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 (第1/3页)

    上來總是弟(第)十八上求佛地住處●(門)中。次第解釋之中,且有三段經文:第一,●(簡)所緣境。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至「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答也。第二,明佛能知。經「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也。第三,徵釋所已。經:「須菩提,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至「未來心不可得」。是也。三段不同,且當第一●(簡)所緣境者:

    五眼義門排遣了,若干心數又如何,

    指示恆河沙數如(了),經中便請唱將羅。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若干種心。」此唱經文。明用一恆河沙數諸恆河,緣用諸恆河中沙數諸佛世界。佛●(問)須菩提,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言: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者,即是爾所世界中,各有眾生,各有若干心也。

    將沙數世世難窮,盡是諸佛國土中,

    世界眾生無億數,各懷心義幾千重。

    若國土,若干人,若干沙數若干身,

    佛有若干光照耀,盡教總得出沈淪。

    佛有他心盡見伊,若干心數總皆知,

    筭(算)料不應取次說,都公案上復如何。

    經:「須菩提,如來悉知見」等;

    一河沙數眾河沙,數盡恆河世界家,

    一個眾生有多少意,意中各自有千差。

    牟尼佛有多方便,變現令居百億花,

    過去未來及現在,三心難弁唱將羅。

    經:「何以故?」如前所說也,答也。言如來說諸心者,先深眾心也。言皆為非心者,言是名為心者,是顛倒邪見之心也。乃至「未來心不可得」者,徵釋也。一切眾生●(聞)說諸心,為是實心,故●(得)破遣,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住,三世求心,●(乃)不可得,此明三皆空也。法喻合。

    一心能起幾千心,九轉十翻●(那)●(畔)尋,

    繼絆網羅不用入,●明顛倒莫教侵。

    現在未來並過去,作用思維事轉深,

    佛意總教除斷卻,此是菩提大道心。

    揀卻邪心不用留,●明妄相也須休,

    持念金●(剛)般若法,百年之後便何憂。

    須轉念,莫蹉跎,知是漂沈不要過,

    眼暗耳聾看即是,要●(身)曲台(呂)又如何。

    直得剩轉金剛教,般若●(無)過遍數多,

    施惠萬般求福德,三千七寶唱將羅。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乃至「多不」者。問也。

    〔經〕:「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者,答也。言:〔經〕「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諸德福得多」者,佛為印成也。言三千七寶者,如上所解也。言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德福甚多者。所為本心顛倒,遂即依心起行修福,福亦顛倒。如醉人朦籠(

    朧)而行,雖然即醉,隱●(影)望家而行,任運欲達家,有骨肉相接,便至其家,醉醒方知。若早是醉迷,又望●(坑)而行,必見顛墜。此是(事)亦然。我身●量生來早是沉迷,今又遇政法心欲邪宗,必逢顛也。言以福德●故,如來說得福多者,言有實者,為有相福也。故言●相者,為●相行,遂獲有相之福德。故曰以福得(德)●故,如來說得福多也。

    上來有三:一、問,二、答,第三、如來印成。三段經文,合為一唱,解釋已竟。

    上來有一十八住門中第十八,上求佛地住處門中,先有六段經文:第一、國土莊嚴具足,解釋已了。第二、●上見智淨具足,已了。第三、色身具足。第四、相身具足。第五、語具足。第六、心具足。六段經文,各各不同,前二已竟,今當第三色身具足者。

    經:言道「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已(以)具足色身見不?」問也。「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乃至「即非是名,」答也。此文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明色身與法身有異,故二不可以色身見法身也。言如來說具足色身者,此明如來色身不離法身也。言即非者,不乖異也。言是名具足色身者,此明:色法雖●本是一。

    法身●相本●刑(形),現相權宜化有情。

    身色端嚴長丈六,八十種好自然明。

    慈悲處處垂方便,喜捨頭頭願早成。

    但得眾生登果位,便是天平與地平。

    深觀濁世苦偏多,惡業持身不那何。

    諸相未知何似許,文中應有唱將羅。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諸相。色身具足,是名諸相見足。言不應以具足色身見諸相者,」乃至「是名諸相具足。」言不,此明相好與法身異故,故不可以相好見身也。言如來說諸相具足者,此明相好本從法身上起也。言是名諸相具足者,此明雖異不乖一,成●(第)二句也。此是六段文中第四相身具足也。

    如來若不現金身,爭化得●●(閻浮)世上人,

    百憶垂刑由不悟,參差上自卻沉淪。

    四弘誓願深如海,六度無邊布法雲,

    蠢動含令(情)皆利益,不論胎卵盡沾恩。

    黃金座,紫金臺,一法門中萬法開,

    假設虛施皆不用,真言實語唱將〔來〕。

    經:「汝勿謂如來作是念,」乃至「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此是第五語〔相〕具足也。

    此又有五:一、問,二、遮,三、徵,四、釋,五、成。言汝勿為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者,意言莫道如來,即法身能說法也。言莫作是念者,遮說也。言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者。若人言如來即法身,有所說離法身,更別有所說法,即是謗佛,不離法身所說也。色相之身,從法身而現化,萬法流行,從化身演出也。●(互)相依止,源本法身也。經言:「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者,約教有說,就理無言,無言是名說法者,明理教相應,不即不離,是名說法也。

    上來總是十八住處門中,且有六段經文,於色已竟,今當第六心具足者。就此文中分之為六,即六種是也。言六種心者:第一、念處心,第二、政覺心,第三、施設大利法心,第四、採(攝)取法身心,第五、不住生死●(涅槃)心,第六、住淨心,六段不同。且第一、念處心者,此文有四:問,答、徵、釋。

    各請斂心合掌著,能加字數唱將〔來〕。

    〔經〕:「爾時惠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問也。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答也。何以故?徵也。須菩提,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釋也。言彼非眾生者,彼非者,從真如上起差也。是人能行六度之行,得成聖位,即非眾生也。言非不眾生者,是人作眾生行,即非不眾生也。言如來說非眾生者,即今現受其身也。此六十字自豪州入●(冥)僧遝(還)魂後,於石碑上得之也。

    崇聖寺僧入

    此唱經文意義長,勸人達理悟無常。

    ●(業)道之中由自念,冥司稱讚足威光。

    還魂記內分明說,廣異文中有吉祥。

    在世之中銷苦離,臨終決定住西方,

    世●事,白(目)前存,苦樂相兼有甚●(誇),

    聽取經中沒語道,分明好為唱將羅。

    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菩提,為無所得邪?」此是善現發問也。言如是者,如來印成也。言:「須菩提,我於阿耨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者,」此性淨菩提,本來圓滿,無法可得。是菩提也,彼「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此是平等菩提也。言「是名阿耨菩提」者,以平等故。

    此是六種心之中第二政(正)●(覺)心也。此文有二:第一、明善現發問,如來印成。明●(菩提)●(果)●(無)所得也,即適來所唱是也。第二、明菩提因無所得者。

    經:以無我人等,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所言善法者」乃至「即非是名也。」兩段不同,且當第一果無所得者。●(菩提)名有三:一、性淨●(菩提),二、平等●(菩提),三、方便●(菩提)。言是法平等,無高下者即是法身●(菩提),在於六道身中,亦不減下。在佛身中亦不增●(高),名平等●(菩提)也。

    ●(菩提)大道本來圓,妙法多能助世間,

    不減不增平等義,●高●下盡同旅(旋)。

    六道身中●欠少,諸佛身上不遍(偏)多,

    草木以來沾般若,藂林盡有六波羅。

    悲願泣,或歡歌,或時相遇或蹉跎

    悟了還同佛境界,迷時衣(依)舊卻成魔。

    也剛築,也柔和,虛空逼塞滿娑婆,

    此如來平等義,修何善法唱將羅。

    經:「菩提以無我人等」乃至「即是名也」。此是第二段,菩提因無所得,以由緣也,緣●●(我)人壽者,又●(修)政法●漏,乃得菩提也。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