领地,夺取了好几座城邑,不久秦国又夺了回去,于是他们就在颍川一带往来打游击。

    沛公从雒阳南面穿过轘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攻下了韩地的十几座城,打败了杨熊的部队。沛公于是命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和张良一起南下,攻下宛城,西入武关。沛公打算用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坚壁留守,派一部分人先出发,准备好五万人的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并打算和沛公联合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乘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沛公一直追击败兵到了蓝田,再次交锋,秦军最终大败。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沛公进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贵重宝物以及美女数以千计,心里想留下来住在这里。樊哙劝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皇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来到这里。为天下铲除残贼,应该以简朴为本。现在刚入秦宫,就想耽溺于享乐,这样做就是所谓‘助桀为虐’,而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听樊哙的话。”于是沛公返回驻扎在霸上。项羽来到鸿门下,准备攻打沛公,于是项伯连夜进入沛公的军营,私下见了张良,打算和张良一起离开。张良说:“我为了韩王来护送沛公,现在事情紧急,我逃跑离去是不义。”于是把情况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呢?”张良说:“沛公真的想背叛项羽吗?”沛公说:“那小子教我把守住关口不要让诸侯们进来,秦国之地可全归我而称王。所以我听了他的话。”张良说:“沛公你自己估量一下能打败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好久说:“当然不能,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于是硬把项伯邀请来。项伯入见沛公。沛公与项伯一起敬酒,为他祝寿,缔结婚姻。让项伯回去说明沛公不敢背叛项羽,沛公所以拒守关口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等到沛公见项羽后来解脱危难,记载在《项羽本纪》中。汉元年正月,沛公封为汉王,领有巴、蜀地区。汉王赏赐给张良黄金百溢,珍珠二斗,张良全部献给了项伯。汉王因此也派张良去厚赠项伯,使项伯为他请领汉中地区。项王答应了,于是汉王得到了汉中地区。汉王前往封国时,张良送到褒中,后派张良回到韩地。张良因此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毁断绝了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的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绝了栈道。

    张良回到了韩地,韩王成因为张良跟从汉王的缘故,项王不派韩王成到封国,让他跟从自己一起东去。张良劝项王说:“汉王烧绝了栈道,已无返回之心了。”于是把齐王田荣反叛的事上书告诉了项王。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王。

    项王到底不肯派韩王去封国,于是封他为侯,后又在彭城杀死他。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这时汉王也已经返回关中平定了三秦。又封张良为成信侯,让他跟从自己向东去攻打楚军。到了彭城,汉军战败而还。到了下邑,汉王下马蹲踞着坐在马鞍上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于是汉王便派随何去劝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联合彭越。到了魏王豹反叛时,汉王派韩信率兵去讨伐他,顺势攻下了燕、代、齐、赵。而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

    汉高祖三年,项羽在荥阳紧急包围了汉王,汉王又害怕又发愁,于是和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楚军的策略。郦食其说:“从前商汤伐夏桀,分封他的后代于杞。武王伐纣,分封他的后代于宋。现在秦朝失德弃义,侵略诸侯国家,消灭六国的后嗣,使他们无立锥之地。陛下真能重新封立六国的后代,全部授予他们印玺,这样他们的君臣百姓一定都会对陛下感恩戴德,无不仰慕陛下的德义,希望做陛下的臣妾。德义推行之后,陛下就可以南向称霸,楚王一定会整理衣冠前来朝见陛下。”汉王说:“很好。赶快刻制印玺,趁先生此行就给他们带去。”

    郦食其还没有出发,张良从外地回来拜见汉王。汉王正在吃饭,说:“子房到我跟前来!食客中有为我谋划削弱楚军计策的人。”于是把郦食其的话全部告诉了张良,说:“在你看来怎么样?”张良说:“谁给陛下谋划这个计策?(如果您这样做,)陛下的事就全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呢?”张良回答说:“请让我借用面前的筷子为大王筹算一下。”接着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而在杞分封他的后代,是估计到能置桀于死地。现在陛下能置项籍于死地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一个不能做到的。武王伐纣而在宋分封他的后代,是估计到能够得到纣王的头。现在陛下能够得到项籍的头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二个不能做到的。武王入商之后,表彰商容的门里,释放了禁拘的箕子,修建比干的坟墓。现在陛下能修建圣人的坟墓,表彰贤者的门里,尊重智者的门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三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发放巨桥的粮食,散发鹿台府的钱财,用来赐给贫穷的人。现在陛下能散发府库里的钱粮来赐给贫穷的人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四个不能做到的。武王灭商以后,把战车改为载人的车,倒置干戈,用虎皮蒙盖起来,以此告示天下不再用兵。现在陛下能废武行文,不再用兵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五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把战马放在华山之南去牧养,表示不再打仗。现在陛下能让战马休息不再使用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六个不能做到的。武王曾把牛放在桃林的北面去牧养,表示不再运输粮草。现在陛下能让牛去放牧而不再运输粮草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七个不能做到的。况且现在天下的游士离开他们的亲戚,远弃祖墓,告别故旧,跟从陛下走南闯北,只是日夜盼望得到一块封地。如今恢复六国,封立韩、魏、燕、赵、齐、楚的后代,天下的游士都各自回去事奉他们的君主,和他们的亲戚团聚,返回他们的故里祖坟,陛下和谁一起去夺取天下呢?这是第八个不能做到的。况且楚国当今强大无比,重新封立的六国后代就会再被削弱而屈从楚国,陛下怎么能够得到他们并使他们臣服呢?如真的采用了食客的计谋,陛下的事就全完了。”汉王停止了吃饭,并把嘴里的饭吐了出来,骂道:“这个书呆子,差点儿败坏了老子的大事!”命令立即销毁印玺。

    汉高祖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齐王韩信王印。这件事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这件事记载在《项羽本纪》中。

    汉高祖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张良未曾立过战功,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和萧何等人一同分封。

    汉高祖已封赏了有大功的臣子二十多人,其余的因日夜争功不决,未能进行封赏。高祖在雒阳南宫里,从复道上望见将领们纷纷互相坐在沙地上谈说。高祖问道:“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些人在密谋反叛哩。”高祖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为什么要反叛呢?”留侯说:“陛下出身于平民,用这些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的故旧亲朋,而所诛杀的都是陛下平时所怨恨有仇的。现在军吏在计算战功,因天下的土地不够全部封赏,这帮人怕陛下不能都封赏,又害怕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高祖忧愁地说:“怎么办呢?”留侯说:“陛下平时所憎恨的,而且是大家所共知的,谁最厉害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旧仇,他曾多次使我受困受辱。我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多,所以又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快先封雍齿来让群臣看,群臣看到雍齿受到封赏,那么人人都会心情稳定。”于是高祖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赶紧催促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吃完酒宴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能封为侯,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刘敬劝高帝说:“建都关中。”高帝对此事犹豫不决。左右大臣都是山东六国人,多数人劝高帝建都雒阳,说:“雒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黾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雒水,它的地势很坚固足以凭借。”留侯说:“雒阳虽然有此险固,但它地区狭小,不过数百里,土地也硗薄,若四面受敌,这里不是用武之地。至于关中,左有崤山、函谷关,右有陇蜀大山,沃野千里,南面有巴蜀一带的富饶资源,北有畜牧之利,凭借三面的险阻来防守,只用东边一面来控制诸侯。诸侯安定的话,黄河、渭水可以运输天下的物资,向西供给京师,若诸侯有变,出兵可顺流而下,足以靠它运输军需。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刘敬所说是正确的。”于是高帝当天就准备车马起驾,西行定都关中。

    留侯跟从高帝进入关中。留侯身体多病,于是就练导引健身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

    高帝打算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大臣们很多人进谏劝阻,但未能得到最后的决定。吕后恐慌,不知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出谋划策,皇上信任重用他。”于是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去强求留侯,说:“你曾是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更换太子,你怎么能够高枕而卧呢?”留侯说:“当初皇上曾多次处于困难危急之中,侥幸采用了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安定了,由于偏爱的缘故而想更换太子,这是骨肉之间的事情,纵然臣下一百多人但又有什么用呢?”吕泽强求说:“一定要为我出谋划策。”留侯说:“此事难以用口舌相争。天下有四个人,连皇上也不能招致。这四人年纪老了,都因为皇上轻视侮辱人,所以逃避藏匿在山中,坚守节操不做汉朝臣子。然而皇上很尊重这四人。现在你真能不吝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卑躬,用安适的车子,派遣辩士去坚决邀请,应当会来。来了之后,以为宾客,时常跟从你上朝,让皇上看见他们,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异而询问他们。问了他们,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对太子是一大帮助。”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送去太子的信,用谦卑的言辞,丰厚的礼物,迎接这四个人。四个人到了,客居建成侯家。

    汉高祖十一年,黥布反叛,皇帝生了病,打算派太子领兵前往攻击叛军。四个老人互相商量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保全太子。太子率兵,事情就危险了。”于是就劝建成侯说:“太子率兵打仗,有了功劳地位也不会再提高,若无功返回,那么从此就会受到祸害。况且和太子一起出征的众将领,都是曾经和皇帝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将,现在派太子去统率他们,这无异于让羊去统率狼,他们都不肯为太子效力,太子不能立功是必定的了。我听说‘母亲受宠爱,儿子常被抱’,现在戚夫人日夜侍候皇帝,赵王如意常常被抱在胸前,皇帝曾说‘终究不能让不肖之子居于爱子之上’,这就很明白,赵王如意取代太子地位是必定的了。你为什么不赶快请吕后乘机向皇帝哭诉说:‘黥布是天下的猛将,而且善于用兵,现在众将都是陛下过去的同辈人,让太子去统率这帮人,无异于让羊去统率狼,没有人肯被太子所用,而且让黥布知道此事,就会击鼓向西进军。皇帝虽然生病,但只要勉强乘坐辎车,躺着统领军队,诸位将领就不敢不效力。皇帝虽然辛苦,但为了妻子儿女也要努力坚持。’”于是吕泽当夜去见吕后,吕后乘机在皇帝面前按照四人的意思哭诉了一番。皇帝说:“我想这小子本来就不足派遣,老子自己去吧。”于是皇帝亲自率兵向东进发,留守的大臣们都送到灞上。留侯有病,也勉强起来,到了曲邮,拜见皇帝说:“我应当随从您去,但病很重。楚人勇猛敏捷,希望皇帝不要和楚人硬拼。”乘机劝皇帝说:“让太子为将军,监领关中的军队。”皇帝说:“子房虽然有病,也要勉力躺着辅佐太子。”这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兼任少傅的事务。

    汉高祖十二年,皇帝从击败黥布的军队那里回来,病情益发严重,更加想改立太子。留侯进谏,没有被采用,因此就称病不再管事。太傅叔孙通引用古今事例称说,拼死为保全太子力争。皇帝假装答应了他,但还是打算改立太子。到皇上设置酒宴时,太子在旁侍奉。有四个人随从太子,年龄都有八十多岁,胡子眉毛雪白,衣冠非常奇特。皇帝很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回话,各自报告姓名,分别叫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皇帝于是大为吃惊,说:“我寻了你们多年,你们躲避我,今天你们为什么和我儿子交往呢?”四人都说:“陛下轻待士人善于骂人,我们守义不愿受辱,所以害怕而逃亡躲藏起来。听说太子为人仁慈孝顺,恭敬爱士,天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而死,所以我们来了。”皇帝说:“麻烦诸位善始善终,好好地照应太子吧。”

    四个人向皇帝祝寿完毕;小步急走离去。皇帝目送他们,招来戚夫人指着四个人给她看,说:“我想改立太子,那四个人却辅佐他,羽翼已成,难以变动了。吕后真的要做你的主人了。”戚夫人痛心落泪,皇帝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于是他唱道:“鸿鹄高高飞,一举腾千里。羽翼已丰满,横越绝四海。横越绝四海,还有何法想?虽然有弓矢,还往哪里用?”唱了几遍以后,戚夫人痛哭流涕,皇帝起身离去,结束酒宴。最终没有改立太子,原本靠了留侯招来这四个人出山的力量。

    留侯跟从皇帝去攻打代国,出奇计攻下马邑,以及立萧何为相国,留侯和皇帝从容地谈了很多天下大事,因为和天下存亡代相韩,到韩国灭亡之后,不惜万金家产,为韩向强秦报仇,震动了天下。现在凭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分封万户,位居列侯,这是平民百姓所企求的富贵之巅,对我张良来说很满足了。我希望丢开人间的事情,打算跟从赤松子交游。”于是学起辟谷、导引、轻身的养生之术。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呢?”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

    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为文成侯。他的儿子不疑继承了侯爵。

    子房当初在下邳桥上见到的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曾经预言过),十三年以后他跟从高帝路过济北,(后来)果然看到在谷城山下有块黄石,留侯把它取回去作为珍宝供奉起来。留侯死了以后,和黄石葬在一起。每逢冬夏到坟上祭祀留侯,同时也祭祀黄石。

    留侯不疑,在孝文帝五年时因犯了不敬之罪,被削去了封爵,废除了封国。

    太史公说:学者们多数认为没有鬼神,然而认为有精灵。至于像留侯所见到的给他书的老人,也可以说是件怪事了。高祖曾多次遭遇困厄,而留侯经常出力立功,难道可以说不是天意吗?高祖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而夺取胜利在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我原以为他人长得大概魁梧雄伟,到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就像妇人美女一般。正如孔子所说:“以貌取人,就会错看了子羽。”对于留侯也可以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