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灭门惨祸

    第01章 灭门惨祸 (第3/3页)

江湖上的坏人。”

    王振乾和俞公子来到九华山,极日眺望山岭起伏,初走两天虽然山路崎岖,但不时尚能见到憔夫猎人聚居的零落村舍,渐渐地走入了峰岭深处。

    俞剑英自误饮灵鳗血后,不自觉气力逐增,精神充沛,这孩子两天山行跟着振乾竟毫无倦意,他初入山地。一路上只觉着景物新奇,风光幽绝,他不时指东问西,顾盼山水。

    叔侄俩绕行那一线山径上,耳闻松涛狂吼如万马奔腾。王振乾轻车熟路,带着俞公子攀峰越岭而进,剑英虽然已饮得灵鳗神血,但他究竟还没有武功基础,这一阵越山疾走,已是汗透衣湿,但他天生傲骨,心中竟有着不屈骄气,他咬牙苦撑,拼命强忍,就是不叫累休息。

    好不容易又爬上了一个峰顶,王振乾停足小息,见孩子汗落如雨急喘追来。冷眼旁观知他已力尽筋疲,心中一阵难过,但仍强颜笑道:“英儿,排云岭位居山中干峰环绕,算脚程今天是无论如何不能赶到,再往前走山势更险,现在天色已经不早,我们就在这峰上找个宿处,休息一夜,明天再走不迟。”

    俞公子极目前望,果然是层峰重叠,一望无涯,天山相接不知有多深多远,再看红日西沉,晚霞如火,半个天都成赤红色彩,孩子确实累了,他笑说:“叔叔,刚才我累呢!但我怕叔叔说英儿没有用,我不敢叫叔叔等我。”王振乾打开随身带的油布,叔侄俩就在峰上找了个挡风的地方住了一夜。

    第二天俞公子体力已完全复元,叔侄俩在天亮时又动身前进,王振乾不敢再折磨孩子,一路上细心照顾百般爰护,山势愈险,渐渐地连那绕峰小径也没有了,抬头看去一层层重山叠岭,深涧陡壑,奇峰拔地排障入云,俞公子已无法再移寸步,王振乾笑道:“孩子,来,还是让叔叔背着走吧!”

    他说完话向下一蹲,孩子这当儿已无法再逞刚强,他伏在铁笔镇八方背上,两只手臂环抱前颈,王振乾喊声:“英儿小心。”话出口,人霍然起立,施展开二十多年的轻功火候,背伏剑英人发如箭,嗖嗖嗖,起落如飞,手足并用,捷如巧猿,从那突出山石峭壁上急蹬而上。

    一连翻越过两个峰岭,王大侠顶门上也见了汗珠,峰回路转,几个拐弯,忽然境色一变,足下溪声如雷,断崖千仞,再一迈步,便要踏空坠入深渊。

    低头一看,五丈多宽的急流,从上流峡影重重之中澎湃直下,湍急流漩,触目惊心,对面高峰峭壁千寻,横阻去路。

    王振乾放下剑英笑指溪流道:“过了这条溪,再越过对向高峰,就可以看见排云岭了,不过下这个悬崖非用壁虎功不可,我一个人尚可冒险一试,现在两个人就没有把握了,万一失足,我们叔侄就算葬身这悬崖急流中了,你先坐这儿不要乱动,我去弄点葛藤来。”

    他说完,让剑英在崖上一个大石边坐下,自己返身向来路折回。

    不大工夫,王振乾拿下一大捆葛藤回来,他一根一根的接起来垂下断崖,直到把一捆葛藤快要接完,下面才落到岸底,王振乾把崖上葛藤拴在一个松树上,又背上剑英,提气凝神,一手倒把垂藤而下,这崖顶到溪底少说也有一百多丈,约有一刻工夫两个人才落着实地。

    铁笔镇八方松口气,问孩子道:“英儿,你怕吗?”

    俞公子笑答说:“我不怕,只是太累叔叔了。”

    这孩子讲的话句句好听,不由把个王振乾乐的呵呵大笑,他放下俞公子,望着那山溪湍流,看河面宽约四丈,估计自己功夫决难一下飞渡,何况背上还有个俞公子,一回头见垂下葛藤立时有了主意,他顿断数丈葛藤,一端结石抛过对岸,这面也寻了一块山石拴好,再蹲身又背起剑英公子,这位风尘豪客,竟施出草上飞的绝顶轻功,就借那一藤之力飞渡过山溪急流。

    过了一道山溪,又是一道高峰阻路,铁笔镇八方只得奋起余力,背着公子又攀登上这百丈高峰,王振乾他不是铜铸罗汉,铁打金刚,上了峰顶也累得汗流浃背。叔侄俩用了干粮,又向前赶路,翻过几座山又越过一片森林,排云岭已高插云霄遥遥在望。

    两个人一阵紧赶,到峰下天色已近薄暮,峰高路险夜行不便,王振乾决定在峰下住一夜,等第二天再行登山。

    正想招呼俞公子寻个地方休息,猛见那绝峰上有一点白影晃动,王振乾合神拢目,隐约看出是一只白猿飞驰而下,晃似流星飞泻,不大工夫已到峰下。只见白猿周身如雪,四尺开外,火眼金睛,尖腮利齿,这样壮健高大的猴子根本少见,更奇的是它纵跃如飞,一下子就是两丈左右,王振乾倏然忆及这不是灵虚上人身边那只白猿么?难道这位世外高人已知自己带剑英入山求师的这回事吗?

    他恍惚记得这猴子名叫玉奴,立时对着那只白猿说道:“玉奴,莫非你奉上人令谕来接我们叔侄上山么。”

    说也奇怪,猴子竟似通了人言,它咧开一张嘴笑着点头,伸出毛茸茸的右臂指指剑英,王振乾心里高兴。回头对俞公子笑道:“英儿,你可别小看这只白猴子,它不但灵慧而且极得上人钟爱,算起来它还是你的先进师兄呢!”

    俞公子初见那只大白猿虽然有点害怕,但他又觉着猴子可爱,如今听王振乾一说,把心中一点害怕的意思也完全扫除,童心淘气他拍着手跳到猴子身边,那白猿瞪着一双圆眼看着他只是咧嘴大笑。

    白猿正高兴,突然放下剑英一声长啸,疾向左侧峰下一个转弯处扑去。

    王振乾转眼望去,瞥见白猿去路上转弯处现出一只黄毛巨虎,白猿玉奴长臂起处直向那虎抓去,虎伏身疾跃,反口相咬,一猿一虎立时狠斗起来,缠斗约有一刻工夫,白猴玉奴性起,长啸一声,飞身一跃,竟落在虎背之上,左手抓住虎头顶皮,右手反握虎尾,两腿扣紧虎身,双臂一用力,那虎立时一声狂吼,仰首奋蹄向峰上跑去,约有百丈远近,白猿玉奴左手一转,虎首掉转回跑过来,如此者十余次,那虎威风全失,最后一次玉奴竟骑虎直向剑英冲去。

    王振乾心中一惊急施“鸣雁舒翼”平身飞到公子的前面,哪知那虎离剑英尚有三尺,白猿玉奴猛的翻身下虎,两只毛臂一举一抛,竟把一只小牛般大的虎躯抛出一丈多远。

    说也奇怪,那虎吃白猿玉奴折腾,竟伏地不动,低首望白猿轻啸,玉奴阔嘴一咧,磔磔大笑一阵,它走近虎旁,伸出长臂拉着一只虎耳,又走到剑英跟前,用手指着虎背,意思让俞公子骑上虎身。

    这孩子就是这样胆大,他就敢爬上虎背,王振乾怕这种猛兽万一发了兽性伤害剑英,他就不等白猿玉奴示意,腾身而上坐在剑英身后,白猿玉奴看两人坐好,立时仰首一声厉啸,虎闻啸音奋起疾进,白猿玉奴纵跃急追,虎行过快带起一阵阵风声,穿松越过疾逾电掣。

    幸得王振乾扶持着公子才能安坐虎背,暮色里仰望天空银河隐约可现,也就快要到掌灯的时候了。

    虎行快速,不到一个时辰已登峰顶,抬头苍翠满山,芳草铺地,东方天际冉冉上升一轮明月。

    这块峰顶也就不过有两三亩地大小,四周古松环绕,怪石嵯峨,中间却是一片平地,短草如茵杂陈着不知名的红白山花,一阵阵清风拂面,花香四溢,初升月华透过苍松碎铺峰顶,风吹影动满地银星闪烁,灵峰幽景,夜色醉人。

    北面峰角上修竹千竿,翠色里隐见一所茅舍,王振乾抱剑英跳下虎背,白猿玉奴发声轻啸,虎翻身上峰疾驰而去。

    这当儿猛见对面修竹林中飞出来一条人影,直向王振乾等停身的地方驰来,铁笔镇八方心中一惊。他知道这排云岭上除了灵虚上人之外,就只有白猿玉奴,看来人身影娇小,纵跃身法决非灵虚道长,难道这位世外高人卧榻之侧还有绿林中人物出没不成?来人已然近身,在五尺外停住身子,铁笔镇八方定神一看,立时坠入五里雾中。

    只见面前停着一个垂髻女童,穿一身淡青对襟里紧装,看年龄大约有十一二岁,娉婷婀娜,临风玉立,夜色中风摇松影,虽不能把她看个清清楚楚,但面貌轮廓依稀可辩,看样子、量身材,八成是个美人胚子。

    小姑娘躬身万福,声若莺转地说道:“家师知今日贵客必临,除派玉奴迎驾峰下外,并命云儿带路茅舍奉茶。”说完话又是一礼。

    王振乾赶快还礼,拱手答道:“王某人夜登仙峰,打扰上人清修,承不见责已感万幸,又芳姑娘芳驾接引,这真使振乾铭感不尽矣!”

    小姑娘莞尔笑道:“王老师侠名满四海,云儿常听家师淡起,月夜王老师幸临荒峰,排云岭上增光不少,恕我带路先走一步了。”

    说毕,她又对着那只白猿笑道:“玉奴师兄,今天辛苦你了,现在没你的事啦。”奇怪的是白猿似懂人在捧它,咧着嘴一阵磔磔怪笑,笑声里翻身一跃敷丈,瞬间消失踪影。

    这时小姑娘回身带路,王振乾俞剑英前后随行,穿过一片草地,走入竹林,林内道左弯右曲,暗含五行生克之理。

    绕出那袅袅绿篁,仰面月光霜华似水。不远处有一座茅舍,屋分三环,毗连而立,再往后就是一片断崖,看这个峰角形如马蹄,大半都被断崖包围,崖深千丈,壁立如削,隐闻水声雷鸣,势如万马奔腾,小姑娘带着俞剑英推开篱门直入正厅。

    房子是用松木和茅草筑成,大厅三间,竹几木椅,姑娘把两人让在靠后窗向外凳子上坐下,笑道:“两位稍坐,待小女子拿茶敬客。”说着话人已向外走去。

    振乾自后窗向外了望,窗对断崖,月光下一层层山峰连绵。

    王振乾正看得神往,小姑娘已手捧一个松木茶盘,细步含笑而入,茶盘除两杯百年松子水外,还有一支特制的松油火烛,光焰一寸多长,荧荧烛火照得满室通明。

    小姑娘先把烛火放在一个竹几上,然后献茶敬客,王振乾取杯称谢,烛光下打量这位伶俐姑娘,只见她粉面朱唇,秀眉瑶鼻,尤其是一双圆圆的大眼,清澈得像两潭汪汪碧水,玲珑中透着聪明,天真中带着秀慧,虽然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突然看出她那秀骨天生。

    暗想道:“不得了,这丫头长大丁怕不是烦城倾国一美人吗?”

    云儿玉手捧盘走到了剑英身前,姑娘含着笑对公子说:“小兄弟你吃茶。”

    俞公子抬头用手取杯,姑娘眼神掠剑英一瞥而过,两颗孩儿心,一对金童玉女,王振乾只看得心里直乐,暗道:“除了俞剑英这孩子外,恐怕再也找不出足以配这个丫头的人了。”

    俞公子宦门富家,他自有一种大家风度,手捧茶杯喝了一口,慌忙又把杯子放到茶盘上,低声说:“谢谢你,姊姊,英儿不很渴。”

    一声姊姊叫得姑娘脸上莫名其妙的一红,她也笑道:“吃下去,这是百年松子水,可以清心定神。”说着话把茶盘又送到公子面前。

    剑英接过来一饮而尽。小姑娘收好杯对王振乾说道:“王老师侠驾稍候,家师正在丹房练丹,待小女子面察后再来回话。”

    小姑娘说完话,却望着俞公子一笑,人便娜娜走出去,约有一刻工夫小姑娘又笑着走回来,她对王振乾道:“家师说,王老师不是外人,请到丹房叙话。”话说完人走在前面带路。

    王振乾招呼俞公子随后跟进,出了正厅、篱门,直向断崖边走去,近崖下望深不见底,小姑娘招呼声:“王老师跟我来。”

    猛见她柳腰一挫向断崖下飞去,王振乾心中一惊暗说:要糟,急忙飞步崖边向下一看,小姑娘站在离崖顶一丈左右一块突出山石上正在向他招手,下临万丈深渊,令人触目惊心,小姑娘笑着说:“王老师你可要抱好他。”一翻身人便失去影儿。

    铁笔镇八方两访排云岭,就不知道灵虚上人的丹房在这断崖下面,看姑娘轻巧身法,如蝴蝶翻飞,难得她小小年纪竟具有这等身手,自己廿余年日夜苦练,看起来并不比人家强了好多,心中感慨万千,不由暗道一声:“惭愧。”一回头,见剑英望着断崖发愣。

    王振乾细看那块断崖小突出山石,约有五尺方圆,千仞石壁中横出这一块突石,看上去自然惊人心魄,俞公子虽然是聪慧超人,但他初历这种深壑绝峰,而且还要地跳下去,能不哭山来已算得上可贵了。

    王振乾打量好了形势,一伸手抱好剑英,提一口丹田真气,两脚向下一滑,人便向万丈悬崖中栽去,看看快近突石,他猛可里挺腰长身,两手把抱着的俞公子向内一收,双脚便落在崖中之上,俯瞰深谷,陰森森不知道有几百丈,一阵阵传上来湍水雷鸣,断崖石壁光滑如镜,除自己停身的突石之外,其他地方寸草不生,这地方一步失错就要粉身碎骨。不要说俞公子小手紧着王振乾面现惊色,就连铁笔镇八方也觉着不寒而栗。

    回头看见突石后有一登一登的石级,原来是一个曲曲弯弯的石洞向峭壁延伸而去。

    王振乾抱着俞公子顺着石洞级梯向里面绕进,洞高八尺,宽约可容两个人并肩而进,只是黑暗异常不知有多深多远,初走时月光透入尚可认识路径,渐渐的黑暗如漆,伸手不见五指,好在两边石壁夹道,又无岔路,自然不愁走错,困难的是石洞道梯级高度不同,而且三步一转五步一弯,曲折回环,必需要缓步移进摸索前行,这就急的人难受。

    王振乾正走的闷气,突觉着眼前光华一亮,小姑娘由一个弯角处转出来,右手高举着一支松油火把笑道:“王老师路径不熟,这石道内过于黑暗,走起来恐不太方便,云儿借这松油火烛,替王老师带路吧!”

    说完话,高举火把前面引路。

    王振乾俞公子紧随姑娘身后跟进,走了一刻工夫,石道豁然开朗,前面现出一座圆形右门,姑娘指门笑道:“进了这座门,就是丹房,师父正在室内候驾,王老师请吧!”

    小姑娘说毕熄去松油火把,立时由石门内透内一片碧光,丹房内传出灵虚上人宏亮的声音道:“佳客远来荒峰生辉,请恕贫道炉内火候正紧,不克分身亲迎。”

    王振乾一听出灵虚道长口音,慌得三脚两步枪入丹房,拜伏于地答道:“振乾数年漂泊江湖,孽债缠身,少来请安叩候,尚乞……”

    灵虚上人截住王振乾的话笑道:“贫道世外人,排云岭野峰芒山,不知人间繁文缛节,你有话起来请直说。”

    上人说完,面对丹房石门沉声喝道:“云儿,你这丫头怎的连敬客的事也忘了。”

    随着喝声,石门内姗姗细步走进来青衣姑娘,右手托一个白玉石盘,盘上放两个朱红果子,大如酒杯,香气外溢,左手捏着辫梢儿,娇声应道:“师父,云儿来啦。”

    王振乾知灵虚上人不喜凡俗礼法,也就一拜起身,抬头看丹房,四壁完全是青色石板,顶垂百条理珞,发出莹莹碧光,照得满室一片霜华,靠丹室西南角上放着一个三尺高低鼎形丹炉,炉内火舌三尺,色呈碧青,和洞顶垂璎相映成辉,上人盘膝坐在一个石雕矮墩上,合掌闭目,满面肃穆之色,一袭川白道袍,衬着皓首银须,看风标如苍松古月,长眉入鬓,面色赤红,修躯精神,一尘不染,令人望而油然生敬仰之心。

    王振乾退后两步,坐到一个石墩上,这当儿俞公子剑英尚拜伏在地上。

    这孩子跟王振乾身后进入丹室,跪下去就没有抬头。奇怪的是灵虚上人好像没有看到他一样,小姑娘云儿子捧玉盘朱果,敬过王老师后,转身到公子跟着低声说:“小兄弟,快起来,师父老人家不喜欢这个。”

    云儿的话刚完,猛见上人双目一睁,冷电似的两道目光直射在两人身上,倏然叹口气道:“罪孽,罪孽,云儿你让他起来坐下。”

    小姑娘似乎和俞公子特别有缘,闻师命立时眉现喜色,伸出纤纤玉手扶起剑英在王振乾身边另一个石墩坐下,把玉盘朱果送在剑英面前,低声说:“吃下去,这是难得的南海朱梨。”

    孩子瞪着眼从玉盘上取过朱果,眼中流露出对姑娘的一份感激,她笑笑,走回到上人身侧一站。丹室内沉寂无声。

    王振乾俞公子吃完朱梨,铁笔镇八方起立躬身对上人沉道:“振乾三拜仙峰,全为此子,忻上人看他忠良后裔,能于破格成全,不但振乾感铭五腑,就是俞巡抚夫妇也承恩德于泉下。”

    说到这儿,他已忍不住盈眶热泪,满怀激昂把剑英身世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说到俞大人尽忠就义,大夫人殉节缢身,二夫人开封惨死,不由他虎目中泪滴。

    这席话本够凄恻痛绝,俞公子早已是泣不成声,小姑娘云儿也不禁落泪如雨。

    灵虚上人侧目环视三人,沉声说道:“生生死死,数有天定,尘海轮回,朝露春梦,俞家集忠节孝义一门,留标万人敬仰,尔等哭什么呢?”

    灵虚上人这一喝,三人果然同时止泪。铁笔镇八方轸机进言道:“俞公子年幼无依,而且就振乾所认识确是个可造之材,自他误饮灵鳗血后,神气逐渐充沛,武林中人才难得,望上人看晚辈一点愚诚,允把此子收留身边,一来使他有个栖身之地,二则不负天生这一块浑金璞玉,再说给武林中培育出一株奇葩……”

    王振乾滔滔不绝正往下说,猛见灵虚上人长眉一皱接道:“也给贫道带来了无穷杀机,使排云岭上清静之地,笼罩一层愁云浓雾,我数十年清修之身卷入江湖是非杀劫之中,这就是你此来献给贫道的至诚礼物。”

    上人说完话,王振乾惊得汗涔涔而下,慌忙离座拜伏于地,戚然答道:“振乾草莽武夫,自知胸无点墨,上人力挽造化,可怜破家游子,无依孤儿,能于收留身旁作一个守炉童子,振乾百死不赎之身,亦永感上人恩德矣!”说毕叩头出声。

    俞剑英亦早跪拜丹房,满面泪痕求道:“英儿可怜,父母惨死,仙师你收下我这无家可归的孩子吧!”孩子声泪齐下,字字断人肠。

    云儿早已呜咽出声,盈盈拜倒上人身侧,热泪滚滚,手拉上人袍角,一脸戚惶诉道:

    “师父,你可怜他吧……”

    丹房本是道家禁地,外人根本不准擅入一步,灵虚上人破例延见王振乾俞公子于丹室之中,心中早已存下收留剑英之心,只是见孩子杀孽过重,上人精通卜理太乙神数,想藉此感动一位风尘异人之心,让他出面替剑英讨情,日后凡是剑英闯出的大祸引起的风波,自然他不能置身事外,可是上人的苦心,振乾云儿和剑英哪会猜透呢?三人拜伏地上,一味苦求,灵虚道人却闭目静坐,只给个不睬不理。

    正当三人哭求上人收留剑英的当儿,猛听丹房外面传进来一声断喝道:“好啊,你这牛鼻子道人,还自鸣为世外高人,全没有一点慈悲心肠,菩萨有灵,早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了。”

    随着这喝声,丹房中飒然风响,多出一个身穿浅灰百绽大褂,腰束白丝带子,赤足草履,一头短发,满脸油污,颚下留着一寸多长的花白胡须老叫化子装束的人来。

    他一现身指着灵虚上人又道:“牛鼻子,你这丹房重地哭声震耳,你竟不闻不问,这样折磨人家的孩子,亏你还是玄门中人,人家孩子哪点不好,踏破铁鞋找也恐怕找他不到,你倒装模做样硬是不收这个好徒弟,牛鼻子,你要是不要,我收了你可别后悔。”

    说到这儿他又对王振乾喝道:“听说你是悟性和尚的衣钵弟子。我年前在昆仑山遇到他时,还提过你,我想老和尚一生只收你这么一个徒弟,定然不错,谁知是这样没有出息的东西,你把人家孩子带上山,受这种磨难,我就不信除了排云岭牛鼻子以外,天下再找不出好师父啦,你不替人家孩子想办法另寻名师,一个劲跪地上苦苦求。”

    叫化子老人这一说一嚷,丹房内哭声顿住,云儿满面泪痕向着老人一拜道:“云儿不知桑师叔大驾莅临,没有迎接,望恕不知之罪。”

    叫化老人笑道:“算了,我这老叫化走到哪里都不受人家欢迎,只有你孩子和我有点缘分,不要拜啦,起来吧!”

    叫化老人口里在和云儿讲着话,两只怪眼却盯在剑英脸上,他见孩子星目里泪光莹莹,剑眉深锁,一脸哀愁,不由道:“好一个美质良材,牛鼻子你真是横了心啦。”

    灵虚上人突然双目一睁点点头道:“论资质确是生具异禀,再加天助他一臂之力,误饮灵鳗精血,不难有所成就,可是他重重杀孽华盖,将来不知道要闯出多大的祸来,贫道清修之身,不愿让他再累我坠入尘劫之中。再说目前江湖上是非重重,门派分立,能人不少,像他这样的杀孽锋芒不难招来麻烦,到时我纵然出面包揽,结局又谁能预料,我收了他,反而害了他,说不定连贫道也闹个玉石俱焚,你这个老叫化子,专门是给别人招灾惹祸,你真要收,你就收去,我决不后悔。”

    花子老人听后突然仰面一阵狂笑道:“牛鼻子,你不用施激将法,这孩子固然杀孽很重,但据我看决不是早夭之相,我老花子这几年来冷眼看江湖,确是杀机隐起,三山五岳的魑魅魍魉群起作怪,十年之内必有大变,这劫数也许应在这孩子身上,你那一生心血研创的奇门八卦剑法,和轻功绝技‘梯云纵’,也该在江湖上露露风头,我穷叫化子绝不撒赖,隐技自秘,愿把我那七十式降龙仗虎掌法,和独门暗器燕尾追魂钉倾囊传授,将来真如你所说孩子有了危难,我穷叫化子算头一份,这样你总该收了吧!你如果还要故意刁难,我立刻带他就走,我就不信天下除了排云岭牛鼻子老道以外,再找不出第二个好师父了。”

    灵虚上人看这位风尘怪杰已入圈套,也就趁风收帆,笑道:“你这个老怪物,一大把年纪了还是这种火爆性格,你既然有意成全这孩子,我自然不能落你话柄,你那降龙伏虎掌法和燕尾追魂钉两种绝技,也不能白白传授他,一诺千金,将来孩子出了事,你不可能撒手不管。”

    叫化老人又是一阵哈哈狂笑道:“牛鼻子,你不用硬往我头上戴帽子。徒弟究竟还是你的,不过我穷化子说了就算,决不赖帐,五十年江湖飘荡,我还没在小辈面前打过诳语,八臂神乞桑逸尘还不是怕事的人。”

    老叫化自报姓名,王振乾蓦然一惊,眼前衣履不整,形如要饭的老头儿,竟是名震四海,绿林中闻名丧胆的风尘怪杰,无怪乎他那样大的口气,此人三十年前已名驰武林,威震大江南北,水旱两路道上人物,碰上他没有不弄得灰头土脸的大败而归,不过他生性奇特,游戏三昧,常常一袭破衣出没江湖之上,八臂神乞因而得名。

    说他狠吧!他从不轻易伤人性命,如果说他和善那又不见得,凡是遇上他的盗匪头儿必定给你留个记号,不是割你一只耳朵,就是断你一个指头,决不轻轻放过,二十年来就没听说过他遭过一次挫折。

    近十年中他已不再江湖出现,传闻中说他已经仙去,王振乾只是闻名,并未见过,谁知今又在排云岭上会遇到这位异人,而且他竟硬性替俞公子做主荐师,非要灵虚上人收下不可。他想着回头看了俞公子一眼。

    孩子就有那样聪明,他跪在地下爬几步,到了桑逸尘跟前,长跪一揖说道:“英儿父母均遭奸人陷害身死,从此孤苦无依,你老人家爱惜英儿,你就收下英儿做个义子吧!”

    几句话说得八臂神乞喜笑颜开,他笑答道:“我这穷叫化子,如何能收你这宦门公子,再说你那牛鼻子师父是不是愿意和我攀这门亲家呢?

    八臂神乞话未说完,灵虚上人笑道:“你这个老怪物,只会挑剔别人的不是,轮到自己头上竟也会推三阻四起来,徒弟是你逼着我收,干儿子你又不要,孩子今日里是真受够了罪,你就不要再折磨他吧!”

    俞剑英看上人神色一片和悦,听话风是一力促成,这就放大胆对着桑逸尘拜了三拜,口称义父。

    八臂神乞高兴得一张嘴怎么也合不起来,挽起俞公子道:“算了,你已跪了大半天,起来准备行拜师大礼吧!拜师不像认我这穷义父这般马虎……”

    灵虚上人笑道:“不要慌,我这排云岭不是帮派会堂,我也不是一派掌门龙头,用不着这些繁琐规矩,我答应了就已算我的徒弟,你不放心叫孩子跪下叩个头怎么样?”

    八臂神乞哈哈笑道:“好啊,看不出你一身斯文,竟也这样通权达变,你读了一肚子书能不为俗凡礼法所束,真还少见,这样看起来,灵虚道长倒是货真价实的世外高人了。”两人谈笑间,俞剑英已拜倒丹房,行了拜师大礼,灵虚上人等剑英拜毕笑道:“我这丹房炉火尚需百日之功,你们均不便在此久留,老叫化既然做了我徒儿的义父,就该传授义子武功,屈你驾,留到排云岭上,王大侠能留居些时候更好,云儿带你师弟到峰顶茅舍休息去吧!”

    说完闭目静坐,一时间笑容尽敛,面容肃穆,飘飘一派道骨仙风,看得八臂神乞桑逸尘也不觉油然生敬仰之心。

    这老化子也合手对上人一个长揖,三个人不敢多留退出丹房,飞上断崖绕过那千竿翠竹回到峰顶茅舍,云儿安排好客人住处,又替小师弟整好卧房,三个人暂时安居在排云岭上。

    王振乾在排云岭住了三天,他心怀爱徒高三宝的安危,急于赶开封一行,以便探明真象。师徒情深,他哪能不忧心如焚呢?虽然明知道八臂神乞桑逸尘是当代江湖上有数奇人之一,多留排云岭几天获益非浅,也不得不放弃这千载良机。

    灵虚上人自那夜丹房收徒之后,就不准别人再去丹至扰他炼丹,每天除白猿玉奴送些水果素食以外,连八臂神乞和云儿均不能擅入丹房一步。王振乾自无法亲自拜辞上人,只得把告别下山的意思告诉了八臂神乞桑逸尘。

    这位武林怪杰倒是没有坚留,淡淡地说:“承你一番苦心,使我这老化子坐得一个干儿子,我这穷要饭的一向欠不了债,十年内助你二次是非援手。”

    铁笔镇八方闻言下拜,八臂神乞摇头挥手,命剑英云儿送客,王振乾起身随在云儿后面,出茅舍穿过那千竿竹阵,俞剑英默默跟在身后,送到峰边再也忍不住满腹凄楚,扑身拜倒地上哭出声来。

    王振乾扶起孩子笑道:“英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你得遇两位当代奇侠爱惜,可算是千年良机,今后望你刻苦自励,不负良师垂青,将来你能替武林中放一异彩,手刃亲仇,武林中最讲究尊师守义,和睦同门,我以后有机缘自会常来看你,不要哭了,快些回去吧!”

    说完转身旋展开提纵身法,向峰下疾驰而去,遥闻剑英在峰上喊道:“叔叔慢走,英儿听话,决不负叔叔苦心……”